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霞
目的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经过护理后,其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付悦佳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和睡眠时间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睡眠时间为(392.67±32.78) 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65±29.7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心血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亚;邢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咳喘宁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气喘、哮鸣音、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70.4%,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促进各种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肺功能,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探讨近代名医张锡纯治疗脑病学术思想特点,辩证上分脑贫血、脑充血两类,创新急惊风、癫狂防治理论;治疗上突出平肝潜阳、引药下行,滋肾补脑,创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名方;重视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并提出具体方法.
作者:李金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CT在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诊断,分析血肿数量、血肿部位、血肿形态、水肿带及占位效应.结果 共检出血肿340个,包括单发血肿313例(97.81%)及多发血肿7例(2.29%),单发血肿的比例显著高于多发血肿;血肿体积1.7~ 11.7 cm3;血肿部位多见于基底节,共179个,比例为52.65%,对应例数为166例;其次为丘脑部位,共发现血肿75个,比例为22.06%,对应例数为68例,上述两个部位的血肿数量显著多于其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243例,其中血肿破入脑室系统109例、破入同侧侧脑室38例、血肿破入双侧侧脑室24例、破入三脑室18例、破入四脑室9例、破入全脑室17例、破入蛛网膜下腔5例.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伤、准确性高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董海坤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患儿接受护理后患儿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满意率为65.71%,观察组有效满意率91.43%,观察组有效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其效果显著,有效满意度高.
作者:孙玉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Pilon骨折早期肿胀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均出现早期肿胀现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lon骨折早期肿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抵抗对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31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99例与对照组132例.单因素分析并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吸烟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试验组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率5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出血、心肌梗死及其余原因引发死亡因素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司匹林抵抗对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具较大影响.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对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应实施个体化方案治疗.
作者:张向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8月我中心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应用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应用尼群地平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第2个月、治疗第4个月、治疗第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志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智醒脑方口服及血塞通注射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MMSE、HDS、QL、ADL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爽;杨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治疗和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对于提高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并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和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DL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ESS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辉;李万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对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凤病半身不遂进行临床辨识.方法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功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由黄芪,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地龙等药组成,临证根据不同的临床证型进行加减治疗.结果 应用此方先后治疗中风偏瘫患者40例,均获良效.结论 全方配伍能益气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强筋骨而治中风之瘫痪,且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再出血,对于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塞所致中风偏瘫,用之疗效满意.
作者:曹建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上抬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进行研究,患者均于发病后静脉推注瑞通立18 mg,30 min后,再静脉推18 mg,应缓慢静脉内推注2 min/次以上.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及心肌酶等变化情况.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行冠脉造影.结果 静脉溶栓成功率100%.冠脉造影结果血流通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2~3级.结论 瑞通立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降低病死率,可以作为急性ST段上抬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许勇;陈小玲;冯仕勇;叶丹;张同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以及日常护理和夜间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科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日常和夜间的护理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结果 采用优质的日间和夜间护理的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以往普通护理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无论从恢复率还是恢复时间上看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优质的护理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房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主要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心内病区的患者54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本院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新模式.将两种护理模式的质量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等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当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秦秀会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结合西医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 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研究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研究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攀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1例.研究组给予术前访视,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遵医行为.结果 不同方式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ICU病房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术前访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整体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蒋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作息调整、饮食指导、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炎琥宁冻干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治疗3天后肺部X线胸片检查正常比例、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比例.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64.8%,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研究组患者肺部X线胸片检查正常比例、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有效改善各种临床症状,促进机体体征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二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疗法治疗育龄期月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育龄期月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中医药例疗法进行治疗.为患者调配中药胶囊,并且设立专人对患者进行记录和观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 月经不调治疗有效率为94.3%,单纯性痛经治疗有效率为92.7%,间接月经治疗有效率为88.9%,月经延迟治疗有效率为87.5%,无不良反应.结论 在育龄期月经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药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很高,因此,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使用该方法.
作者:任才 刊期: 2015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