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张楠;邱新光

关键词:胰岛素瘤, 早期诊断,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8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胰岛素瘤患者包括功能性胰岛素瘤41例(91.11%)和无功能性胰岛素瘤4例(8.89%).应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前超声、术中超声、CT进行定位诊断.45例胰岛素瘤中,其中18例行腹腔镜下单纯肿瘤切除术,6例在腹腔镜下行脾脏切除术并胰尾部切除术;21例开腹,其中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肿瘤位于胰颈部,行胰腺颈部局部切除术并胰尾部-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开腹探查未发现占位.结论 胰岛素瘤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在这一领域具有卓越优势.
国际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乳房再造术研究进展

    乳房再造术是指利用乳房假体置入或自体组织移植对部分或者完全缺损的乳房进行再造,可追溯到1906年Tanzini尝试用背阔肌行乳房再造.乳腺癌不仅威胁患者生命,同时还会对患者躯体及心理造成巨大伤害[1].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或者接受乳房再造术后的患者能改善心理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年轻女性[2],同时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对于后续治疗决策的依从性起到促进作用[3].因此,对于不能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有其重要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乳房再造不单纯是美容整形,而是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代志军;杨彭涛;林帅;王西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以脑出血为表现的脑囊虫病一例报道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即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颅内而引发的寄生虫性疾病[1],由于囊尾蚴寄生部位、感染程度及感染时间的不同,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也复杂多样,常常与脑部其他疾病相互误诊、误治.临床上曾报道过脑囊虫病以脑肿瘤、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例,本文报道2011年11月在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例以脑出血为表现的脑囊虫病病例的诊治经过,在临床确属罕见,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周勤仁;苗锋;成振林;蔺俭;马强;王斌;李辉;张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动脉内软骨肉瘤一例

    软骨肉瘤是来源于软骨基质细胞的异质性恶性肿瘤,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27%[1].这些肿瘤一般生长较缓慢且转移潜能不大,对放化疗相对不敏感.原发于肺动脉内的肉瘤案例罕见[2],软骨肉瘤则更为稀少,大都为个案报道.现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肺动脉软骨肉瘤一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症状明显缓解,但术后1年半随访时肿瘤复发.

    作者:黄卓;刘兴荣;张超纪;马国涛;苗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迷走脾动脉瘤1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迷走脾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例迷走脾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迷走脾动脉瘤均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瘤体均为单发,直径1.5 ~2.8 cm,平均2.1 cm.12例均行手术治疗,4例行开放手术切除瘤体,5例行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3例行瘤体内栓塞+肠系膜上动脉内覆膜支架植入.结果 12例治疗均获成功,2例出现腹痛、发热等不适反应.未出现脾动脉瘤复发、增大或破裂.12例均获随访,每隔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成像,随访时间6~24个月,1例术后1年死于腹腔大出血;11例情况良好,无复发.结论 对于具有适合解剖条件的迷走脾动脉瘤,腔内治疗安全有效,对于累及肝动脉的迷走脾动脉瘤,需开放手术进行血管重建.

    作者:方青波;慈红波;肖雨峰;管圣;戈小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超声造影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超声检查是乳腺疾病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乳腺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无创易操作,且可以动态连续观察乳腺肿块微血管结构和血流灌注情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临床价值尤其是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乳腺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与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王永梅;马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城疫病毒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发病率高的女性恶性肿瘤,是不容忽视的女性健康杀手.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随着乳腺癌治疗的越来越多元化、细致化,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当Csatary发现新城疫病毒能够抑制晚期胃癌转移的现象后,新城疫病毒便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生物制剂得以广泛研究.新城疫病毒治疗乳腺癌也就成为一种较好的新的辅助治疗方法.本文简要地从新城疫病毒的概况、作用机制、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宋以宁;季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手术方式的发展经历了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等阶段.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已经成为目前乳腺外科的常用手术方式,其优势在于保证与乳房切除术相同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正常的乳腺组织,从而达到术后乳房美观的目的,如同时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还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肢水肿等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吕鹏威;邱新光;谷元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男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11例分析

    目的 以亚甲蓝注射液为示踪剂检测男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并根据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男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男性乳腺癌患者11例入组,临床分期为cT1 ~ T2N0M0.使用亚甲蓝注射液为示踪剂,给予1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同时给予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1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10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0.9%(10/11).前哨淋巴结1~3枚,平均1.8枚.非前哨淋巴结8~14枚,平均10.5枚.1例未检出患者排除分析.10例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的患者中6例转移(6/10);前哨淋巴结未转移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例(1/10).本组研究中前哨淋巴结对腋窝淋巴结状况的符合率(准确性)为90%(9/10);灵敏度为100%(6/6)%;准确率为60%(6/10).结论 使用亚甲蓝注射液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准确预测男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可作为早期男性乳腺癌评估腋窝分期的可靠手段.

    作者:李林;朱明智;邱新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口服联合外涂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口服联合外涂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201 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1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口服联合外涂普萘洛尔治疗,观察其瘤体大小、颜色、质地变化,检测瘤体血流阻力、血流峰值变化,检测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59例获长期随访,按Achauer分级标准评定疗效:有效率为96.61%(57/59),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血管瘤瘤体静脉阻力系数增大,血流峰值减小(P<0.05),用药1、3、5、7个月的血药浓度分别(166.94 ±40.75) ng/mL、(164.74±42.31) ng/mL、(152.38 ±47.49) ng/mL、(174.51±56.67)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联合外涂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势.

    作者:陈淑明;宋洪涛;陈少全;张敏新;张再重;原博;唐玉娟;王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肿瘤整形技术对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影响

    肿瘤整形外科[1](Oncoplastic surgery,OPS)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或组织移植的手段,对肿瘤切除术后的器官畸形进行修复和再造,达到缺损组织或器官形态的改善或功能重建.与整形专业不同的是,肿瘤整形技术综合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以及整形外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考虑治疗时机、治疗功效及每个学科的作用而协同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治疗模式,它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让患者得到全身心的改善,大限度地提高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进;耿翠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现代乳腺外科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1-3].尽管近年来全身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外科手术治疗作为乳腺癌基本的局部治疗手段,仍然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一环.精细腋窝淋巴结评估、保乳手术以及乳房重建构成现代乳腺外科治疗的基本模式,这些技术的进步体现了乳腺外科已经意识到肿瘤患者的功能保全及外观修复的重要性,也是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深入认识的结果.

    作者:杨后圃;王殊;佟富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腺体塑形在腺体局部缺损一期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腺部分切除术后腺体塑形一期修复局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肇庆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1 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乳腺部分切除术后采用腺体塑形一期修复局部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平均住院时间7d,平均总费用5 216元.切口感染1例,局部血肿6例.随访12~36个月,未见明显变形,自然对称,美观效果评价优良87.1%(54/62),一般12.9%(8/62).结论 乳腺部分切除术后采用乳腺腺体塑形一期修复局部缺损手术应用安全可靠、经济简便.

    作者:陈华锋;江志远;吴登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IntraBeam系统在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IntraBeam术中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5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56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8例同期行术中放疗,28例患者不行术中放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放疗组发生脂肪坏死13例,未行放疗组脂肪坏死6例;术中放疗组术后积液18例,未行放疗组术后积液9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皮肤感觉改变、术区疼痛、术后血肿及术后乳房外形美观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ntraBeam系统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中实施术中放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朱见;郑鲁明;庄大勇;范子义;于芳;周鹏;倪高峰;贺青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生分化的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迁移等重要生物过程.近年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与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乳腺癌的发生机制,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干预靶点.本文就Wnt/β-catenin通路的组成及调控机制、Wnt/β-catenin通路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Wnt/β-catenin通路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张正权;张程;符德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肿瘤整形保乳术的手术策略和技巧

    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疗已经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与乳房切除术具有相同的生存率,但是乳腺局部外观更好、患者生活质量更高[1-2].保乳手术的关键在于获得阴性切缘的同时,又能够保留乳腺的自然形状和外观.但要同时达到这两个要求有时候并不容易.导致这一困难的原因在于需要切除过多的乳腺组织、肿瘤所在的象限如内下象限在切除后容易变形[3].如何在保乳手术过程中又能尽量多地切除乳腺组织以达到阴性切缘,又能保持乳腺的良好外观,给乳腺外科医师带来挑战,由此肿瘤整形保乳术应运而生.

    作者:吴建南;苏逢锡;于风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癌诊治新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国内,乳腺癌呈现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步上升趋势,每年有160万新发乳腺癌被诊断,占全球的12.2%,120万患者死于乳腺癌,占全球的9.6%[1].1 乳腺癌早期诊断与筛查尽管有一些新的诊断手段出现,但是并未带来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指南太大变化.

    作者:张安秦;张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8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胰岛素瘤患者包括功能性胰岛素瘤41例(91.11%)和无功能性胰岛素瘤4例(8.89%).应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前超声、术中超声、CT进行定位诊断.45例胰岛素瘤中,其中18例行腹腔镜下单纯肿瘤切除术,6例在腹腔镜下行脾脏切除术并胰尾部切除术;21例开腹,其中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肿瘤位于胰颈部,行胰腺颈部局部切除术并胰尾部-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开腹探查未发现占位.结论 胰岛素瘤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在这一领域具有卓越优势.

    作者:张楠;邱新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癌临床诊治的新进展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乳腺癌的治疗模式已经由单纯的手术治疗转变为以手术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目标已经由简单的治愈,转变为在改善预后的同时尽量提高生活质量,并保持形体美观和功能.乳腺外科的治疗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的阶段,无论经典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还是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及术中放疗,以及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晚期乳腺癌的修复技术,都为我们提供了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手术策略.理论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会为乳腺病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娟娟;邱新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腺病毒介导的靶向survivin的siRNA上调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靶向survivin的小干扰RNA(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survivin的siRNA腺病毒载体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转染腺病毒后survivin、ER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阴性组、空白组survivin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09 ±0.04、0.86±0.08、0.82 ±0.17;ER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57 ±0.09、1.16±0.10、1.23±0.01.统计学分析表明,本研究中所构建的靶向survivin的siRNA腺病毒载体可以高效地抑制survivin的表达,抑制survivin的表达可以显著上调乳腺癌MCF-7细胞ER的表达(P<0.05).结论 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survivin与ER信号通路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相互调节机制,提示靶向survivin的siRNA在ER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作者:管海涛;代志军;王中卫;刘小旭;王西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莪术醇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生与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研究观察中药活性成分莪术醇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增生与凋亡的影响,检测其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胶质瘤的可能机制,为脑胶质瘤的中草药治疗积累实验数据.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为模型,以培养基稀释莪术醇成不同浓度,观察与检测以下内容:MTT法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莪术醇对U251细胞增生的影响;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莪术醇对U251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莪术醇对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莪术醇对U251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COX-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莪术醇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生有抑制效应,且表现出浓度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莪术醇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有明确的增生抑制作用.诱导凋亡、抑制增生可能为莪术醇抑制胶质瘤增生效应的重要机制.莪术醇下调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bcl-2与COX-2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为其诱导凋亡、抑制增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珮;秦铁城;王伟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外科学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