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关键词:
摘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探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的护理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处理,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4%,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临床满意度为88.9%,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作者:徐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方法结果 PP结论冠心病是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病,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1]。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离不开科学、恰当的护理配合。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本院临床人员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方案和优质护理方案在冠心病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光动力学疗法与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有关光动力学疗法与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远期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手术切除术与光动力学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手术切除术与膀胱内灌注化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为9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9%,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尿道膀胱手术切除术与光动力学治疗方法相比,经尿道膀胱手术切除术、光动力学治疗与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远期疗效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给予积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脉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心电图和肌钙蛋白(cTnI)情况。结果化疗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为51.16%,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TnI值(0.395±0.055)ng/mL,观察组cTnI值(0.157±0.033)ng/mL,两组cTnI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较佳,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强;马东红;贾国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人群糖代谢及肥胖指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社区内不同安人群代谢和动脉硬化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2月某社区收治的糖代谢异常及肥胖指标与动脉硬化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实际情况,分为NGT,IGR和DM组,对比,BMI和WHR,WHtR,WC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NGT,IGR和DM组内,依照BMI和WHR,WHtR,WC分成亚组,证实中心性肥胖的ba-PWV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组内,将BMI视为判定指标,ba-PWV只在IGR和NGT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述三组中,中心型型肥胖指标和ba-PWV呈现为正相关,BMI组在NGT组和ba-PWV正相关,在IGR和DM组长不存在相关;baPWV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为WHR,WHtR上述两项指标每上升0.1.baPWV就会上升40.5 cm/s和56.8 cm/s。结论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 WHR,WHtR,WC和动脉硬化呈正相关,和BMI相比,更加可以反应出动脉硬化水平。

    作者:包国霞;孙灵;李阳;朱伟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I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做好疼痛、血压、预防动脉瘤破裂、饮食护理,术后密切观测血压、心率变化、出血、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结果32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蕙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予以评价及分析。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临床不良反应患者要明显多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心肌耗氧量,提高患者心肌微循环,降低患者心源猝死的发生机率。

    作者:陈佳楠;孟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1例报告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辅助循环治疗方案[1],其原理是通过在心脏舒张期对人体下肢及臀部血管进行无创性序贯加压,促使血液回流,增加心脏及其他脏器的舒张期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心脑供血。ECP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突发性耳聋、失眠等患者。国内也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本文通过1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说明体外反搏在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肃;梅璐璐;侯敏;陈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观察总结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102例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分析便秘的相关因素,患者便秘得到预防和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徐淑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如何使雾化吸入在心衰患者中更好的应用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1]。近年来,利用雾化吸入的方法,补充电解质和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以及一些特殊治疗用药,如肺部肿瘤病人的化疗药物等,雾化疗法已经应用于临床。现就如何使雾化吸入在心衰患者中更好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张鲜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探索

    目的:探索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行腹部手术全麻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D组),各20例。G组给予麻醉苏醒护理,D组给予正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变化躁动情况。结果 G组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低于D组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显著作用,可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邱俐婷;孙翠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实施有效护理,心电监护、治疗药物指导及心理护理。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经过正确治疗,仔细观察病情、细致的心理护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剖宫产大出血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剖宫产大出血的治疗方式与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止血方式治疗,观察组接受止血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症状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6.3±3.4)min、术中出血量(998.2±93.2)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4.5)min、(1830.5±14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几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李聪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穴规律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佳穴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使用常规针灸治疗和降压九穴针灸治疗。以临床治疗有效率为考量标准,对两组患者加以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00%,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灸治疗时,应该选取降压九穴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巴荣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应用改进护理方式的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方式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进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应用改进护理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心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杨炳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干预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和脑出血再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便秘发生率、脑出血再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避免或减少便秘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还有助于降低脑出血再次发生率,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尿酸水平测定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尿酸水平测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取非脑血管病患者53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测定患者进行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尿酸(UA)、甘油三酯(TG)以及总胆固醇(TC)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UA及TG均高于对照组患者,HD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子是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脂血症,对患者的血清尿酸以及血脂进行预测,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作者:赵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