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诊断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郭俊;范光明

关键词:螺旋CT, 转移性恶性肿瘤,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共接诊收治的肺转移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以20 mm/秒、25 mm/秒床速对患者进行扫描,对患者的普通CT检查及螺旋CT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20 mm/秒床速下,肺尖区、中央区及膈下区的检出率高低为:中央区>膈下区>肺尖区;25 mm/秒床速下,肺尖区、中央区及膈下区的检出率高低为:膈下区>中央区>肺尖区.螺旋CT对中央区还有膈下区结节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别,但肺尖区检出率较低.结论 螺旋CT对肺部中下野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有良好诊断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和研究急诊PCI术和择期PCI分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心内科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50例.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择期PCI治疗;观察组150例,实施急诊PCI治疗.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总有效率(95.33%,92.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愈率(85.33%,62.0%)和心绞痛发作率(18.67%,32.0%)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急诊PCI能够更好的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术后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李伟龙;胡龙才;黎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施以围术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12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于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对应采用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基础护理模式以及优质护理模式;对终患者的心理状态、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等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血概率等少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的佳化应用,可以使得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血概率获得显著降低,并且使得负面心理状态理想化改善,从而使得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生活能力得以有效优化.

    作者:林佳;王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影响

    目的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影响.方法 研究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付尚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舒适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的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3±1.5)d,复发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14.7±1.7)d、20.0%、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与借鉴价值.

    作者:张玲玲;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钠轻度偏低致意识障碍2例报道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脏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利尿药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用药,再加上心衰时老年人饮食差,常导致电解质紊乱.由于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各器官代偿能力下降,对低钠血症的耐受性差,老年人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要警惕低钠性脑病.

    作者:薛丽;鲍宏刚;杨溢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护理后组间统计比较,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胆囊炎患者的不良心理,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贾艳;郑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诊断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共接诊收治的肺转移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以20 mm/秒、25 mm/秒床速对患者进行扫描,对患者的普通CT检查及螺旋CT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20 mm/秒床速下,肺尖区、中央区及膈下区的检出率高低为:中央区>膈下区>肺尖区;25 mm/秒床速下,肺尖区、中央区及膈下区的检出率高低为:膈下区>中央区>肺尖区.螺旋CT对中央区还有膈下区结节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别,但肺尖区检出率较低.结论 螺旋CT对肺部中下野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有良好诊断价值.

    作者:郭俊;范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29例.西医组患者接受西医药物治疗,中医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中医组统计数据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缓解更快,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更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加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心绞痛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00%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心绞痛再发率同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采用麝香保心丸进行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朱金彪;丁继军;周维光;李霜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际应用分析

    目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7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21%,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89.36%(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效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既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还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加快患者病症恢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汇总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不合理之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住院患者病历2850份,分析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检查情况和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收入的12.5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67.84%,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67%,抗菌药物单独用药率为55.74%,二联用药39.22%,三联用药4.67%,4种药物联用0.37%.结论 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67%,明显高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中要求的低于60%的标准.临床存在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普遍存在经验用药和习惯用药的现象,同时,联合用药指征掌握不严,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比较普遍.

    作者:朱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31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IgG及IgM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比对照组76.92%高;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免疫功能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不同类型及预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及预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经过颅脑CT、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样本人群,通过观察不同类型患者在入院后12小时内的心电图,分析比较预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患者有8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88.89%,其中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9.19%、90.32%、86.36%.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情况过高,可把心电图异常与否作为对病情评估的手段之一.

    作者:钟鸣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环丙沙星片配合氨茶碱片治疗,实验组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防性护理在继发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癫痫患者16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对照组则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25%,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25%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在继发性癫痫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功能锻炼指导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78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循证护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功能锻炼中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刘芳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缺如1例分析

    1 病历分析女,63岁,主因反复胸闷、不适2月入院.2月前持重物时出现胸闷不适,心前区明显,持续约5 min,休息后可好转,当时未予重视,予以服用银杏叶胶囊控制病情,近2月来患者间断出现胸闷不适,无黒矇及晕厥,共发作5次,每次发作约10 min,经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可迅速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平时血压控制不详,糖尿病病史2年,血糖未规律检测.

    作者:单书竹;邓婷智;欧柏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血清SOD和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者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MDA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分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改善SOD、MDA水平,显著减少发作次数,降低脑损伤,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作者:李霞;李小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及快速检验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常见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能力,本文将在结合实践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就金银花、海金沙、僵蚕以及乌梢蛇四种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进行简要探讨.

    作者:周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索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9日至2017年1月19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抽签化分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静脉溶栓和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IB(3.69±1.05)g/L、PT(11.47±1.63)s、TT(15.38±2.47)s、NIHSS评分(5.41±1.78)分、BI指数(95.63±2.14)分、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艾克拜尔·加马力;关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