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李伟龙;胡龙才;黎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择期PCI, 效果
摘要:目的 对比和研究急诊PCI术和择期PCI分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心内科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50例.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择期PCI治疗;观察组150例,实施急诊PCI治疗.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总有效率(95.33%,92.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愈率(85.33%,62.0%)和心绞痛发作率(18.67%,32.0%)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急诊PCI能够更好的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术后心绞痛的发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和研究急诊PCI术和择期PCI分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心内科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50例.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择期PCI治疗;观察组150例,实施急诊PCI治疗.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总有效率(95.33%,92.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愈率(85.33%,62.0%)和心绞痛发作率(18.67%,32.0%)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急诊PCI能够更好的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术后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李伟龙;胡龙才;黎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益气活血方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 研究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在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高于对照组,且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略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张祖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50例,将其随机分为钙离子拮抗剂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组、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剂组、β受体阻滞剂组、利尿剂组各50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钙离子拮抗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β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利尿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效果比较,钙离子拮抗剂组降压效果佳,但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取得的治疗效果相当,临床可结合自身及患者实际针对性选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

    目的 分析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至2015年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男44例,女26例;氨茶碱的不良反应率高72.0%,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系统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结论 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率较高,临床应加强监测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刘文忠;张传宝;李海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不同类型及预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及预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经过颅脑CT、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样本人群,通过观察不同类型患者在入院后12小时内的心电图,分析比较预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患者有8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88.89%,其中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9.19%、90.32%、86.36%.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情况过高,可把心电图异常与否作为对病情评估的手段之一.

    作者:钟鸣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联合应用多巴胺与硝普钠的疗效.方法 以抽签的方式对2016年全年间本科接诊的68例心力衰竭病患进行分组:A组、B组各34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多巴胺+硝普钠治疗方案.分析并比较两组LVEF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比B组的82.35%高(P<0.05).A组用药后的LVEF与LVDD水平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采取多巴胺+硝普钠的治疗方式对心力衰竭病患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用药效果.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观察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参麦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疗效

    目的 观察观察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参麦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于2016年4月~2017年1月接收的老年慢性CHF患者103例资料,依据临床实施医治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医治,治疗组55例行参麦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医治,对比2组医治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医治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EF(68.29±17.01)%,CO(5.24±0.32)L/mL,SV(70.38±7.24)mL更高(P<0.05).与对照组6.5%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7.27%略高,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老年慢性CHF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小朋;陈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诊断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共接诊收治的肺转移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以20 mm/秒、25 mm/秒床速对患者进行扫描,对患者的普通CT检查及螺旋CT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20 mm/秒床速下,肺尖区、中央区及膈下区的检出率高低为:中央区>膈下区>肺尖区;25 mm/秒床速下,肺尖区、中央区及膈下区的检出率高低为:膈下区>中央区>肺尖区.螺旋CT对中央区还有膈下区结节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别,但肺尖区检出率较低.结论 螺旋CT对肺部中下野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有良好诊断价值.

    作者:郭俊;范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果糖二磷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的水平变化

    目的 研究果糖二磷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93例,对照组94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30天疗程后采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水平均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对改善患者动脉硬化和心肌损伤程度,从而减少因冠心病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值得在我院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接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5例与比对组8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为89.41%高于比对组7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下降,心绞痛发作频率间隔时间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愈心绞痛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晏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探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硝酸甘油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硝酸甘油,联合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硝酸甘油资料.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硝酸甘油使用量、不良反应、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通脉、行气化瘀、去痛除痹的功效,与硝酸甘油联用可以迅速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使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选用.

    作者:杜修文;郝正燕;代君;李志红;高彩;姜红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及快速检验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常见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能力,本文将在结合实践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就金银花、海金沙、僵蚕以及乌梢蛇四种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进行简要探讨.

    作者:周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护理后组间统计比较,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胆囊炎患者的不良心理,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贾艳;郑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2.5%与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转阴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与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淑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血清SOD和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者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MDA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分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改善SOD、MDA水平,显著减少发作次数,降低脑损伤,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作者:李霞;李小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缺如1例分析

    1 病历分析女,63岁,主因反复胸闷、不适2月入院.2月前持重物时出现胸闷不适,心前区明显,持续约5 min,休息后可好转,当时未予重视,予以服用银杏叶胶囊控制病情,近2月来患者间断出现胸闷不适,无黒矇及晕厥,共发作5次,每次发作约10 min,经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可迅速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平时血压控制不详,糖尿病病史2年,血糖未规律检测.

    作者:单书竹;邓婷智;欧柏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舒适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的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3±1.5)d,复发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14.7±1.7)d、20.0%、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与借鉴价值.

    作者:张玲玲;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6层螺旋CT在夹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16层螺旋CT在夹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择取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40例,均接受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技术检查,探讨分析该检查方法对夹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图像数据诊断分析,所有患者中经16层螺旋CT检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3例,主动脉瘤患者8例,诊断结果比较确切,16层螺旋CT检查出的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累及分支血管数为(4.52±0.86)个,夹层血栓形成率为75.0%,动脉壁钙化率为22.5%.结论 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技术可清晰明确的显示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瘤的征象,可为二者临床诊断、病情判定提供合理参考.

    作者:乌开西·斯兰木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黏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黏状态的临床研究.方法 本组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实验组推行通心络胶囊疗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及RBC聚集指数与RBC比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唐文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的护理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的护理工作.方法 在总结实验所需资料的基础上,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经股动脉逆行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患者6例参与研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2例患者转入心外重症监护治疗病房进行继续的治疗,4例患者转入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接受下一步的治疗干预.并发症发生患者为0.00%,不良事件发生患者为0.00%.结论 做好临床观察以及护理工作,可以保证手术操作顺利执行.

    作者:白川;冯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