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NT-proBNP与CRP联合检测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周筱

关键词:CRP, 胱抑素C, 冠心病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评价以上患者的心功能,并进行分级,分为非心衰组和心衰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检测以上各组患者的NT-proBNP和CRP水平.结果 对照组NT-proBNP水平为(75.6±12.6)pg/mL,CRP为(6.5±2.1)mg/L,非心衰组患者NT-proBNP水平为(415.9±24.6)pg/mL,CRP为(13.4±3.2)mg/L,心功能Ⅱ级患者NT-proBNP水平为(1103.6±230.8)pg/mL,CRP为(14.6±3.7)mg/L,心功能Ⅲ级患者NT-proBNP水平为(2605.4±324.7)pg/mL,CRP为(16.2±5.4)mg/L,心功能Ⅳ级患者NT-proBNP水平为(4326.0±546.1)pg/mL,CRP为(18.2±4.7)mg/L,由以上结果可知,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患者的NT-pro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衰组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衰组患者的NT-pro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浆NT-proBNP和CRP有助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心力衰竭程度分级.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原菌清除率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UU和CT清除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疗效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丽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14%,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当中积极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稳定患者血压.

    作者:马晓燕;郭家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观察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心率、ST段下移、血压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行外科手术时,进行观察及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并发症,可推广运用.

    作者:段德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自愿的原则对照组33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其它33例接受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副作用小,经济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仁凯;付学凯;孙天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谷维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谷维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谷维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均有效,但两组疗效还是有明显地不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5%(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维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很满意,适合临床给予用药宣传推广.

    作者:克地力亚·米吉提;古丽米热·热夏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归脾汤中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和PSQI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5%,较对照组的79.6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对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谷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针灸与西医的疗效,观察组中显效3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5.16%(59/62);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6.21%(50/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发现,应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西医方式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无任何不良症状,因此,针灸方法值得临床普遍应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疾病.

    作者:魏艳红;李文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肠胃外营养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8.87%高,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质量方法添加静脉注射血栓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注射,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改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非常的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中药行滞化瘀汤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倪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提高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认知与诊疗水平任重道远

    遗传性心律失常(Inherited Arrhythmias)是一组具有家族聚集性的遗传性心电疾病,包括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BrS)、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ARVD)、短QT综合征(SQTS)、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CPVT)等.相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而言,遗传性心律失常是少见、甚至罕见疾病,患病率低.目前暂无我国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数据,欧美国家的资料显示,长QT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2000-5000、Brugada综合征为1/2000-4000、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为1/1000-5000,据此推算,在庞大人口基数的前提下,保守估计我国遗传性心律失常患病人数达数百万之多.更为严峻的是,该组疾病是40岁以下人群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中国每100个心脏性猝死病例中,就有10人归因于遗传性心律失常.

    作者:白融;刘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11月诊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采用普通方式进行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程序化护理方式进行日常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7.9±1.9)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6.5±2.3)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用程序化护理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五仁清湿饮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五仁清湿饮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五仁清湿饮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9.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五仁清湿饮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疗效显著,故值得推广.

    作者:封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均定为6个月,之后对比每组的用药疗效.结果在治疗周期完毕后,观察组在清早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体重均鲜明低于对照组,并且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也很明显,因此,两组各方面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疗效鲜明,用药安全.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外治三联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外治三联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注射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B组采取中药熏敷、手法弹拨、压腿锻炼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7.5%,B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患者1例,其余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外治三联法治疗疾病,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郑大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在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应用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率、致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护理进行干预,不仅降低肺部感染风险,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路径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路径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路径教育.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冠心病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出院后6月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自我管理水平及自我效能水平等方面的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在干预后,实验组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康复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这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路径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自我效能、康复知识及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庆;钟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析胃癌诊断中运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对其进行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患者81例中,诊断为胃癌或者疑似胃癌70例,其中浸润型胃癌10例(14.29%),蕈伞型胃癌15例(21.43%),为溃疡型胃癌45例(64.29%);6例诊断为良性胃溃疡或者糜烂性胃炎;漏诊5例(6.17%),诊断胃癌的准确率为86.42%.结论 在胃癌的临床诊断中,运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可以使检出率提高,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阿布力克木·阿布都许库尔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84.5±9.8)mmHg、PaCO2(48.9±8.7)mmHg、全血粘度(4.0±0.3)m·Pas、血浆粘度(1.5±0.2)mPa、MPAP(3.0±1.2)kpa,对照组患者PaO2(65.3±9.9)mmHg、PaCO2(55.4±8.4)mmHg、全血粘度(4.9±0.2)m·Pas、血浆粘度(1.8±0.3)mPa、MPAP(4.4±0.7)kpa,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L·min)、LVEF(%)、SV(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4.8±0.6)、LVEF(66.4±5.8)、SV(69.4±8.5),对照组患者CO(4.0±0.2)、LVEF(53.2±8.4)、SV(55.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学宗;张雪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讨论康复科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以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我科医护人员经过将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60名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因人、因时、因地的将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能够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宋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