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秀梅
目的:探究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进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及血脂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成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服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刘娜;孟康;张秀景;张文科;康根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辅助治疗不孕症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取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经种子汤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为(34.56±5.66)分,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为(56.78±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甄英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在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存在不安全护理因素36例(30%),其中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因素引起的不安全因素患者19例(52.8%),自身因素的患者10例(27.48%),医院因素患者7例(19.4%)。结论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排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同时也要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与患者及时充分的沟通交流。
作者:李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估循证药学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与2015年完整处方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实施常规药学管理,2015年实施循证药学管理,比较2014年和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情况。结果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多于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比2015年长,2年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用不当等均比2014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药学应用于抗生素临床应用,可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戴维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原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具有显著效果,且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产后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结果治疗组患者产后出血疾病药物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症状持续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对患有产后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疗效非常明显。
作者:魏新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仅接受西医护理,分析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乏力、失眠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精神状况、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不良发应。
作者:刘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比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比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乐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传统中医里,中药炮制一直是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从实践中提取经验,对于中医用药的安全、疗效等各方面做深入研究,为华夏儿女的防病治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药炮制发展的历史十分久远,而相关典籍更是繁多,这也为中药学中药炮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发展至今,中药炮制技术已经发展成一门专业的学科。而近年来重要饮片质量以及炮制工艺的研究主要都是注重于对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唐丽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LVESD指标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LVESD指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彩霞;牛彩娟;牛剑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急性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尽管近年来脑卒中治疗已有长足的进步,但患者的预后仍不容乐观,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使全社会都给予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以高度关注。由于脑卒中患者普遍并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卒中的急性期,心血管问题的出现使治疗过程复杂化,预后更加凶险,所以,发现和处理脑卒中患者的心血管问题,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妇康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妇康片联合乙烯雌酚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少女青春期月经不调患者给予妇康片和乙烯雌酚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针对糖尿病低血糖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法对其终治疗结果的影响与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法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及相关参考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后病情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2%,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低血糖换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相比明显较低,患者的疾病治愈程度相对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法配合治疗糖尿病低血糖疾病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隋玉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1.2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和舒张压指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组内的治疗前后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舒张压指标值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庞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治疗中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联合疗法起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外对实验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及卡维地洛开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疗法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治疗中,具有提升治疗疗效,改善心脏功能等优点,值得于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希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3月收治的16例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给予患者积极的原发疾病的对症治疗,同时对患者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治疗3周后所有患者均成功出院,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迅速恢复,随访1年患者病情未加重或复发。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在后脑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实验组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CRP、LDL-C、TC等生命体征指标结果以及LVEF、LVEDD、左室后壁厚度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有助于其心功能和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崔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社区医院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社区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哲俊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治疗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加快偏瘫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