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监护中应用分析

宋金玉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 急性脑梗死, 急诊监护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监护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急诊监护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监护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1.7%和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监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我院制定的针对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经一定的治疗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通过所得结果的对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复视程度、颅内压、血压、水肿等情况的综合结果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好,适用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基于心血管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人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加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住院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76份、回收率100.00%.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本次护理总满意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融入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可取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君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血压,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杜越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半年后,采用随访问卷调查方式,观察、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的、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晓;石磊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发生脑出血20例,发生率6.2%,均因大脑中动脉闭塞,其中死亡10例,因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6例;伴糖尿病12例,伴高血压16例;溶栓发生在6h内16例,发生在6h后4例;溶栓前12例NIHSS(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0~30分.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有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程度、溶栓开始时间、溶栓前收缩压.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治疗后发生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应加以重视,排除容易发生脑出血的患者,尽可能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 研究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对症+醒脑静共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共同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MMP-9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永梅;王雨童;蒋令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研究显示心脏性猝死中有75%以上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从药物治疗到非药物治疗,均有较大的进展,本文就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作者:丁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88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为主要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医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把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来看,对照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50.21±4.86)天,远远高于研究组的(40.32±2.35)天(P<0.05).结论 在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具有的优势性较为明显.

    作者:陈春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在老年快速永久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研究

    目的 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在老年快速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2月~2013年6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70岁的快速永久性房颤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组85例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组75例.分别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直至达到靶剂量(控制静息心室率达60~ 80次/min).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24 h平均心率、清晨静息心率、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BNP(B型尿钠酸)及长R-R间期.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改善(P<0.05).且琥珀酸美托洛尔组较酒石酸美托洛尔组改善更明显(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头晕等不适,安全性良好.结论 治疗老年快速永久性房颤时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使患者更多受益.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冠心病心律失偿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其进行监测,对比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心电图监测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72.73%、6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等指标方面的检出率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重复性好,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李岫琳;王立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HBP(高血压)伴发EH(痔疮)手术治疗后社区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社区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痔疮手术治疗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社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值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值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例(7.87%).结论 在高血压伴痔疮患者手术治疗后行社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同时降低其并发症情况,值得普及.

    作者:白国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 1月~ 1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心电图和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心绞痛的症状以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玲玲;张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肺炎伴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诊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肺炎伴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诊疗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肺炎伴先心病患儿29例,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基础先心病惠儿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特殊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普通先心病患儿的治疗方案,给予普通护理方案,经一定的治疗周期后,对其临床诊疗相关方法及护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伴先心病患儿经新方案治疗及护理后,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故可认为此法对肺炎伴先心病患儿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伟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4%,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x2=4.377,P<0.05).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为(5.1±2.2) mm明显长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3.4±1.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5).结论 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明显,缩短了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可以广泛的应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西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不同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以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睿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应用益气活血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接诊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基础治疗处理,而研究组除了予以基础治疗外,还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心电图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效果、心电图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效果,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应用在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中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明亚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128层螺旋CT用于筛查冠心病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并比较128层螺旋CT与动态心电图用于筛查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1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6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试验组采取128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筛查冠心病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漏检率.结果 试验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对照组,漏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检查较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筛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益气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中医中药组和西医西药组,各38例.西医西药组给予西药治疗,中医中药组给予益气化痰汤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益气化痰汤对于治疗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有效率要比西药疗效好(P< 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应适当应用中医的益气化痰汤.

    作者:王增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b在颅脑损伤合并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b指数在颅脑损伤合并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流式细胞学检查对颅脑损伤患者(颅脑损伤组)、颅脑损伤合并败血症患者(合并症组)、正常患者(正常组)外周血中的CD64和CD11b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合并症组患者的CD64和CD11b指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均高于颅脑损伤组、正常组患者(P<0.05).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b数值的高低,对于有颅脑损伤合并败血症的患者进行早期疾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临床应用的经济效益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展.

    作者:董慧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分析硫酸镁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硫酸镁临床使用前后疗效观察,对其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并分析其病例特点,阐述应用硫酸镁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治疗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5岁.通过使用硫酸镁缓慢静脉注射,显效率为67%,总有效率为78.4%.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6岁.结论 室性心动过速利用硫酸镁疗效比抗心律失常药更为明显,由于大部分抗心律失常药会抑制心肌,多次注射会导致严重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硫酸镁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较佳方案.

    作者:李桂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