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的心电图对比

齐静;常瑶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冠心病, 心电图
摘要:目的 探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冠心病心电图的对比.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56例为冠心病组,并选取同期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2例为心肌病组,并对两组患者心电图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R波(超过0.25 mV)、ST段压低(1~4 mm)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波倒置(超过1 mV)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早期患者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在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心电图结果准确分析,还需要对患者的具体病症全面分析,有效分辨其病情,促使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电风暴治疗的循证研究进展

    电风暴是因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而诱发的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常见诱因为器质性疾病、植入ICD、心力衰竭恶化、电解质紊乱、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抢救药物强调了β受体阻滞剂的重要作用,与胺碘酮联用则有效.非急性期植入ICD,并及时调整参数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减少ICD后电风暴的发生.对于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尝试射频消融、交感神经阻滞术或心理治疗.

    作者:李晨;唐安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两组心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内科患者的跌倒人数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跌倒人数,提高护理满意度,且该方案安全性高,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推广.

    作者:杜俊芝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 (2/45),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高,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选择系统化护理干预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姜继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认知行为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好转程度、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控制与恢复意义重大.

    作者:杨蕊;高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传统组与他汀组.传统组行常规对症治疗;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观察指标:调脂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脂水平LDL-C、HDL-C、TG、TC的差异.;不良反应.结果 (1)他汀组相比于传统组调脂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LDL-C、HDL-C、TG、TC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组相比于传统组血脂水平LDL-C、HDL-C、TG、TC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药物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崔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高血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舒张压及收缩压显著下降,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良好,能改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任琼花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中风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于病程第20天开始进行针灸及康复锻炼;观察组30例,于病程第3d开始进行针灸及康复锻炼,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28/30)与60% (18/3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可有效改善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岳岩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脂检验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上血脂检查应用于冠心病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36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单纯冠心病的患者37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脂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检验显示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较高,可为临床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昕萍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按照等分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作为基础加用1,6-二磷酸果糖,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MB、LDH1以及LDH2,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K-MB、LDH1以及LDH2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使用价值颇高,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韩冬丽;王春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抽取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治疗,实验组采取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对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缓解其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作为威胁当前社会阶段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一类,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因而在前期及早诊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碍血液流动,患症冠心病),是预防、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重中之重,但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手段存在较大的应用风险、运用相对局限,究其成因,即是辐射及造影剂量较大,对人员技术和设备提出较高的标准、要求且价格昂贵.如此情况,迫切需要运用全新、无创、安全的影像学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检查、评估、诊断,伴随科技手段的迅速发展,期望逐步实现,CT冠状动脉造影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大量临床实例的调研,深入、细致分析病患的检查结果,探讨了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实用性,确认其具有准确、迅速诊断的特点,应当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罗选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府逐淤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临床观察血府透瘀汤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某医院中医科2014年4月~2015年10月的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都常规运用西药对症治疗,对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血府逐瘀加味汤治疗,1个月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1个月后,得出的结果为痊愈31例,好转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微循环、特别是改善心肌缺血有显著的疗效,从而心电图改善明显,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心脏淀粉样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体表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所有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出现增大发生率22.5%,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发生率32.5%,合并心包积液发生率45%;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状态发生率35%,伴有胸前导联低电压发生率30%,出现假性梗死Q波发生率35%.结论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在检测过程中,若心内膜下出现心肌颗粒样的反光增强现象时,应考虑心脏淀粉样变,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赵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可有效小缩小斑块面积,增加血流速度,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李文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冠心病诊断中常规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常规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选择同时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血脂检验,对比分析二者检验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比较,研究组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1和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要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对于疾病检查诊断可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脏瓣膜疾病患者29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44~~318 min,平均(120.8±50.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 192min,平均(87.3±36.9)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352 h,平均(27.6±42.5)h;ICU逗留时间1~40天,平均(2.8±4.8)天;住院时间11~64天,平均(25.5±9.1)天.本组围术期共死亡10例(3.4%),术中死亡2例:左心室破裂1例,另1例为巨大左心室患者,术毕反复室颠、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而死亡;术后死亡8例,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2例,多器官衰竭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放弃治疗5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肾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 尽管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加强体外循环管理可为心脏手术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旭;邓云坤;舒义竹;龚启华;李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金秋时节,科学养生

    一年四季秋美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字很有神韵,半边是五谷丰登,半边是红红火火.天高云淡,月明风清,金风送爽,鸿雁南翔.白露丹桂飘香时,秋分菊黄蟹正肥.又是一年秋色美,红橙黄绿遍山野.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今人则“万里赏秋四海游,百年多福乐悠悠”.秋风秋景,秋光秋色,皆赏心悦目;秋水长天,雁字成行能净化身心.中秋、重阳佳节,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吃桂花糕,饮菊花酒.

    作者:洪昭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90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痊愈的患者有36例,疗效显著33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 临床护理在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效优质的临床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配合治疗,而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患者对康复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的治愈率与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晓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用于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均HP阳性,数字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6%,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HP感染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杨晓亭;王翠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