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红卫;易秋艳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本科接诊的顽固性高血压病患40例,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都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A组同时加用倍他乐克.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均明显优于B组的75.0%、30.0%,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有助于降低顽固性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水平,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纪良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肩锁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MRI影像诊断对所有肩锁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RI影像诊断对于诊断肩锁关节损伤的效果.结果 经手术检查或者关节镜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100%;MRI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7.06%,漏诊率为1.47%,误诊率为1.47%;经MRI影像诊断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97.06%,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诊断对于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以提高诊断率,同时MRI的多方位和多序列诊断,为诊断提供可靠地参照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索文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药物洗脱支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起到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并实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不使用支架,设置为对照组,48例患者使用药物洗脱支架,设置为研究组.对比不同组别患者临床相关指标、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出现情况、即刻成功率.结果 随访30天,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访240天,研究组患者心脏不良反应出现率与不良事件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LVEF、术后两小时CK-MB峰值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运用能够取得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并减少远期心脏不良反应,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莫亚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采用集束化护理与传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有效率为74.51%,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率高,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 参与研究的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了用药问题,占总人数的8.35%;其中存在的用药问题主要包括配伍用药不合理,用法和用量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诊断与患者用药不相符和用药禁忌被忽略,各占总人数的1.67%.结论 心血管科临床医师需要充分重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加强用药质量管理,降低不良用药现象的发生率.
作者:王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所使用的无创呼吸机联合经营管道雾化吸入糖皮激素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指数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呼吸机实行无创通气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经管道雾化吸入BUD,对照组则应用甲泼尼龙进行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定时期治疗之后,其病症均有所改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在异常反应的对比当中,观察组患者产生概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具有佳治疗效果,并且其异常反应的发生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努尔麦麦提·如则艾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显著得到改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期间,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卢乃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4例接受优质护理的脑血栓患者作为优质组,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护理指导的4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常规组34例(77.27%),两组护理前的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优质组的ADL评分(78.75±10.4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56.64±11.5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红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15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洋地黄强心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饭后口服曲美他嗪治疗,20 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失眠精神不振、恶性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再住院率.结果 研究组对临床症状改善的优良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失眠精神不振、恶心呕吐各1例,对照组发生失眠精神不振1例,恶心呕吐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再住院率为13.3%(10/75),对照组再住院率为21.3%(16/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提高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症状的优良率,且再入院率较低,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丽;刘从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此次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总结.结果 高龄、服药时间(≥3个月)、大剂量用药、消化道病史、未用胃黏膜保护剂与上消化道出血率呈正相关.结论 高龄、服药时间(≥3个月)、大剂量用药、消化道病史、未用胃黏膜保护剂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时极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时需高度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各项上消化道出血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戴成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2015年4月16日~2016年4月16日期间)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每组患者各50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0/5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7/5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例共2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9.00%),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总体临床护理管理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韩婷;王庆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主动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入选32例接受主动电极植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16例作为间隔部组,右心室心尖部16例作为心尖部组,分别于术中、术后7天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7天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7天明显下降(P<0.05).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7天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组术中、术后7天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术后7天、术后3月感知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室不同部位主动固定电极参数无明显差异,起搏阈值、感知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
作者:何蕾;郑永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探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2.5%,研究组达到9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应用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压状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贵;何顺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加巴喷丁,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比较观察两组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加巴喷丁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P<0.05).结论 加巴喷丁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眩晕,病位在脑,是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弄清眩晕的病因病机,可以根寻本,能对眩晕患者的诊治起到良好作用.本文从眩晕病的病因病入手,探索眩晕病的中医疗法,以得出眩晕病在中医内科中的诊治思考策略.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CRP与血小板计数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范畴,并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观察组28例,未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对照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RP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进行CRP与血小板计数水平的检测,能够有利于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敬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对于护士长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病房护士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采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管理的效果优于传统管理.结论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对于护士长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翟爱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炙甘草汤加减方案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心悸、气短、神倦乏力症状积分治疗后经评估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高延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脓毒症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和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缓解了脓毒症对脏器的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贺岚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