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超伶;郏丽丽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及疾病知识掌握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其自我防护意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根据相应神经病变部位不同均行神经阻滞治疗,其中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蠲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30天后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7天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睡眠质量(S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疗效迅速、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旭东;商建飞;张爱萍;盛志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佳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无死亡病例,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中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护理,能够辅助手术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移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6例,按照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诊治,观察组给予地尔硫卓结合曲美他嗪诊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诊治,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以及血压、心率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地尔硫卓结合曲美他嗪进行临床诊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体征指标水平。
作者:钟超伶;郏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必须有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临床带教是使学生从课堂学习过渡到独立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带教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基层中医院临床带教中的工作体会,认为带教老师的规范管理、实习生的主动学习、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在带教中工作缺一不可,紧紧相连,带教的效果对实习生总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与西药联合治疗在社区冠心病心绞痛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本社区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与内皮素水平均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与西药联合治疗在社区冠心病心绞痛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倩;张丽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1病历资料患者,女,51岁,间断胸痛5年,加重伴心悸3天,于2015年2月3日入院。5年来间断出现胸痛、胸闷,伴出汗、心悸等症状,持续时间10~20 min,程度中等,可忍受。数月发作1次,休息后可自行缓解。2年前曾因胸痛、心悸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间断口服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3天来胸痛发作频繁,伴心悸、出汗,胸痛持续时间较前延长,持续0.5~1 h,休息或服用硝酸异山梨酯不能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高220/110 mmHg,平素间断口服卡托普利,血压控制不理想,波动于110~220/70~110 mmHg。10年前有甲状腺瘤切除手术史,具体肿瘤性质不详。生育史无异常。查体:体温36℃,脉搏12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92/129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8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肌钙蛋白0.4 ng/mL (0~0.16 ng/mL),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1621 ng/L(0~450 ng/L),心肌酶:肌酸激酶8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7 U/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脂:总胆固醇5.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 mmol/L,甘油三酯1.77 mmol/L,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舒张末内径48 mm,左房舒张末内径32 mm,射血分数74%,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各瓣膜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入院时心电图(见图1):窦性心律,V1~V2ST段抬高0.3~0.4 mV,T波正负双向;第二天心电图(见图2):窦性心律,V1~V2ST段降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第四天心电图(见图3):窦性心律,V1~V2ST段降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浅。入院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高血压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
作者:刘育慧;耿清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与六味能消胶囊合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和六味能消胶囊治疗。结果显效51例(73.91%),有效15例(21.74%),无效3例(4.35%),总有效率(96.65%)。显效及有效的患者66例停药后门诊随访1个月,其中排便不费力61例,排便间隔在2天内。停药后症状复发5例,重复上述用药,仍有效。结论马来酸曲美布丁胶囊具有胃肠道运动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道生理性推进运动,加快结肠内容物的通过,增加排便次数;六味能消胶囊具有通便导泻功能,服用后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功能,减少大肠对水分的吸收,润肠通便。两者合用起到协同作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庾美玲;陈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及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血栓复发率为12.5%,对照组血栓复发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实施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小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的舒适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护理总满意度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影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诊疗手段的进步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静脉血栓就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焦点之一。临床中,深静脉血栓能带来的致命并发症为肺动脉栓塞,但深静脉血栓可以防治。反之,如果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无肺动脉栓塞并发症,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会影响到生活质量。为进一步观察下肢静脉超声在肢体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12月带教的护理实习生50名,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护理实习生的问题有缺乏工作主动性、语言沟通和应急能力差及基础知识不牢固。带教老师的问题有带教不规范和缺乏带教技巧。结论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其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唐婉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静脉血栓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目前认为DVT与PE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临床表现,VTE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为第3位,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VTE基本的治疗为抗凝治疗,临床应用多年的抗凝方案为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但因华法林存在起效慢、个体剂量差异大等缺点,新型抗凝药物被进一步研发,本文探讨以下几种新型抗凝药物在VTE中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张维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对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来我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预防有效率为64%,观察组预防有效率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使用中西医结合调脂方式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对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新型思路。
作者:肖勇;吴中银;饶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0例,通过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呼吸道准备,饮食指导,心功能监测,尿量观察,体温观察,心理护理等,为患儿围术期恢复提供条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肺源性心脏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76.08%;观察组用药后PCO2、PO2、pH等临床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提高疗效,改善临床指标,加快疾病痊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江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提高品管圈在老年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70岁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前后患者的现状。结果评价前存在问题69例(46%);评价后存在问题22例(15%)。结论通过品管圈的应用,存在问题的患者大幅度降低,有效促进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艳;鲁丽萍;王刚琴;何瑾;马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平肝调脂汤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24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与照组122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平肝调脂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说破以及血脂水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调脂汤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压与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42例和氯吡格雷治疗组54例。两组患者溶栓前都给予阿司匹林0.3 g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即刻口服氯吡格雷300 mg,次日口服75 mg,1次/d。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患者1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恶性心律失常、AMI、死亡、肺水肿等)发生率。结果常规治疗组相关血管再通率为57.1%,氯吡格雷治疗组相关血管再通率为77.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氯吡格雷治疗组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1个月内死亡及再发心肌梗塞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肺水肿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上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