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徐红

关键词:舒适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9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不仅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根据相应神经病变部位不同均行神经阻滞治疗,其中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蠲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30天后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7天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睡眠质量(S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疗效迅速、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旭东;商建飞;张爱萍;盛志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嗜铬细胞瘤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例

    1病历资料患者,女,51岁,间断胸痛5年,加重伴心悸3天,于2015年2月3日入院。5年来间断出现胸痛、胸闷,伴出汗、心悸等症状,持续时间10~20 min,程度中等,可忍受。数月发作1次,休息后可自行缓解。2年前曾因胸痛、心悸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间断口服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3天来胸痛发作频繁,伴心悸、出汗,胸痛持续时间较前延长,持续0.5~1 h,休息或服用硝酸异山梨酯不能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高220/110 mmHg,平素间断口服卡托普利,血压控制不理想,波动于110~220/70~110 mmHg。10年前有甲状腺瘤切除手术史,具体肿瘤性质不详。生育史无异常。查体:体温36℃,脉搏12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92/129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8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肌钙蛋白0.4 ng/mL (0~0.16 ng/mL),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1621 ng/L(0~450 ng/L),心肌酶:肌酸激酶8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7 U/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脂:总胆固醇5.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 mmol/L,甘油三酯1.77 mmol/L,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舒张末内径48 mm,左房舒张末内径32 mm,射血分数74%,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各瓣膜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入院时心电图(见图1):窦性心律,V1~V2ST段抬高0.3~0.4 mV,T波正负双向;第二天心电图(见图2):窦性心律,V1~V2ST段降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第四天心电图(见图3):窦性心律,V1~V2ST段降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浅。入院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高血压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

    作者:刘育慧;耿清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及就诊方法分为结合组101例、中药组100例、西药组100例,中药组:给予自拟和胃汤加减;西药组给予阿莫西林与吗丁啉片口服;结合组综合上述中药组与西药组的治疗方法。观察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副反应。结果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4%、84.00%、86.00%。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较单纯中药、西药的控制病情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之间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提高疗效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焦保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及疾病知识掌握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其自我防护意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的舒适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护理总满意度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影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探讨高剂量他汀对冠脉介入手术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剂量的他汀对冠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择期PCI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例。A组PCI术前24 h给予20 mg的瑞舒伐他汀;B组PCI术前24 h给予10 mg的瑞舒伐他汀;C组空白对照。分别术后24 h观察血肌酐(Scr),根据公式将血肌酐换算成肌酐清除率(Ccr),肌酐清除率的换算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结果 A组和B组较C组均能明显增加肌酐清除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减少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病率,高剂量他汀对其影响与常规剂量相当。

    作者:史周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自拟宁心复律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自拟宁心复律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自拟宁心复律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自拟宁心复律汤治疗,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黄金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循环系统功能的监护措施

    目的: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循环系统功能监护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循环系统功能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皮下淤血、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加强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荣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载脂蛋白E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载脂蛋白E(ApoE)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3例为CHD组,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为MI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者44名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等相关的血脂指标,同时分析ApoE和MI、C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患者的TG、ApoE、ApoB以及LDL-C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的HDL-C以及Apo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患者的ApoA1、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MI组患者TG、ApoE以及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中ApoE和相关血脂项目的相关性明显低于MI组。结论心血管疾病和ApoE的相关性较高,ApoE可作为临床诊断MI的辅助指标。

    作者:周广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医本科生轮转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必须有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临床带教是使学生从课堂学习过渡到独立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带教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基层中医院临床带教中的工作体会,认为带教老师的规范管理、实习生的主动学习、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在带教中工作缺一不可,紧紧相连,带教的效果对实习生总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护理带教常见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12月带教的护理实习生50名,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护理实习生的问题有缺乏工作主动性、语言沟通和应急能力差及基础知识不牢固。带教老师的问题有带教不规范和缺乏带教技巧。结论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其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唐婉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认识“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psychocardiacology)作为一门心脏病学与心理医学交叉的综合学科,在强调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双心医学的研究与讨论持续不断,双心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谈对双心医学的认识,并针对其优缺点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

    作者:张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及危重症医学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心脏重症医师应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以适应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现状、阐述人文修养的内涵、要求和查找人文修养培养的先天缺陷,突出并强调了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医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待在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改革当中更加重视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的培养,为危重症医学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康红军;刘超;毛智;周飞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9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不仅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磷酸肌酸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疗效分析

    磷酸肌酸钠作为一种新的能量供应剂,不仅能够给心肌细胞提供外源性能量,维持细胞高能磷酸水平,同时它还能通过稳定心肌细胞的纤维膜,抑制膜磷脂的降解,从而保护心肌。自从磷酸肌酸钠发现以来,其安全性,疗效确切及质量的可控性等实验结果使临床应用的适应症不断扩大。

    作者:马丽曼;邢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7例,将其分为试验组129例与对照组128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脂变化情况,统计患者脑梗死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指标有所改善,对照组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13.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优于常规性治疗,可有效降低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安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浅谈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现认为DVT与PE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临床表现。DVT发生在深静脉,腿部静脉发生率高,约为90%,也见于手臂、骨盆。按所累及的静脉位置分为远端DVT和近端DVT。远端DVT是指栓塞发生在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发生部位低于膝盖。近端DVT是指栓塞发生于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以及髂外静脉。近端DVT是指发生于腘静脉或以上的静脉血栓[1]。

    作者:杨萍;李相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6例,按照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诊治,观察组给予地尔硫卓结合曲美他嗪诊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诊治,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以及血压、心率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地尔硫卓结合曲美他嗪进行临床诊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体征指标水平。

    作者:钟超伶;郏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下肢静脉超声在肢体静脉血栓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诊疗手段的进步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静脉血栓就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焦点之一。临床中,深静脉血栓能带来的致命并发症为肺动脉栓塞,但深静脉血栓可以防治。反之,如果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无肺动脉栓塞并发症,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会影响到生活质量。为进一步观察下肢静脉超声在肢体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EH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方案;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心悸及乏力症状积分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效果确切,显著缓解EH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协同提高EH的常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