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赵彩霞;牛彩娟;牛剑武

关键词: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比索洛尔
摘要: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LVESD指标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LVESD指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综合使用常规西医疗法与自拟中药方治疗)78例与西医组(使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42例,对两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综合组与西医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71.4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综合应用中西医疗法治疗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朝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疾病,虽然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可以获得直接的成效,但对患者的气血循环的完整性会造成一定的损害,相比较而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更加彻底的调整患者身体气血循环系统,促进患者后期康复,具有较强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陆松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经心外科手术证实的ALCAPA患儿18例的超声检查资料,并与CTA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例患儿中,婴儿型12例,成人型6例,超声诊断14例(符合率77.8%),误诊4例(22.2%),其中1例超声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例超声诊断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超声诊断为重度二尖瓣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简单方便,无创伤性,可实时动态显像,是诊断ALCAPA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莫娟;霍亚玲;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偏瘫患者应用四肢联动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四肢联动康复治疗的偏瘫患者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肢联动康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结果经康复治疗,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肢联动康复治疗,可为偏瘫患者带来更明显的疗效,对于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亚楠;王江波;冯学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儿童用药问题的探讨及建议

    目的:对儿童的用药问题予以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用药过程当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记录。结果39例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发现药物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药物的用法用量,21例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因为药品的品种较少而不能满足用药需求,4例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其它问题。结论儿童因为抵抗力较差,自身容易感染疾病,而且儿童用药的量较难控制,需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才能确定用量,而许多的药物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药物的用法用量,并且适合于儿童使用的药物品种较少,给儿童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儿童用药方面的管理,解决儿童用药的问题,确保儿童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儿童健康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惠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左旋精氨酸与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与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左旋精氨酸和硫酸镁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单独治疗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之后,其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左旋精氨酸和硫酸镁的联合治疗方法,其治疗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比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比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乐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的药理分析与疗效

    目的:探析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的药理分析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咳嗽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病症。结论采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对咳嗽患儿实施治疗,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并且此药物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殷秀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麝香保心丸对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实验组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CRP、LDL-C、TC等生命体征指标结果以及LVEF、LVEDD、左室后壁厚度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有助于其心功能和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崔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1.2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和舒张压指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组内的治疗前后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舒张压指标值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庞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循证药学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循证药学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与2015年完整处方各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实施常规药学管理,2015年实施循证药学管理,比较2014年和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情况。结果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多于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比2015年长,2年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用不当等均比2014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药学应用于抗生素临床应用,可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戴维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原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具有显著效果,且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分析及其临床用药探讨

    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及其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开具抗感冒药物处方104张,对其中的药物成分和用药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104张抗感冒药物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共14张,其中2张为用药不对症,占4.8%;12张为药物成分重复,占11.5%。结论临床医师应熟悉各种感冒药的组成成分,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开具药物,尽可能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过敏或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

    作者:黄志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并存心血管疾病的问题与对策

    急性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尽管近年来脑卒中治疗已有长足的进步,但患者的预后仍不容乐观,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使全社会都给予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以高度关注。由于脑卒中患者普遍并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卒中的急性期,心血管问题的出现使治疗过程复杂化,预后更加凶险,所以,发现和处理脑卒中患者的心血管问题,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心血管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别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9%,参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5.4%,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无焦虑抑郁情况的百分比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提升,同时护理后研究组无焦虑抑郁情况所占有的百分比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支持。

    作者:吴秀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医院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佐治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社区医院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社区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哲俊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治疗影响

    目的:对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脑瘫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仅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患儿采用基础护理加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征,并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患儿效果显著,生活自己力能高,预后较好,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LVESD指标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LVESD指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彩霞;牛彩娟;牛剑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应用鼻饲生大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昏迷胃肠功能紊乱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执行留置胃管。对照组患者采用55 mL温开水鼻饲。生大黄粉4.9 g,用60 mL温开水搅拌均匀后给观察组患者进行鼻饲,2次/d。鼻饲后,进行夹闭胃管1.5 h。对比两组患者2周内胃食管反流、消化道出血、腹胀的出现率与维持时长。结果对比两组消化道出血和胃食管反流出现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腹胀出现率,观察明显下降;对比两组腹胀维持时长,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饲生大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昏迷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于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评析

    目的:探究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进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及血脂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成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