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雪婷;李天亮;胡新玲;张晓丽;侯跃宏;王仲朝;司雪菲
目的 探析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5例,观察组按照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方案给予治疗,将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的(BUN)、(Scr)、(Alb)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水平进行对比评估,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患者的Scr、BUN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患者肾功能恢复更为明显,且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巧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房颤动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实际效果,希望对于治疗相关病症有推广意义.方法 随机将样本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40例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试验,各20例,试验组选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参照组使用普通的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指标,心室率、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内容.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心室率、NT-proBNP明显降低,且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使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并且治疗方法更为安全.
作者:张婉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方法是通过收集我院在2015年6月~2015年12月间收入院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地总结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是通过临床治疗与综合护理,在60例患者中,CT显示有35例患者表现为正常等密度,21例表现为低密度软化灶,4例并发出血后梗死.出院时有41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19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其他后遗症.结论是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重视病人的日常饮食指导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这样就可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综合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病情,促进了病人康复.
作者:肖宗鲲;黄建立;黄胡川;许海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在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冠心病中展开优质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患者额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26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命名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程度较好,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展开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巩晶晶;程巧慧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急诊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急诊心肌梗死患者13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急诊优质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时间和卧床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抢救时间和卧床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急诊优质护理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渊秀 刊期: 2017年第35期
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是参与体内铁代谢过程的重要蛋白质.研究表明,TfR在肿瘤细胞表面高度表达,因此以其作为靶点与药物结合可应用于肿瘤治疗.现对TfR的结构功能以及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曹佳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变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危及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对提高治疗效果,病人早日康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达标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017年10月,针对120例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患者分成三小组,分别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及极度危险三组,针对三组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相应的检测,对比分析三组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达标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及极度危险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之间对比的血脂达标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达标率较低,在针对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血脂水平的管理及护理,维持患者血脂正常状态.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咳嗽变异型哮喘疾病患者100例为本次工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射干麻黄汤加减方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疾病的疗效显著,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志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分娩期的产妇10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分娩技术,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无痛分娩的技术.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分娩时间也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妇无痛分娩的技术,能够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因此无痛分娩技术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韩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病与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进行12导联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568例(心血管病患者334例、非心血管病患者23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心血管病患者与非心血管病患者中房颤的检出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与房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共检出90例(15.85%)房颤患者,其中心血管病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为18.26%,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P<0.05);女性发颤发生率为17.38%,明显高于男14.07%,差异显著(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房颤发病率越来越高(P<0.05);12导联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为3.7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0.53%以及心电监护(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血管病与非心血管病患者,采用12导联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诊断出房颤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作者:洪德军;朱静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18%比对照组的89.09%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阶段,需要在对其病情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为其实施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治疗,其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确保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护理的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87例,在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入品管圈活动,并观察实施后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掌握度为95.32%;活动后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5.40%;末梢血糖测定和胰岛素保管合格率分别为96.92%和93.84%.结论 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使用品管圈活动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服药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侯佳倩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及其对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共选择10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整体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观察组显效29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显效24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3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包括躯体活动、心理健康、营养状态、人际关系、压力管理等)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效果,且对健康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谢宗宜;杨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过度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和三叉神经血管传入过敏造成的.偏头痛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已有研究报道证实偏头痛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机制为皮层扩散性抑制、卵圆孔未闭、内皮功能障碍、高凝状态及遗传因素等.
作者:许新炜;李云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对AM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80例AM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其进行CTnI、NT-ProBNP、D-D及HsCR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患者血清CTnI、NT-ProBNP、D-D及Hs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要高于单一检测的检出率.结论 血清CTnI、NT-ProBNP、D-D及HsCRP检测是AMI患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四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朱海燕;揣丽梅;齐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思维导图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一共(5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1日,将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90.21±1.26)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91.45±2.0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谢月红;杨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早期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7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照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PCT、IL6、NGAL、TNF-α有统计学差异,而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任厚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如今水疗已广泛应用到运动训练中,且对运动型疲劳的恢复效果十分显著.运动性中枢疲劳作用于人体的认知能力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表现.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水疗对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影响进行总结与思考.
作者:耿钰东;王颖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实施护理配合的效果效果.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眼睑痉挛患者48例,均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在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注射时护理等措施干预.结果 本组48例患者,完全缓解29例,明显缓解17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在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眼睑痉挛的同时,配合护理措施干预,可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故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