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娜
目的 循证护理对改善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份到2017年4月份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病患100例进行干预分析,根据所用干预方法将其均分为基础干预组与循证护理组,前者行基础的手术干预,后者在进行基础手术干预同时行循证护理.对比2组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组病患术后的疼痛评估、疼痛平均持续时间与生活质量都要比基础干预组病患好,组间对比(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疼痛感,缩短术后疼痛的平均持续时间,改善胆囊结石病患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
作者:戴非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研究组的患者施予兰索拉唑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甲氰咪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症复发率为3.33%较参照组的20.00%低,两组患者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67%较参照组的76.67%高,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9,P<0.05).结论 兰索拉唑对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病症的治疗效果较甲氰咪胍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特日格乐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运用观察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所接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运用观察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良好,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角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申静;全伟欣;杨延彬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社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药物与自我管理,干预组予以社区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差异.结果 对比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干预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予以家庭医生社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痉挛性瘫疾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针刺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芒针透刺督脉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能力.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t=4.27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为(76.35±2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1±2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5,P<0.05).结论 利用芒针透刺督脉治疗方式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疾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对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贾泽坤;朋源凤;江娜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泵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内分泌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7例,均使用胰岛素,对照组行诺和锐30一日两次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诺和锐),比较两组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明显降低其血糖水平,促进血糖达标,值得推广.
作者:毕红波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肿的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内患者28例,采用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方式进行治疗,而对于对照组的28例患者则通过常规的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方式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比常规的治疗方式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快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光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分子印迹技术是继HPLC、HPCE高效分离色谱技术之后异于亲和色谱的一种新型亲和分离技术.初起源于生物免疫学中,为一种依赖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识别原理制备聚合物(MIP)以实现分子精准识别的技术.这种人工合成分子识别系统与生物识别系统(如酶和受体等)、化学识别系统(如环糊精等)的分子识别功能相似[1].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关键是选择与模板分子对应所需要的功能单体、交联剂等物质.评价印迹功能效率则依据印迹聚合物的色谱行为分析其对分子的键合强度和选择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这种构造预定性、特异识别性使该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固相萃取、仿生传感器等的广泛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治疗中,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测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葛家元 刊期: 2017年第30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中将大程度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及死亡的危险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而中西医结合疗法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进行相应论述.
作者:赵联秀;祁轶斐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将中医中药治疗手段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并应用内治法、外治法及内外兼治法给予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各42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将给予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再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并比较内治法、外治法及内外兼治法三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给予内治法展开治疗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外治法展开治疗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内外兼治法展开治疗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中药治疗手段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治中,治疗效果显著,其中中医中药治疗手段包含内治法、外治法及内外兼治法三种,三种治疗手段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症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段锦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针对冠心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加以摸索.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所接收冠心病患者56例,于组内抽选28例,单结合常规模式展开各方面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在给予优质护理,即观察组.就护理具体效果加以分析.结果 结合整体统计可以发现,在优质护理的作用下,观察组在整体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连同并发症方面都存在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在其恢复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该部分患者护理效率,起到促进其恢复的效果.
作者:马会勤;史臻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针对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55)和个体化延续护理组(n=55),常规护理组采取基础临床护理,出院前进行常规指导;个体化延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和出院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个体化延续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吴庆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明娟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讨论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与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50例,分成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舟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ITP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者20例,利用亲和层析柱分离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以此为抗原刺激单个核细胞,对比IL-6、抗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抗GPⅡb/Ⅲa 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PⅡb/Ⅲa抗原刺激,可增加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因此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救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给予血栓通联合奥扎格雷钠输注.分组治疗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和治疗后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治疗并适当的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素青;魏美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共选择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4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等方面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故值得推广.
作者:崔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固定主班护士的作用.方法 经主班岗位竞选,对交接班、医嘱、护理失误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指定主班护士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上升.结论 确定主班护士,并让主班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对提升普外科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不仅能降低护理事故,同时还可拉近医患间的关系,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谌志红 刊期: 2017年第30期
中医的炮制技术能够充分体现传统中药的技艺是非常核心和集中的体现,已在中医长期医疗实践中发展.中药炮制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治疗和治疗的需要,以及药物的性质和配药、配制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一门药学技术.基于此,本文针对中药炮制工艺研究对现实工作的促进具有几方面的体现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相关的讨论.
作者:宋书兰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