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肃;梅璐璐;侯敏;陈志君
目的:讨论分析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对患有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患有冠心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所起到作用和效果。结果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接受普通治疗的时候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其达到的效果要明显好得多,治疗的时间大大减少,并且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出现递减的趋势。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有积极的影响,效果表现非常明显,有助于消除或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江芹;吴义高;王瑞权;黄慧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左旋卡尼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老年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左旋卡尼汀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取左旋卡尼汀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疗效。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氨茶碱与无创正向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道的负面症状,从而降低患者对肺组织中CO2的滞留量。
作者:呼树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十分令人担忧。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后,我国每年新增45岁以下的中青年高血压的人数达到60万人次。中青年人因为生活节奏快,所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非常大,对健康问题关注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保健观念,不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诱发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大大增加。为了及早预防,减少疾病并发症,应当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西医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中药辩证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已成为该类病症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脾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惠芝;管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方式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进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应用改进护理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心电图和肌钙蛋白(cTnI)情况。结果化疗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为51.16%,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TnI值(0.395±0.055)ng/mL,观察组cTnI值(0.157±0.033)ng/mL,两组cTnI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较佳,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强;马东红;贾国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尿酸(SU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例为高血压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9名为健康组,均空腹抽血后进行Hcy及SUA等指标的检测。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Hcy及SUA水平分别为(21.58±4.26)μmol/L、(350.21±89.56)μmol/L,健康组分别为(10.71±2.35)μmol/L、(251.04±79.23)μmol/L,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cy及SU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是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时检测Hcy及SUA等指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的护理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处理,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4%,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临床满意度为88.9%,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作者:徐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观察总结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102例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分析便秘的相关因素,患者便秘得到预防和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徐淑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心血管内科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尿激酶早期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为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临床症状。结果经各自对应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焦虑症状和睡眠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栓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使患者的疗效得到显著提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分别是10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次数分别是(1.49±0.25)次、(3.3±0.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分别是(10.6±2.5)天、(17.1±5.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磷酸肌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磷酸肌酸钠应用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临床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方法进行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显著。
作者:石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辅助循环治疗方案[1],其原理是通过在心脏舒张期对人体下肢及臀部血管进行无创性序贯加压,促使血液回流,增加心脏及其他脏器的舒张期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心脑供血。ECP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突发性耳聋、失眠等患者。国内也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本文通过1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说明体外反搏在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肃;梅璐璐;侯敏;陈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实施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45例,对照组实施显微手术;试验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恢复良好比例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8.6%,重度残疾比例为2.2%,低于对照组的1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优于显微手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赵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大出血的治疗方式与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止血方式治疗,观察组接受止血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症状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6.3±3.4)min、术中出血量(998.2±93.2)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4.5)min、(1830.5±14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几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李聪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进而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实施有效护理,心电监护、治疗药物指导及心理护理。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经过正确治疗,仔细观察病情、细致的心理护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