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游离脂肪酸(NEFA)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中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科室收治的T2DN患者69例,设为T2DN组.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41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测定各组NEFA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CysC、RB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1.55±0.41)mg/L、视黄醇结合蛋白(79.84±12.16)mg/L和游离脂肪酸(456.84±38.5)uEq/L,高于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0.83±0.13)mg/L、视黄醇结合蛋白(37.41±8.42)mg/L和游离脂肪酸(264.26±21.36)uEq/L)(P<0.05).结论 将Cys C、RBP、NEFA联合诊断用于T2DN患者中效果理想,能评估糖尿病肾病的损害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章;孙晓玲;王宝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随着我国医学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为了我国医疗技术更好的发展,对医学检验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的PCR(多聚链酶反应)技术越来越成熟,同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实时荧光定位PCR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经应用于医学检验当中.实时荧光定位PCR技术有较灵敏度高、定位精准、定位迅速等特点,由于实时荧光定位PCR能够使检测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医学检验中重要的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也正在不断地完善细节,是重要的实验工具.
作者:李鑫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颅内小动脉瘤应用128排CT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选2016年4月~2017年7月我院脑科门诊收治的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主体.所有患者均予以128排CTA诊查,并经病理诊断结果或DSA诊断.对颅内小动脉瘤应用128排CTA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探究.结果 入选该研究的患者60例经128排CTA诊断结果诊出颅内小动脉瘤42例、颅内小动脉瘤45个;而病理诊断结果或DSA诊断结果显示颅内小动脉瘤44例.由此可得出,128排CTA在颅内小动脉瘤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8.87%,特异性为91.39%.结论 针对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将128排CTA于其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准确度高的优势,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忠民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更理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分析体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以期降低此病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危险机率.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在本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分析体会的对象,探讨临床诊断、病症表现及治疗方法,并统计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本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中,孕产妇及围产儿无一例死亡,其妊娠结局分别为阴道顺产分娩26例、宫口开全经产钳助产分娩13例、心力衰竭有效控制后剖宫分娩41例;围产儿中有24例为早产儿,其他均于足月后生产.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临床治应在妊娠期高血压的防治基础上,积极做好早期的围产期健康保健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发病后合理实施剖宫产分娩方式是终止妊娠的安全方法,对降低孕产妇与围产儿的死亡率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重点借鉴.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选取在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样给予卡维地洛组的患者常规治疗,并加以服用卡维地洛片,对两组病患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86.4%,而卡维地洛组患者整体治疗效率高达98.5%,另一方面,常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达13.6%,而卡维地洛组为1.5%,两个实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卡维地洛药物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疾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康复率,有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相应的也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可见该药物应用价值巨大,值得医疗事业支持与推广.
作者:李荣双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痛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钱红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分娩期的产妇10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分娩技术,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无痛分娩的技术.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分娩时间也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妇无痛分娩的技术,能够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因此无痛分娩技术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韩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临床分析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病例7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以后,观察组治疗疗效显著性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疾病治疗,运用柴胡舒肝散与解方剂中药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副作用反应,可临床推广.
作者:周方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重楼是一种中药名字.大多种植在南方地区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重楼的味道带有苦味,其属性略微偏寒性.也是因为其带有寒性,常常用于清热排毒,有镇定和止痛的效果.也常常用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摔伤导致的淤青、咬伤和抽搐等症状.不同产地产出的重楼其药效也是不同的,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可以对药效进行分析的方法,并且在1930年开始就已经广泛使用,获得了各个医疗机构的认可.近红外光谱是在1800年的时候后对太阳光谱可看见的红外部分测试中发现的,故被称之为近红外光谱.
作者:张松瑶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床旁间歇性血液滤过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取床旁间歇性血液滤过透析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前24 h和治疗后24 h各项指标情况,如心率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以及血肌酐指数和血尿素氮的情况均出现显著变化,其中治疗后24 h各指标情况均低于治疗前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老年重症肾衰竭的患者采用床旁间歇性血液滤过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尽快恢复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增强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深入推广.
作者:夏丽华;李耀扬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的病例为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在奇偶数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进行治疗当中,使用的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在治疗当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在整体的治疗效果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当中,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方案,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目前临床治疗中,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该采用更为多样的联合方案,尽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能够起到有效的降压效果,但是在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提高疗效,提高降压达标率,所以说在高血压患者治疗当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巫文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18%比对照组的89.09%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阶段,需要在对其病情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为其实施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治疗,其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确保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变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危及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对提高治疗效果,病人早日康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共收治102例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采用动态心电图(动态组51例)和常规心电图(常规组51例)的检查方式进行疾病诊断,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以深入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的价值.结果 动态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92.16%(47/5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75%(32/51),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阳性诊断率为91.30%(21/23)、室性心律失常阳性诊断率为90.48%(19/21)、房室传导阻滞阳性诊断率为71.43%(5/7),其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9.57%(16/23)、66.67%(14/21)、42.86%(3/7),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相相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中的应用准确率更高,更值得临床优选使用.
作者:韩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日本汉方药主要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国经典医药学名著,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仅30余年时间超越中国成为国际认可的权威代表.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中日两国中药和汉方药发展历程.得知日本在生药来源、科研投入、质量控制和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努力和重视远超过中国.中药要赶超汉方药发展,必须内外下功夫,对外加强国内国际的认可度,对内严控来源和品控,改变以中低端、粗加工为主的产品结构,并参考日本汉方药成功经验,尽快同国际药物注册接轨.
作者:陈彬彬;陈瑶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针对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里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的是本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析研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其中给予治疗组患者进行的是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的是仅仅只是给予患者贝那普利治疗办法,用药后观察24周,比较两个组的治疗前后效果分析,针对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生化各项治疗变化分析.结果 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总体治疗的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存在非常良好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由此可见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很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问题,提高患者生存效率,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买吾拉江·马木提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比较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的检出率.再选取该时间段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的检查者作为对照,成立对照组,由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组成观察组,分别检测其E/A比值、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左房内径.结果 心脏超声的检查效果比心电图更好,心脏超声的检出率比心电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及左房内径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E/A比值和射血分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比心电图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婕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50例,西药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给予疏血通.监测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300值,采用ADL及MMSE量表测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智能,MOSSF-36量表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P300在治疗前的波幅及潜伏期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波幅与潜伏期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ADL及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MMS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ADL及MMS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增加(P<0.05).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药依达拉奉注射液与中成药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脑梗死后Va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脑梗死后Va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化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陈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特发性矮小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1.5u.kg-1.d-1,每晚睡前1 h皮下注射;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治疗12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两组比较身高增长有显著差异.结论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世芹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