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玲
目的 探究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痉挛性瘫疾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针刺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芒针透刺督脉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能力.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t=4.27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为(76.35±2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1±2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5,P<0.05).结论 利用芒针透刺督脉治疗方式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疾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对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贾泽坤;朋源凤;江娜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只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的过程中实施护理配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术护理配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青海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和高压氧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90例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手段,将其实施平均分组,即A组(桃红四物汤联合高压氧,30例)、B组(桃红四物汤,30例)C组(高压氧、3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疼痛改善情况、血清TNF-α和IL-6含量.结果 相比B、C组,A组的血清TNF-α、IL-6含量下降得比较显著(P<0.05);相比B、C组,A组的运动性疼痛评分、压痛点疼痛评分下降得比较显著(P<0.05);相比B、C组,A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显著(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和高压氧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指数高,此法值得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医治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俸道荣;盘晓荣;覃一玨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索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用于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两组患者都服用(口服)复方芦丁,维生素C,双嘧达莫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服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分别于服药后的2,4,6周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服药2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4.0%;服药4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2.0%;服药6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在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洋;杨先志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循证护理对改善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份到2017年4月份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病患100例进行干预分析,根据所用干预方法将其均分为基础干预组与循证护理组,前者行基础的手术干预,后者在进行基础手术干预同时行循证护理.对比2组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组病患术后的疼痛评估、疼痛平均持续时间与生活质量都要比基础干预组病患好,组间对比(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疼痛感,缩短术后疼痛的平均持续时间,改善胆囊结石病患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
作者:戴非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通过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从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中西医发病机制、中医辨证分型关系与A型行为相关性进行综述,总结目前研究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何美娟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西医组和中医组,各49例,对西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西医对症治疗,对中医组患者实施中医对症治疗.对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西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中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与实施西医对症治疗相比,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不仅控制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情,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严相俊 刊期: 2017年第30期
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独特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代谢水平与心肌缺血缺氧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效果,对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应用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罗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分子印迹技术是继HPLC、HPCE高效分离色谱技术之后异于亲和色谱的一种新型亲和分离技术.初起源于生物免疫学中,为一种依赖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识别原理制备聚合物(MIP)以实现分子精准识别的技术.这种人工合成分子识别系统与生物识别系统(如酶和受体等)、化学识别系统(如环糊精等)的分子识别功能相似[1].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关键是选择与模板分子对应所需要的功能单体、交联剂等物质.评价印迹功能效率则依据印迹聚合物的色谱行为分析其对分子的键合强度和选择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这种构造预定性、特异识别性使该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固相萃取、仿生传感器等的广泛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天麻钩藤汤加减应用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结果 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以(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BP水平和SBP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以(P<0.05).结论 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长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并对比分析其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以2015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入住我科的8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一组给与常规健康教育,另一组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强化健康教育组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5.00%、满意度为90.00%,而常规健康教育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5.00%、满意度仅为72.50%,强化健康教育组的干预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在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可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沈琼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性质量控制的效果以及输血安全策略.方法 将126研究对照组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输血检验,观察组在输血检验过程应用质量控制,观察并比较两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控制,观察组发生输血安全事故的概率明显要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做好质量控制以及输血安全工作对降低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玥;涂秋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社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药物与自我管理,干预组予以社区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差异.结果 对比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干预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予以家庭医生社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70例患者,将其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9例,发生率为2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术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吉海年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29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29例作为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65.52%),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早日康复的信心,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海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行气活血中药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讨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情况,并对治疗后两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讨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下降幅度均较参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发现,研讨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疗效发现,研讨组的疗效(92%)优于参照组的疗效(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行气活血中药配合西药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还改善了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志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及分析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总结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性.结果 病原菌检测结果中120例痰液标本中,分离菌株所占比例高的依次为G-杆菌51.6%;G+球菌43.3%;真菌5.1%.G-杆菌耐药率较高,复发新诺明表现为部分耐药,G-杆菌中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完全用药,真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结论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耐药菌株较之于其他菌种来说相对常见,因此想要有效提高临床用药治疗效果,就需要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作者:易桂莲;戴玥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运用观察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所接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运用观察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良好,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角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申静;全伟欣;杨延彬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对慢性前列腺炎展开M E TA分析,并探究治疗结果.方法 选10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给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6.0%,提升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表征、排尿表征、生活质量等方面,两组相较于治疗前,均表现为显著改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
作者:罗晓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分析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选取60例,分为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以及观察组进行法莫替丁+硫糖铝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快,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硫糖铝以及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肠胃炎患者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加快,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廉云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