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勋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40例(实验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者40例(参照组).比较两组的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经过检查,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实验组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优于参照组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E/A、Ea/Aa比值较参照组患者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法应用于评价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其评价高,敏感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针灸应用于高血压肥胖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在中医院针灸科收集的高血压肥胖患者80例病案,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生化检验情况以及血脂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肥胖的患者采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唐安斌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6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从中选取42例患者24小时进行动态心电图作为研究组,再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对象的HRV相关时域指标.结果 随访终点LVEF会随着患者心率水平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再住院率则会随着心率水平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0.05);研究者与对照组的SDANN、RMSSD、SDNN、PNN50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心率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SDANN、RMSSD、SDNN、PNN50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患者心率越快,心率变异性就越低,预后也就越差,心率功能也越差.
作者:李波;吴春蓉;付世全;陈青梅;张玉;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参照组为75.00%(30/40),差异显著(P<0.05);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刘桂萍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探讨ICU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 系统分析2016年下半年我院ICU重症监护室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总结ICU重症监护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风险防范对策.结果 实施风险防范对策后,2017年上半年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例数降至20例,较2016年下半年下降45.9%.结论 通过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因素的针对性分析,在制定实施相应的ICU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防范对策后,护理质量有效提升,护患纠纷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有必要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作者:游晨晨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前者施以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后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达96.6%,比对照组高,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用方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可推广.
作者:张明;杜海斌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在小儿感染类型判定中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的有效性.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患儿4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感染患儿46例作为参照组,全部患儿都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观察检验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CRP浓度与WBC计数结果异常率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感染类型判定中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能够准确检验出患儿体中CRP浓度与WBC计数结果的异常,值得应用.
作者:霍同如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对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1例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完善各项检查,调整患者全身状况,术后进行体位及活动指导、脑高灌注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伤口观察、呼吸道护理、抗凝治疗护理.结果 51例患者术后经彩超复查,均显示颈动脉通畅程度良好.术后未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全面评估、术后进行严密监测和护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先兆,及时处理以预防术后并发症,对确保手术疗效和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作者:陶振荣;谢永富;邹秋红;赵志青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析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用于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57.1%;观察组术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55.4±5.6)分、(28.7±4.9)分,对照组(46.2±5.1)分、(22.7±4.6)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对照组28.6%.结论 外伤性颅脑损伤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可以提升血肿清除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倪永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结合柳氮磺吡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4月17日~2016年4月17日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结合柳氮磺吡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7.8%,参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25.6%,对比P<0.05.结论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采用甲氨蝶呤结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其疗效更加确切,相比非甾体类抗炎药而言,治疗有效率更高,对于患者预后也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张永洁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分期治疗肛周肿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到2017年4月的肛周脓肿患者20例,然后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的10例施行一次性肛周肿胀根治术,对照组的10例施行传统分期手术治疗法.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愈合率为92%,肛周疼痛0级则50%,术后肛门功能正常则90%,其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一次性根治术来治疗肛周脓肿患者,其方式不仅操作简单,效果还比分期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要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朱华峰;殷培东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0年~2016年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样本,分为利多卡因治疗组与胺碘酮治疗组,利多卡因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胺碘酮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观察有效率和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采用胺碘酮治疗之后,能够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环节,从而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纪文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中医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延彬;于欢庆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 选取48例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比较患者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胃镜下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血管透见或结节状表现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88.89%;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表现确诊符合率为81.25%;胃镜下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血管透见及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表现诊断符合率为71.43%,与胃镜下诊断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镜和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存在差异性,通过将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合,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冷刚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分析正畸、修复联合使用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对实验组进行正畸联合修复,对对照组单独进行修复,观察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2.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正畸、修复联合使用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汤丽琴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血浆脑钠素对于心衰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心衰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级组(20例)、Ⅲ级(20例)、Ⅳ级(20例).60例患者均行心电图、生化检查等辅助检查,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技术对4组对象的血浆脑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对比床旁快速检测与实验室心房脑钠素检测数值.同时借助超声仪器对各组患者的LEEDD、LVEF和LVESD进行测量.结果 治疗前:Ⅰ~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LVEDD、LVEF和BNP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LVEDD、LVEF和BNP各指标水平均依次上升,与血浆脑钠素浓度成正比.治疗后:Ⅰ~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LVEDD、LVEF和BNP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与治疗前(P<0.05).床旁快速检测与实验室脑钠素检测数值存在微小差异,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血浆脑钠素与心衰患者心功能程度成正比,对于心衰诊断及预后评估指导意义有利,可采用床旁快速检测脑钠素,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
作者:郑奇;宁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调查对象.次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调查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SAS、SDS与社会支持个因子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密切相关,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余文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对压疮及失禁性皮炎(IAD)的鉴别认知现状,从而为压疮、IAD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医院的192名临床护士进行鉴别认知调查.结果 护士压疮知识自评得分为9.69±1.29,护士IAD知识自评得分为13.84±1.73,约62.50%的护士对于二者的鉴别认知度属于不了解.结论 护士对于压疮知识的认知要优于IAD的认知,对于二者的临床鉴别认知度较低,不能满足规范化护理的要求.建议针对临床护士开展相关鉴别知识的专科培训,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更加准确的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何丹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思路.方法 采用我院2015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选择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56例,均已接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针对患者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分析,整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史等基本情况,将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摄影进行对比.结果 安氏Ⅱ类检出率与安氏Ⅰ类、安氏Ⅲ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与安氏Ⅲ类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太多,但多数发病率较高的均为女性,都输患者经过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口腔正畸治疗后骨质得到了很大改善,使得骨关节恢复生理功能.
作者:金辉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在儿童创伤性窒息伴肺挫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儿童创伤性窒息伴肺挫伤患者8例,对他们进行急救护理,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中有4例患者痊愈,2例转入普通病房和2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在住院1~3周后,所有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患者死亡.结论 在儿童创伤性窒息伴肺挫伤中应用急救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并且减少创伤性后遗症的产生.
作者:童钰 刊期: 201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