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民霞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表明该病的发病因素有胆道、肠道、生活因素、手术损伤等有关。对该病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中。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其治疗方案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胸外科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胸外科重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由个人意愿进行锻炼恢复,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训练以及静心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有效率达到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外科重症手术患者采取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训练以及静心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的螺旋CT成像诊断及高压氧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头颅CT确诊颅脑损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行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螺旋CT持续采集数据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亓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胃肠间质瘤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干预组1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干预组给予内镜下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18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18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复发以及远端转移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切除技术能够大限度的保留患者食管胃连接部的完整性,安全可靠,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口碑的良好体现不仅需要服务质量的支持,还需要新技术的支撑。在医院系统和繁杂的工作环境下,医院新技术的开展中,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是必要的条件。基于此,文章从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出发,重在对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中所实施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朱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76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即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和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4例,有效患者11例,无效患者3例,护理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13例,有效的患者17例,无效的患者8例,护理的总有效率78.9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针对临床症状以及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眼科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以DVD-ROM光盘附导读形式出版发行,实现了传统纸载体与电子媒体的结合,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负载内容多样性的特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利用Sanger测序技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13年耗资近30亿美元完成了第一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自2004年新一代测序平台商业化以来,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实现从2-3个月低于1万美元下降到今天3天1千美元的大规模商业化服务。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带来了遗传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平行测序的应用,已经不局限于基础研究,开始了临床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对于遗传性疾病,直接的鉴定致病原因的方法是直接对已知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对于一些表型复杂的遗传性疾病或罕见病,N GS 能够提供疾病相关的基因信息,利用测序信息集合临床特征可对相关遗传性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Yang等人报道了对250例疑似遗传性疾病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25%的病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致病基因,明确了临床诊断[1]。
作者:卢宇;袁慧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压疮是因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畅,组织缺乏营养而使皮肤功能受损所引发的局部组织坏死或组织破坏。患者在发生压疮后,不仅会在生理上忍受更多的痛苦,同时也会降低生活质量,若压疮长期不愈,还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导致全身衰竭、死亡等严重后果。长期以来,压疮预防、护理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难点,压疮的发生不仅会给病人家庭增加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也会延迟疾病康复,所以临床上应对压疮的预防、护理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积极探讨压疮防护的有效措施。本文现就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临床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自2009年我科脑血管病入院的患者,脑血管造影30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居多。取得明显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0例均为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在45岁以上。成功率100%。
作者:胡卫姣;李清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20例,20例患者均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20例患者有11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琳;陈立早;汤守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随症加减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达到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炼;周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获得生长状态佳,精子少的附睾上皮原代培养细胞。方法采取两种方法,取SD大鼠附睾上皮组织,均以酶消化为主,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培养。结果方法一:制成的细胞悬液中有较多的精子存在,培养的细胞中成纤维细胞占较大比例;方法二:培养结果比较好,精子少或无,培养的细胞中绝大部分为上皮细胞,且生长速度较快。结论获得生长状态佳,精子少的附睾上皮原代培养细胞,为研究附睾上皮中与精子功能成熟和受精相关的关键分子功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作者:赵文珍;何颖红;王云涛;杨勇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颅内节细胞胶质瘤在核磁共振上的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6例经过病理和手术确诊的患有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患者,对其核磁共振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有4例肿瘤位置分别处于丘脑区、鞍上、小脑以及脑干,而剩余的12例均位于大脑半球上。8例实性肿块,6例囊实性肿块,2例囊性肿块。结论对颅内节细胞胶质瘤在核磁共振上的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特征不显著,但是颞叶强化均匀的肿块,有瘤周水肿存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与钆增强MRI(CE-MRI)对脑脓肿诊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脑内单囊性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脑脓肿20例,脑囊性坏死性肿瘤25例。对所有观察对象都进行常规序列(T1WI和T2WI、FLAIR)、DWI、CE-MRI检查。所有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将DWI结合常规序列图像结果作为甲组,CE-MRI结合常规序列图像结果作为乙组。对两组的检测情况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计算各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0例脑脓肿患者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低于25例脑囊性坏死性肿瘤患者;甲组对脑脓肿诊断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88%,乙组敏感性为65%,特异性为64%。结论 DWI对脑脓肿诊断的价值高于CE-MRI,ADC值是鉴别脑脓肿和囊性坏死性脑肿瘤的较好指标。
作者:肖艳红;余志坚;赖婳妤;高玉萍;陈立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笔者分析了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成因,从政府、医方、患者及媒体等几方面提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杨林;汤红林;赵培琛;刘勇;许珍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健康教育思路构建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与我院出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家属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两组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护理知识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属对于疾病护理相关知识了解较差,而给予相应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疾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更好,P<0.05。结论在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能改善其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玲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药物的半衰期又称为药效减半期,一般是指药物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减半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反应药物在体内转化、排泄的速度,代表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的关系,主要决定给药剂量和次数,药物半衰期长的则表示该药物在体内排泄的慢,给药时间则间隔长些,转化排泄快的药物,则给药时间间隔短些。如药物的半衰期长,给药时间间隔短,剂量大,则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如药物的半衰期短,给药时间间隔长,剂量小,则会由于体内血药浓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掌握没种药物对半衰期,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作者:张玉婷;许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进行了腹部手术的病人3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1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进行疼痛护理时加入行为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只进行疼痛护理。护理结束,分别从疼痛评分、对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患者要好,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在病人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中进行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李豆毛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究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症的诊断方法、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月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药物配合心理疏导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嗪吨美利曲辛治疗。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比较二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内科神经症需综合精神症状诊断,其常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氟哌嗪吨美利曲辛片剂的治疗方式,能更有效的改善精神症状,提高治愈率,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牟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