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旭东;商建飞;张爱萍;盛志锋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根据相应神经病变部位不同均行神经阻滞治疗,其中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蠲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30天后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7天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睡眠质量(S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疗效迅速、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旭东;商建飞;张爱萍;盛志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双心医学(psychocardiacology)作为一门心脏病学与心理医学交叉的综合学科,在强调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双心医学的研究与讨论持续不断,双心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谈对双心医学的认识,并针对其优缺点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
作者:张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调安汤配合针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调安汤配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心率、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改善,其改善幅度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行调安汤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奇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方法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心律失常组,各5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找出预测心律失常的指标;同时提供基础护理、对症护理与心理护理。结果可将情绪波动、心力衰竭、溶栓治疗作为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经过护理后心律失常组中无1例患者死亡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避免心肌梗死诱发心律失常与缓解心律失常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伟梅;蒙凯凤;陈少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血脂康+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月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胰腺炎所致肠梗阻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炎所致肠梗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气液平消失时间,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气液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所致肠梗阻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病程,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
作者:李军;李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对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来我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预防有效率为64%,观察组预防有效率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使用中西医结合调脂方式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对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新型思路。
作者:肖勇;吴中银;饶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通秘方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通秘方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秘方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显著,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溶栓后再通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①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为61.29%,对照组再通率为4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的应用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包建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4.59%,不良反应率8.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77%,不良反应率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可改善身体指标,安全性高,同时还可促使心功能提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袁清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实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股动脉穿刺止血时间、局部血肿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显著,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手术风险与穿刺出血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先楠;胡永仓;李荣成;张雄;陈恩友;张杰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及危重症医学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心脏重症医师应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以适应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现状、阐述人文修养的内涵、要求和查找人文修养培养的先天缺陷,突出并强调了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医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待在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改革当中更加重视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的培养,为危重症医学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康红军;刘超;毛智;周飞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硝普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硝普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水平加以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疗效显著,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7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8例),实验组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加重期选择硝普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从而快速、安全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封红;孙敏;詹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7例,将其分为试验组129例与对照组128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脂变化情况,统计患者脑梗死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指标有所改善,对照组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13.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优于常规性治疗,可有效降低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安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因素和分娩结局,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年龄、体重、早产率、剖宫产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孕妇一般资料,观察组年龄明显较大,体重明显较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发现,观察组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孕妇年龄、体重等因素有关,可引起早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佳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无死亡病例,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中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护理,能够辅助手术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移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提高品管圈在老年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70岁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前后患者的现状。结果评价前存在问题69例(46%);评价后存在问题22例(15%)。结论通过品管圈的应用,存在问题的患者大幅度降低,有效促进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艳;鲁丽萍;王刚琴;何瑾;马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骨科手术后并发症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boembolism,VTE)发病率高,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据以往研究,在骨科手术后未进行有效血栓预防的患者中,VTE发病率可达40%~60%[1-3]。约80%的DVT无明显临床症状;70%的致死性PE通过尸体解剖被发现[4]。因而,骨科医生需要高度重视静脉血栓的防治。
作者:胡三保;孙明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循环系统功能监护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循环系统功能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皮下淤血、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加强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荣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