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李晓琴

关键词:奥美拉唑, 奥曲肽,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奥美拉唑与奥曲肽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奥美拉唑与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从止血时间、输血量、总有效率上看,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且血压、脉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奥美拉唑、奥曲肽二者联合应用治疗NVUGIH,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止血效果、安全性较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现状

    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危重症,及早进行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NSTEACS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主要原因在于斑块破裂,其中,血小板血栓形成则是主要的因素.本文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NSTEACS为对象,对其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作一综述,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文晓雷;许官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采用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对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观察组在基础上服用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房颤负荷、心率及永久性房颤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房颤负荷与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房颤负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永久性房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可降低房颤负荷,维持正常心率,减少永久性房颤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余晓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出现临床危险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从致病原因、临床危险因素和发生时间三方面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结果 经过对其研究发现在由于疾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因冠心病导致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25.58%,有26名患者因此丧命;因风湿性心脏病、血压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脏病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15例、13例,分别占19.77%、15.12%和12.79%;对于生活问题而猝死的患者中,因情绪不稳定而猝死的患者有36例,占36.05%;因生活方式不合理为引起猝死的患者有45例,占45.35%;从住院时间上看,住院时间在2~3周内是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时期,在这一阶段猝死的患者占61.63%,其中死亡时间在零点以后的患者占38.37%,病情恶化1 h内丧失生命的患者占62.79%.结论 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病理性基础是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医院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护和风险预防,从而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彭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推广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取代了单纯球囊扩张术,很大程度降低了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虽然冠状动脉支架的设计技术及工艺水平在不断改善,裸金属支架的再狭窄率更是降低至15%左右,但是仍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较为关键的制约瓶颈.本次研究针对近些年临床中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

    作者:赵伟;石蓓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液氮冷冻治疗跖疣面积变化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笔者收集、整理了100例采用液氮冷冻治疗跖疣的患者情况,用以研究液氮冷冻治疗跖疣面积变化及与预后关系.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冷冻治疗跖疣后疣体面积的自然变化情况,探索第一次治疗后疣体面积变化及与治愈的关系,以此来研究液氮冷冻治疗跖疣面积变化及与预后关系,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作者:周金枝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三伏灸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三伏灸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三伏灸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FEV1、FVC.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相应的FEV1、FVC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三伏灸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彩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改善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序贯通气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衰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后,对照组以SIMV+PSV方式继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改成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观察其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率分别为13.79%、37.04%,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合并呼衰患者采取序贯通气治疗效果较好,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李培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临床免疫检验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探究影响临床免疫检查的因素且分析后提出提升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 我院检验科2017年8月举行了临床检验活动,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整体活动进行评价,查找检验质量原因、原因以及分析影响因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且实施与2017年9月~2018年9月随机选取的患者108例作为PDCA改进组,并随机选取2017年1月~8月的患者108例检验报作为常规检验组,比对两组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以及真受控率、检验环境等,验证临床免疫检验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常规检验组检验结果准确率为88.89%,误诊率为9.82%,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81%,PDCA改进组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4.44%,误诊率为2.77%,治疗有效率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因素众多,采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针对各环节、各方面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策略制定,以促进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真受控率以及患者治疗有效率,强化医院的临床免疫检验的质控水平.

    作者:郑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并分析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有13例痊愈,痊愈率为86.67%;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采取各项切实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致残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近五年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应用高压氧+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73,P<0.05).结论 针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媛媛;滕海英;张钱林;许春艳;王卫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在桦甸市桦郊乡卫生院接受疫苗接种的儿童2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家属的满意度较高,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金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舒适护理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统计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极好,有利于患者的痊愈,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雅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简称UACS,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多是因为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经过滴流后刺激局部气管或支气管的痉挛而引起的咳嗽.但就目前研究来看UACS的病因机制及治疗方法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对现今临床上对UAC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归纳,以便更好的进行临床试验与研究.

    作者:李晨熙;李欣;赵艳艳;孟祥多;杨丽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康复护理.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为80.4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赵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医相关性研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上颇多,14%的男性及5%的女性患有此病[1],并且发病人群多伴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比例较普通人群高[2-4].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增高,这些年来国内外临床医学界也慢慢将重心移至此病.该病在中医的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将从本病的病名、证候特征、中医体质等方向进行阐述.

    作者:周雨珊;伍建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医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对于脑卒中患者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采用中医延续护理对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住院部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的时间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则给予中医的延续护理,比较组间患者的疗效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离院后6个月评分分别为(26.8±1.8)分、(21.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随访时间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结果显示sf-36生活质量评价的8个维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中医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耐受性,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琼琼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诊高危冠脉介入术(PCl)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的辅助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伴泵衰竭的高危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在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术的同时植入IABP,对照组在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出现药物不能维持学血压再植入IABP,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5.79%,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IABP后,试验组患者评分为(75.35±0.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3±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高危患者植入IABP时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休克早期植入比休克晚期植入IABP更能确保病人安全,科学规范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有效率的保证.

    作者:邓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护理见习体会与建议-关注老人健康

    如今,中国老龄化程度正在日渐加深,而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如老年人疾病预防知识的缺乏,住院老人渴望家人陪伴,医院护理措施不够完善,相关医疗技术不够先进,老年护理人才的缺乏,护理工作人员的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护理本科生,我有幸曾到许多医院和养老院进行过见习,在经过了两年时间的实践后,我对于老年人的护理问题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建议.

    作者:尼萌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危机质量管理在突发性职业中毒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危机质量管理在突发性职业中毒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接收的突发性职业中毒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危机质量管理.结果 研究组治愈19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37%,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突发性职业中毒患者,在急救护理中积极开展危机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救治效果,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作者:孙丹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