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刘金萍

关键词:眼睑痉挛, A型肉毒毒素, 护理配合, 体会
摘要: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实施护理配合的效果效果.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眼睑痉挛患者48例,均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在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注射时护理等措施干预.结果 本组48例患者,完全缓解29例,明显缓解17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在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眼睑痉挛的同时,配合护理措施干预,可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故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尿酸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髙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尿酸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自愿到科室接受检查的高龄孕妇妊娠糖尿病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检查的健康高龄孕妇12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比色法测定2组血糖水平;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2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尿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BMI、F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尿酸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用于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玲;王宝琛;杨永章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临床分析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

    目的 临床分析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病例7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以后,观察组治疗疗效显著性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疾病治疗,运用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中药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副作用反应,可临床推广.

    作者:周方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护理的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87例,在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入品管圈活动,并观察实施后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掌握度为95.32%;活动后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5.40%;末梢血糖测定和胰岛素保管合格率分别为96.92%和93.84%.结论 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使用品管圈活动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服药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侯佳倩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双心病变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冠心病一般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治疗两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精神症状的治疗,与不具备精神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区别在于,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都要兼顾,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病变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孙玉环;林云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CysC、RBP、NEFA在T2DN中的表达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游离脂肪酸(NEFA)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中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科室收治的T2DN患者69例,设为T2DN组.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41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测定各组NEFA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CysC、RB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1.55±0.41)mg/L、视黄醇结合蛋白(79.84±12.16)mg/L和游离脂肪酸(456.84±38.5)uEq/L,高于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0.83±0.13)mg/L、视黄醇结合蛋白(37.41±8.42)mg/L和游离脂肪酸(264.26±21.36)uEq/L)(P<0.05).结论 将Cys C、RBP、NEFA联合诊断用于T2DN患者中效果理想,能评估糖尿病肾病的损害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章;孙晓玲;王宝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自拟参附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自拟参附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参附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衰积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六分钟步行试验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采用参附汤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中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大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热毒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7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照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PCT、IL6、NGAL、TNF-α有统计学差异,而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任厚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更理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50例,西药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给予疏血通.监测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300值,采用ADL及MMSE量表测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智能,MOSSF-36量表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P300在治疗前的波幅及潜伏期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波幅与潜伏期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ADL及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MMS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ADL及MMS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增加(P<0.05).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药依达拉奉注射液与中成药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脑梗死后Va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脑梗死后Va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化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陈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理学研究分析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影响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价的通用性评价量表和特异性评价量表(如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等).并从延续性护理、家庭护理、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综合护理、个性化护理等方面探讨了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护理干预的新进展,并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应具体考虑患者的个人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健康生活,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急诊护理的临床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在急诊中的临床措施.方法 选取脑出血昏迷患者70例,根据急诊中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总结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5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急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护理以后的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脑出血昏迷患者通过实验组的优质护理治疗以后的总有效率为97.14%,而通过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以后的患者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昏迷患者如果不能及时采取优质的护理治疗方式,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临床评价

    目的 对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选取在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样给予卡维地洛组的患者常规治疗,并加以服用卡维地洛片,对两组病患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86.4%,而卡维地洛组患者整体治疗效率高达98.5%,另一方面,常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达13.6%,而卡维地洛组为1.5%,两个实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卡维地洛药物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疾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康复率,有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相应的也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可见该药物应用价值巨大,值得医疗事业支持与推广.

    作者:李荣双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06月~12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实施常规化护理;于2017年01月~06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 研究组急救时间、出诊准备时间、入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十分突出,有利于患者急救成功、转运成功,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作者:霍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和探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18%比对照组的89.09%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阶段,需要在对其病情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为其实施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治疗,其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确保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评价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其均存在左室肥厚,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血压水平、IVST、LVPWT、LVM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以较好对其左室肥厚进行改善,安全性较高.

    作者:袁慧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共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及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法治疗,两组均治疗90天.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控制18例,显效25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控制12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梁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国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发展状况比较

    日本汉方药主要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国经典医药学名著,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仅30余年时间超越中国成为国际认可的权威代表.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中日两国中药和汉方药发展历程.得知日本在生药来源、科研投入、质量控制和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努力和重视远超过中国.中药要赶超汉方药发展,必须内外下功夫,对外加强国内国际的认可度,对内严控来源和品控,改变以中低端、粗加工为主的产品结构,并参考日本汉方药成功经验,尽快同国际药物注册接轨.

    作者:陈彬彬;陈瑶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90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月实施常规消化内镜护理)、观察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模式),各45例,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研究.

    作者:李玲霞;朱里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水疗对运动性中枢疲劳作用研究

    如今水疗已广泛应用到运动训练中,且对运动型疲劳的恢复效果十分显著.运动性中枢疲劳作用于人体的认知能力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表现.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水疗对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影响进行总结与思考.

    作者:耿钰东;王颖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无痛胃镜检查病例,给予优化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80例病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并未出现严重性并发症.结论 对于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给予优化护理方式,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树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