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分析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

周方敏

关键词:柴胡舒肝散, 胃溃疡, 解方剂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病例7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以后,观察组治疗疗效显著性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疾病治疗,运用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中药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副作用反应,可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扶正益肾汤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自拟扶正益肾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肾病综合征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分别接受西医治疗、自拟扶正益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纤维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扶正益肾汤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可提升疗效,可推广.

    作者:刘铭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临床评价

    目的 对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选取在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样给予卡维地洛组的患者常规治疗,并加以服用卡维地洛片,对两组病患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86.4%,而卡维地洛组患者整体治疗效率高达98.5%,另一方面,常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达13.6%,而卡维地洛组为1.5%,两个实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卡维地洛药物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疾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康复率,有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相应的也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可见该药物应用价值巨大,值得医疗事业支持与推广.

    作者:李荣双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痛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钱红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整体护理模式干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及其对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共选择10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整体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观察组显效29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显效24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3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包括躯体活动、心理健康、营养状态、人际关系、压力管理等)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效果,且对健康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谢宗宜;杨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双心病变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冠心病一般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治疗两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精神症状的治疗,与不具备精神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区别在于,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都要兼顾,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病变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孙玉环;林云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芒柄花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芒柄花黄素(FMN)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1 mg/kg)、FMN高剂量组(30 mg/kg)、FMN中剂量组(15 mg/kg)、FMN低剂量组(7.5 mg/kg).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2(80pmol/μL)双侧脑室注射的方法诱导AD模型,连续治疗40天后取材.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AD小鼠海马APP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FMN高剂量组(30 mg/kg)和FMN中剂量组(15mg/kg)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包括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游泳距离明显减少(P<0.05),目标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跨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游泳轨迹多为直线型和趋化型,并且海马AP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FMN能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FMN能够通过抑制APP在AD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费洪新;沈博;陈玉琦;潘思文;明玥;张英博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思维导图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思维导图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一共(5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1日,将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90.21±1.26)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91.45±2.0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谢月红;杨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多层螺旋CT用于泌尿系疾病诊断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用于泌尿系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疑似泌尿系疾病患者89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16排螺旋CT检查,且诊治资料完整.结果 MSCTU检查结果显示89例疑似患病者中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者39例,泌尿系肿瘤者34例,泌尿系结核者9例,其它泌尿系统疾病患者7例.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一致率100%.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与后期图像处理技术联合使用用于泌尿系疾病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其诊断快速、无创、结果清晰、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作者:蒋朝俊;贺伟浩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阴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临床分析阴道炎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阴道炎病例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运用多方位方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分析,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阴道炎患者,采取多方位护理方式,可促进阴道炎症状的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作者:赵长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自拟参附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自拟参附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参附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衰积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六分钟步行试验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采用参附汤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中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大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冠心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冠心病中展开优质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患者额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26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命名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程度较好,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展开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巩晶晶;程巧慧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06月~12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实施常规化护理;于2017年01月~06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 研究组急救时间、出诊准备时间、入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十分突出,有利于患者急救成功、转运成功,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作者:霍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青光眼术后中医治疗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和分析青光眼术后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和效果,并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前来治疗的90名青光眼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即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个小组的患者人数为45人.对治疗1组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治疗2组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患者的视力进行对比.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发现,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1组,并且治疗2组的复发率低于治疗1组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采用中医治疗青光眼能够减少患者的视神经损害,还能让患者快速的恢复.

    作者:吴鑫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病与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中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病与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进行12导联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568例(心血管病患者334例、非心血管病患者23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心血管病患者与非心血管病患者中房颤的检出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与房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共检出90例(15.85%)房颤患者,其中心血管病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为18.26%,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P<0.05);女性发颤发生率为17.38%,明显高于男14.07%,差异显著(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房颤发病率越来越高(P<0.05);12导联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为3.7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0.53%以及心电监护(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血管病与非心血管病患者,采用12导联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诊断出房颤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作者:洪德军;朱静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在医学检验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医学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为了我国医疗技术更好的发展,对医学检验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的PCR(多聚链酶反应)技术越来越成熟,同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实时荧光定位PCR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经应用于医学检验当中.实时荧光定位PCR技术有较灵敏度高、定位精准、定位迅速等特点,由于实时荧光定位PCR能够使检测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医学检验中重要的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也正在不断地完善细节,是重要的实验工具.

    作者:李鑫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从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设备、人员等方面,以及规章制度方面,认真查找消毒供应中心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提出有效解决这些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并付诸实施,以全面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如工作环境的不合理,仪器设备操作未达到有关要求,工作人员意识薄弱、素质有待提高,监督管理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等;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全方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质量控制,改进环境等则是有效的防范对策.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一所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其易于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不良后果,故而应重点分析找出安全隐患所在,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的防范对策,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又可保障就医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作者:陈川黔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更理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联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联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治疗效果及对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胺碘酮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联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中,有效患者为9例,所占比例为36.0%,显效患者为14例,所占比例为56.0%.对照组中,无效患者为7例,所占比例为28.0%.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与72.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PR间期为(0.148±0.013),对照组PR间期为(0.150±0.01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QRS时限分别为(0.078±0.013)与(0.077±0.014),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联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的意义.

    作者:戴芳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评价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其均存在左室肥厚,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血压水平、IVST、LVPWT、LVM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以较好对其左室肥厚进行改善,安全性较高.

    作者:袁慧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CysC、RBP、NEFA在T2DN中的表达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游离脂肪酸(NEFA)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中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科室收治的T2DN患者69例,设为T2DN组.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41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测定各组NEFA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CysC、RB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1.55±0.41)mg/L、视黄醇结合蛋白(79.84±12.16)mg/L和游离脂肪酸(456.84±38.5)uEq/L,高于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0.83±0.13)mg/L、视黄醇结合蛋白(37.41±8.42)mg/L和游离脂肪酸(264.26±21.36)uEq/L)(P<0.05).结论 将Cys C、RBP、NEFA联合诊断用于T2DN患者中效果理想,能评估糖尿病肾病的损害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章;孙晓玲;王宝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