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治要点

赵文卿

关键词: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诊治, 要点分析
摘要:心力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且都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相对于单一疾病,治疗难度更大。所以了解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病因,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循环系统功能的监护措施

    目的: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循环系统功能监护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循环系统功能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皮下淤血、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加强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荣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其血压、心率、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发病急、危害大、无法治愈的特点,临床尚无法根治,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而且对患者预后十分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燕;樊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解毒活血汤治疗脑膜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汤在脑膜瘤中的疗效和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经临床确诊并且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膜瘤患者58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1例),对手术治疗和解毒活血汤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1.6%和9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和74.1%;同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为(3.12±4.4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8±4.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活血汤治疗脑膜瘤的疗效确切,能够使患者的症状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岳姣姣;李华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自拟宁心复律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自拟宁心复律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自拟宁心复律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自拟宁心复律汤治疗,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黄金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溶栓后再通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①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为61.29%,对照组再通率为4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的应用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包建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护理带教常见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12月带教的护理实习生50名,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护理实习生的问题有缺乏工作主动性、语言沟通和应急能力差及基础知识不牢固。带教老师的问题有带教不规范和缺乏带教技巧。结论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其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唐婉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及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实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股动脉穿刺止血时间、局部血肿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显著,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手术风险与穿刺出血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先楠;胡永仓;李荣成;张雄;陈恩友;张杰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胰腺炎致肠梗阻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胰腺炎所致肠梗阻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炎所致肠梗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气液平消失时间,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气液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所致肠梗阻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病程,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

    作者:李军;李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儿均行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手术效果,对比两组患儿的胸液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切口愈合良好。观察组患儿的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呼吸及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患儿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付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4.59%,不良反应率8.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77%,不良反应率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可改善身体指标,安全性高,同时还可促使心功能提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袁清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主要特点是:①发病率高:目前与深静脉血栓共称为静脉血栓综合症(PTE),为第三大心血管疾病。②病死率高:美国PTE的院内死亡率为7%,而5年死亡率可高达32%。③误诊及漏诊率高:由于APE涉及到的学科较多,表现不典型,成为急诊漏诊率高的常见疾病之一。④住院花费高:APE导致的慢性复发性静脉血栓病变,慢性血栓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及血栓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整体的医疗费用。然而也必须认识到,随着对急性APE认知的增加及其研究的进展,APE已经成为一个可以预防并且可以治愈的疾病。普及APE的诊断及治疗知识,对于基层医院医疗人员来讲尤为重要。

    作者:赵建军;刘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研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佳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无死亡病例,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中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护理,能够辅助手术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移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EH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方案;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心悸及乏力症状积分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效果确切,显著缓解EH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协同提高EH的常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及危重症医学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心脏重症医师应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以适应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现状、阐述人文修养的内涵、要求和查找人文修养培养的先天缺陷,突出并强调了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医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待在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改革当中更加重视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的培养,为危重症医学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康红军;刘超;毛智;周飞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的病发率与冠状动脉病变表现特征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痛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利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早发冠心病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6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空腹血糖、甘油三脂(TG)指标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单支血管病、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会随着年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高血压、吸烟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方面高于对照组,且血浆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C)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和冠动脉病变特征有多变性、复杂性,TC、LDL-C、脂蛋白(LP-a),随着发病患者年龄而增加,单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性,需尽早预防控制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

    作者:李广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肺源性心脏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76.08%;观察组用药后PCO2、PO2、pH等临床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提高疗效,改善临床指标,加快疾病痊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江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疗法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衰弱患者使用综合疗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70例,按照数字法进行分组,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劳拉西泮西药治疗,2 mg/次,3次/d。观察组西医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增加经颅磁刺激,心理辅助治疗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8.57%;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5.63±5.32),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4.67±6.3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两组治疗有效率和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应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疗效突出,对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长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浅谈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现认为DVT与PE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临床表现。DVT发生在深静脉,腿部静脉发生率高,约为90%,也见于手臂、骨盆。按所累及的静脉位置分为远端DVT和近端DVT。远端DVT是指栓塞发生在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发生部位低于膝盖。近端DVT是指栓塞发生于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以及髂外静脉。近端DVT是指发生于腘静脉或以上的静脉血栓[1]。

    作者:杨萍;李相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6例,按照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诊治,观察组给予地尔硫卓结合曲美他嗪诊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诊治,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以及血压、心率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地尔硫卓结合曲美他嗪进行临床诊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体征指标水平。

    作者:钟超伶;郏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