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心血管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人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

李君涛

关键词:健康教育, 中西医结合, 心血管病护理
摘要:目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加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住院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76份、回收率100.00%.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本次护理总满意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融入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可取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疾病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的疾病史、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心肌酶谱等实施临床分析.结果 针对肺心病患者,当其表现出典型心绞痛症状、出现心肌梗死症状以及多次出现左心衰竭等系列症状后,需要考虑患者患有冠心病疾病.所有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疾病表现为明显好转的患者74例(54.41%);表现为好转的患者60例(44.12%),表现为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2例(1.47%).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属于急性或者陈旧心梗的患者9例,属于肺性P波的患者7例,属于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9例.结论 针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在进行诊断过程中较为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疾病史终有效明确诊断.

    作者:王艳英;王荣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88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为主要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医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把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来看,对照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50.21±4.86)天,远远高于研究组的(40.32±2.35)天(P<0.05).结论 在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具有的优势性较为明显.

    作者:陈春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4%,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x2=4.377,P<0.05).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为(5.1±2.2) mm明显长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3.4±1.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5).结论 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明显,缩短了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可以广泛的应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应用益气活血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接诊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基础治疗处理,而研究组除了予以基础治疗外,还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心电图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效果、心电图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效果,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应用在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中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明亚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半年后,采用随访问卷调查方式,观察、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的、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晓;石磊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 研究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对症+醒脑静共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共同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MMP-9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永梅;王雨童;蒋令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我院制定的针对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经一定的治疗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通过所得结果的对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复视程度、颅内压、血压、水肿等情况的综合结果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好,适用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4例,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95.59%,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48.15%,对比两组总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运动与高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运动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密切相关.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危害程度与血清hs-CRP浓度呈正相关系.本文揭示运动与高血压患者及血清hs-CRP的关系,为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罗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检查方法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具体表征,并对比分析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状况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变化程度.结果 70例患者中,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出现率与诊断时的心电图改变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应用中.

    作者:魏英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09月~2015年0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压控制率、疾病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疾病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值范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浅析

    目的 对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在一段治疗活动开展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方法疗效明显.

    作者:杨铁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 1月~ 1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心电图和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心绞痛的症状以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玲玲;张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参照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46例中,显效3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46例中,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任光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评价厄贝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 评价采用厄贝沙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LVESD、LVEDD、ADH、NE、ET-1水平下降程度及LVEF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李其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肾阴虚和肺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比较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肾阴虚和肺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比较,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起因症状及相关中医证型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肾阴虚和肺脾气虚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肺脾气虚患者和对照组肺肾阴虚患者,各50例.使用穴位敷贴疗法联合自拟“固表温肺汤”治疗,将这两组患者在诊断治疗之后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是否还存在为典型的症状即长期反复性的严重咳嗽,患者康复程度,是否对身体产生其他伤害,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肾阴虚和肺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使用穴位敷贴疗法联合自拟“固表温肺汤”治疗之后,对于患者咳嗽的情况缓解较好,无其他并发症,能让患者从根本上获得健康的身体状况,治疗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疗法联合自拟“固表温肺汤”对于肺脾气虚疗效较好,对于社区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无反复无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金燕;范恩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磁共振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磁共振特点及病灶相关性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均为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磁共振特点及病灶相关性因素.结果 (1)入院首日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病灶体积对数无相关性(r=0.215,P>0.05).入院2个星期NIHSS评分和病灶体积对数存在显著相关性(r=0.298,P<0.05).(2) 68例患者中,为=多发病灶48例(70.59%),单发病灶20例(29.41%).多发病灶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质+皮质下梗死、皮质+皮质梗死、多发皮质下梗死.单发病灶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质-皮质下梗死、微小皮质下梗死但不存在皮质梗死、稍大皮质下梗死.结论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能够判断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特点、病因,临床诊断工作者需对此给予重视.

    作者:于风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调血脂药物的合理使用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调血脂药物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4组,对患者分别给予他汀类药物、非诺贝特激活脂蛋白脂酶以及阿昔莫司和吉非罗齐药物,对各组患者的血脂的调节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各种药物适用的心血管类疾病有一定的差别,但综合来说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方面具有的优势性较为明显.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调脂药物的应用疗效较为明显.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方法外再进行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则只进行传统的常规治疗法,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恢复情况均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基于心血管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人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加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住院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76份、回收率100.00%.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本次护理总满意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融入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可取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君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