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体会

王哲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18%比对照组的89.09%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阶段,需要在对其病情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为其实施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治疗,其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确保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小患儿12个月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特发性矮小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1.5u.kg-1.d-1,每晚睡前1 h皮下注射;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治疗12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两组比较身高增长有显著差异.结论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世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探究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

    目的 探究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选取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07月02日~2017年11月13日,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45例)、观察组给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45例);并对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进行观察且评价.结果 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97.78%,对照组--73.33%;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手术时间(3.21±1.05)h、住院时间(5.21±3.12)d、术后复发率2.22%,对照组手术时间(6.45±3.01)h、住院时间(8.65±4.56)d、术后复发率15.56%.结论 应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季云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综合护理体会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方法是通过收集我院在2015年6月~2015年12月间收入院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地总结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是通过临床治疗与综合护理,在60例患者中,CT显示有35例患者表现为正常等密度,21例表现为低密度软化灶,4例并发出血后梗死.出院时有41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19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其他后遗症.结论是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重视病人的日常饮食指导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这样就可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综合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病情,促进了病人康复.

    作者:肖宗鲲;黄建立;黄胡川;许海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栓塞患者,作为对象,采取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血栓通治疗,观察组,联合血栓通与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80%(32/4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1/40),对照组为5%(2/40),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王倩;孙睿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128排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颅内小动脉瘤应用128排CT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选2016年4月~2017年7月我院脑科门诊收治的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主体.所有患者均予以128排CTA诊查,并经病理诊断结果或DSA诊断.对颅内小动脉瘤应用128排CTA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探究.结果 入选该研究的患者60例经128排CTA诊断结果诊出颅内小动脉瘤42例、颅内小动脉瘤45个;而病理诊断结果或DSA诊断结果显示颅内小动脉瘤44例.由此可得出,128排CTA在颅内小动脉瘤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8.87%,特异性为91.39%.结论 针对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将128排CTA于其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准确度高的优势,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忠民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 共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综合护理.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健康饮食、运动锻炼、足部护理及服药依从性等方法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戴长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急诊护理的措施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急诊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急诊心肌梗死患者13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急诊优质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时间和卧床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抢救时间和卧床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急诊优质护理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渊秀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简析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应用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从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胸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看,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表明基于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措施,可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还能降低并发症率,因而个性化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付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0例进行研究讨论,随机分为两组,均为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治疗,观察组采取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取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1%,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今后患者治疗过程中参考应用.

    作者:薛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更理想.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分娩期的产妇10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分娩技术,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无痛分娩的技术.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分娩时间也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妇无痛分娩的技术,能够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因此无痛分娩技术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韩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从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设备、人员等方面,以及规章制度方面,认真查找消毒供应中心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提出有效解决这些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并付诸实施,以全面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如工作环境的不合理,仪器设备操作未达到有关要求,工作人员意识薄弱、素质有待提高,监督管理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等;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全方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质量控制,改进环境等则是有效的防范对策.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一所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其易于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不良后果,故而应重点分析找出安全隐患所在,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的防范对策,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又可保障就医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作者:陈川黔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并探究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中无痛胃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平均分配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应用常规化胃镜方式对常规组实施诊断以及治疗,而对实验组则采取无痛胃镜的方式进行诊断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的检出率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食道、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均会出现流泪、呛咳、喉咙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且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中,无痛胃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病情的检出率,并使不良反应率降低,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常香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吃的食物逐渐多样化,其中有很多食物是太油腻.所以我们国家的心血管患者也在逐渐增多.现在随着环境的影响,食物的影响,我们必须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文章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合我院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王磬馨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观察中医理疗配合健脾益肺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使用中医理疗配合健脾益肺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同时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6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给对照组患儿使用,而观察组则采用中医理疗配合健脾益肺汤给患儿治疗,对比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3.08%,对照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15%,将其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中医理疗配合健脾益肺汤的效果显著,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评价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其均存在左室肥厚,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血压水平、IVST、LVPWT、LVM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以较好对其左室肥厚进行改善,安全性较高.

    作者:袁慧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2016年居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分布特征

    目的 了解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2016年居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分布特征,提供预防措施.方法 开展乌海市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2016年)、乌海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调查(2014年).通过初步询问心血管健康状况,测量血压、体重、腰围,分析2016年海勃湾区心脑血管筛查数据库,抽取辖区5个社区9000人进行调查.描述超重肥胖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并按照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对各组高血压病、糖尿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中超重肥胖率性别差异明显,男性高于女性(P<0.001),女性与年龄增长正相关,男性各年龄段基本持平,随着MBI的升高,高血压和高血脂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开展辖区心脑血管筛查,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管理,通过控制体重,预防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吕伊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目的 对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比较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的检出率.再选取该时间段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的检查者作为对照,成立对照组,由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组成观察组,分别检测其E/A比值、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左房内径.结果 心脏超声的检查效果比心电图更好,心脏超声的检出率比心电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及左房内径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E/A比值和射血分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比心电图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婕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变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危及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对提高治疗效果,病人早日康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单纯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左室纵向分层应变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单纯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单纯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31例,对照组30例.应用2D-STI分别获取并比较两组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结果 两组GLSendo、GLSmid、GLSepi依次递减(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桥组GLSendo减低(P<0.05),GLSmid、GLSepi减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肌纵向分层应变可定量评价单纯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左心功能.

    作者:候雪婷;李天亮;胡新玲;张晓丽;侯跃宏;王仲朝;司雪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