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

赵建军;刘巍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 诊断, 治疗, 分析
摘要: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主要特点是:①发病率高:目前与深静脉血栓共称为静脉血栓综合症(PTE),为第三大心血管疾病。②病死率高:美国PTE的院内死亡率为7%,而5年死亡率可高达32%。③误诊及漏诊率高:由于APE涉及到的学科较多,表现不典型,成为急诊漏诊率高的常见疾病之一。④住院花费高:APE导致的慢性复发性静脉血栓病变,慢性血栓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及血栓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整体的医疗费用。然而也必须认识到,随着对急性APE认知的增加及其研究的进展,APE已经成为一个可以预防并且可以治愈的疾病。普及APE的诊断及治疗知识,对于基层医院医疗人员来讲尤为重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先心病围术期护理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0例,通过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呼吸道准备,饮食指导,心功能监测,尿量观察,体温观察,心理护理等,为患儿围术期恢复提供条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溶栓后再通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①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为61.29%,对照组再通率为4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的应用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包建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疗法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衰弱患者使用综合疗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70例,按照数字法进行分组,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劳拉西泮西药治疗,2 mg/次,3次/d。观察组西医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增加经颅磁刺激,心理辅助治疗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8.57%;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5.63±5.32),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4.67±6.3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两组治疗有效率和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应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疗效突出,对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长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护理带教常见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12月带教的护理实习生50名,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护理实习生的问题有缺乏工作主动性、语言沟通和应急能力差及基础知识不牢固。带教老师的问题有带教不规范和缺乏带教技巧。结论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其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唐婉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个性化护理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效果与预后影响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降压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降压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不仅可控制血压,而且有效改善其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丽芹;王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分析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研究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睡眠障碍患者80例,根据住院编号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指导;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干预后PSQI总分优于A组,B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睡眠障碍患者影响大,提升疗效,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方敬献;赵学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嗜铬细胞瘤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例

    1病历资料患者,女,51岁,间断胸痛5年,加重伴心悸3天,于2015年2月3日入院。5年来间断出现胸痛、胸闷,伴出汗、心悸等症状,持续时间10~20 min,程度中等,可忍受。数月发作1次,休息后可自行缓解。2年前曾因胸痛、心悸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间断口服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3天来胸痛发作频繁,伴心悸、出汗,胸痛持续时间较前延长,持续0.5~1 h,休息或服用硝酸异山梨酯不能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高220/110 mmHg,平素间断口服卡托普利,血压控制不理想,波动于110~220/70~110 mmHg。10年前有甲状腺瘤切除手术史,具体肿瘤性质不详。生育史无异常。查体:体温36℃,脉搏12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92/129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8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肌钙蛋白0.4 ng/mL (0~0.16 ng/mL),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1621 ng/L(0~450 ng/L),心肌酶:肌酸激酶8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7 U/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脂:总胆固醇5.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 mmol/L,甘油三酯1.77 mmol/L,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舒张末内径48 mm,左房舒张末内径32 mm,射血分数74%,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各瓣膜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入院时心电图(见图1):窦性心律,V1~V2ST段抬高0.3~0.4 mV,T波正负双向;第二天心电图(见图2):窦性心律,V1~V2ST段降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第四天心电图(见图3):窦性心律,V1~V2ST段降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浅。入院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高血压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

    作者:刘育慧;耿清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与六味能消胶囊合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和六味能消胶囊治疗。结果显效51例(73.91%),有效15例(21.74%),无效3例(4.35%),总有效率(96.65%)。显效及有效的患者66例停药后门诊随访1个月,其中排便不费力61例,排便间隔在2天内。停药后症状复发5例,重复上述用药,仍有效。结论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具有胃肠道运动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道生理性推进运动,加快结肠内容物的通过,增加排便次数;六味能消胶囊具有通便导泻功能,服用后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功能,减少大肠对水分的吸收,润肠通便。两者合用起到协同作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庾美玲;陈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探讨高剂量他汀对冠脉介入手术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剂量的他汀对冠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择期PCI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例。A组PCI术前24 h给予20 mg的瑞舒伐他汀;B组PCI术前24 h给予10 mg的瑞舒伐他汀;C组空白对照。分别术后24 h观察血肌酐(Scr),根据公式将血肌酐换算成肌酐清除率(Ccr),肌酐清除率的换算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结果 A组和B组较C组均能明显增加肌酐清除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减少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病率,高剂量他汀对其影响与常规剂量相当。

    作者:史周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实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股动脉穿刺止血时间、局部血肿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显著,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手术风险与穿刺出血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先楠;胡永仓;李荣成;张雄;陈恩友;张杰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皮下血肿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围术期加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秦金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4.59%,不良反应率8.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77%,不良反应率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可改善身体指标,安全性高,同时还可促使心功能提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袁清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及疾病知识掌握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其自我防护意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9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不仅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通秘方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秘方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通秘方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秘方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保护。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57.14%,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压均下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 h及治疗3天后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亚低温脑保护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脑出血与脑水肿,从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崔国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主要特点是:①发病率高:目前与深静脉血栓共称为静脉血栓综合症(PTE),为第三大心血管疾病。②病死率高:美国PTE的院内死亡率为7%,而5年死亡率可高达32%。③误诊及漏诊率高:由于APE涉及到的学科较多,表现不典型,成为急诊漏诊率高的常见疾病之一。④住院花费高:APE导致的慢性复发性静脉血栓病变,慢性血栓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及血栓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整体的医疗费用。然而也必须认识到,随着对急性APE认知的增加及其研究的进展,APE已经成为一个可以预防并且可以治愈的疾病。普及APE的诊断及治疗知识,对于基层医院医疗人员来讲尤为重要。

    作者:赵建军;刘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血栓复发率为12.5%,对照组血栓复发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实施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小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平肝调脂汤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24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与照组122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平肝调脂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说破以及血脂水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调脂汤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压与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其血压、心率、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发病急、危害大、无法治愈的特点,临床尚无法根治,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而且对患者预后十分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燕;樊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