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珊珊;潘虹;方顺兰;陈燕红
腹股沟疝是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男性终身发生的概率约为27%.女性约为3%.腹股沟疝的诊断和治疗可回顾至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人的记录.随着解剖学、麻醉学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腹股沟疝疾病的解剖和诊治的认识逐渐深入和规范.
作者:吴立胜;荚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外周血细胞减少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并影响到预后,其原因有脾亢因素和非脾亢因素2种.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2种因素.脾亢因素较为常见,而非脾亢因素主要有病毒对骨髓的毒性作用、肝硬化、肝功能障碍、免疫缺陷、药物的毒性作用、营养障碍、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破坏和失血.病因治疗和肝移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改善外周血细胞的减少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非脾亢因素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与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邓杰;吕云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明确MicroRNA218-Robo1通路在动物体内对乳腺癌的抑制功能及其机制.方法 BALB/c-nu/nu雌性裸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动物分别用转染后高表达MicroRNA218的MDA-MB-231细胞、转染后共同高表达MicroRNA218和Robo1基因的MDA-MB-231细胞、转染后敲除Robo1基因的MDA-MB-231细胞以及阴性对照的MDA-MB-231细胞.从接种当天开始,每2周采用精诺真活体成像系统(IVIS 200)观测皮下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CD31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Ki-67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MicroRNA218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Robo1敲除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共同高表达MicroRNA218和Robo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croRNA218和Robo1敲除组较对照组,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多,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产生受到抑制.结论 MicroRNA218能够通过调节Robo1的表达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作者:宋琼;王其敏;马婕妤;孙鼐;陈秋;马艳玲;李保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成人腹股沟疝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实施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影响.方法 1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加速康复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每组8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输液时间、住院总费用、医药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临床路径变异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输液时间、住院疗总费用、医药总费用降低;临床路径总变异率、负性变异率降低(P<0.05).结论 在成人腹股沟疝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化围术期的处理,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应激反应,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临床路径变异的发生.
作者:朱鸿波;韩宗明;张学贞;苗战军;张昌生;杨国华;刘培运;卫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1 介绍1.1 研究背景切口疝是腹壁切口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报道的发病率差异很大,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来看,在23.8个月时切口疝的发病率为12.8%,但在对高危患者的前瞻性长期随访中发现,切口疝的发病率高达69%.切口疝的发病率受到以下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的患病人群、腹壁切口的关闭、随访时间的长短和诊断方法,高危因素包括手术部位感染、过度肥胖和腹主动脉瘤.然而,似乎缝合材料和外科技术才是影响切口疝的重要的决定因素.无疑切口疝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即使使用补片修补,切口疝依然具有较高的手术失败率,远期复发率可达30%.基于规范化的证据,优化关腹方案有可能预防切口疝的发生和后续的切口疝修补.2011年法国切口疝的直接和间接花费为7 089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3 727元),于是,优化关腹技术是减少医疗设备开支和减少患者行动不便的重要举措.
作者:吴凯;朱妍慧;贾忠;金慧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心体异常扩增和多极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分离缺陷,出现非整倍体细胞,促进染色体不稳定性形成,而染色体不稳定性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发病机制.中心粒复制相关因子(STIL)基因可与干细胞白血病/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SCL/TAL1)基因形成融合基因,其编码蛋白参与中心粒形成及数目调控,活化CDK1/CyclinB1复合体、促进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通过Shh信号通路调控下游靶基因表达,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本文就STIL结构与功能,其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以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举;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改良腹股沟疝双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40例超声引导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改良腹股沟疝双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超声引导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平均麻醉时间为(8.9±1.5) min,平均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为(5.6±1.1)h,平均住院时间为(2.9±0.7)d;全麻组患者分别为(12.4±2.2) min、(1o.2±1.6)h和(3.7±0.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单纯手术时间分别为(22.6±2.0) min和(22.1±2.4) min,术后平均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4±1.6)h和(6.1±1.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超声引导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改良腹股沟疝双间隙无张力修补术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手术疼痛轻,出血少,适应证广,改良腹股沟疝双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方式合理,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蒋松松;陈刚;郑黎明;张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在鹿角形肾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使用球囊扩张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89例鹿角形肾结石的病例资料,分析球囊扩张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鹿角形肾结石治疗中通道建立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残石率、手术并发症方面的情况.结果 89例鹿角形结石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建立标准通道时间为4 ~8 min,平均(5.7±1.0) min.碎石时间为37 ~87 min,平均(62.6±14.1) min.血红蛋白下降率为2.8% ~16.9%,平均(6.3±2.5)%.术后残石率为12.5%.结论 球囊扩张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简便、安全、有效,在鹿角形肾结石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吉正国;陈永骞;刘志;王金铭;杨培谦;田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正如19世纪伟大的外科医师Billorth预言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够人工制造出一种与筋膜和肌腱的密度和坚韧度一样的组织,那么我们根治疝的秘密就发现了.腹壁疝假体材料的出现开启了现代外科治疗腹壁疝崭新的一页.1919年美国医师LaRoque用金属网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这被认为是早使用的人工假体.但金属假体无柔韧性不耐折无法满足临床的要求,很快被淘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塑料革命提供了网片材料的早期基础,且直至今天仍然广泛使用.聚丙烯、聚酯和聚四氟乙烯(PTFE)这3种材料的补片占据全球90%的补片市场.
作者:胡星辰;唐健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9例接受新辅助化疗ⅡB~ⅢC期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体重指数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完全缓解率为12.1%(12/99),部分缓解率为68.7% (68/99),稳定或进展率为19.2%(19/99),总体有效率为80.8%(80/99),病理完全缓解率为9.1%(9/99).体重指数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相关(P=0.039),与病理完全缓解率无关(P=0.454).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体重指数与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不相关(P>0.05).结论 体重指数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相关,超重或肥胖可能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不佳.体重指数是否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预后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永南;万舰;张安秦;李文萍;陈中杨;罗懿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纳米炭混悬液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进一步探索纳米炭示踪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46例T 1 ~ 2N0M0乳腺癌患者按均衡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美蓝组和纳米炭组,分别于术前30 min经乳晕周围皮下注射美蓝与纳米炭,随后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结果 美蓝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为81.6%,纳米炭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为93.1%,两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蓝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灵敏度为94.3%,假阴性率为5.7%.纳米炭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灵敏度为95.4%,假阴性率为4.6%,两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灵敏度和假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蓝组和纳米炭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率分别为75.9%和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美蓝组,临床T1期乳腺癌染色成功率明显高于T2期(P<0.05).而在纳米炭组,临床T1期和T2期乳腺癌染色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纳米炭示踪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反映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乳腺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徐旭东;沈汉斌;黄继玲;赵倩;于洋;殷雪;罗智勇;吴亚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前治疗腹股沟疝有很多手术方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具体手术方式(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网片放置的位置(腹腔内、腹膜前间隙、腹横筋膜前)的选择.Lichtenstein手术[1]是常使用的前入路手术,该手术被欧洲疝学会推荐为开放手术的首选术式[2],但是有大量研究认为该手术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较高,而将网片放置在腹膜前间隙能够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3].Stoppa等[4]、Rives等[5]、Alexandre等[6和Kugel[7]分别提出了开放后入路将网片放置在腹膜前间隙的相应术式.2011年以来我们将BARD 3DMax网片用于开放前入路的腹股沟疝修补,病例超过200例,随访1~4年,未发现复发及慢性疼痛病例,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荫龙;张新;谢加东;满艺;黄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胰腺癌是目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该病起病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较快,恶性程度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很难做到早期诊断,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胰腺癌肿瘤标志物被发现与应用,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与胰腺癌早期诊断相关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方恒忠;陈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达芬奇机器人下胰体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总结达芬奇机器人在保留脾的胰体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行达芬奇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的12例患者与同期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达芬奇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禁食时间少于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组,达芬奇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组保脾率和住院费用高于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l ~ 28个月,平均(9.94±8.99)个月,达芬奇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组腹腔感染1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组腹腔脓肿3例,仅1例复发带瘤生存.其余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可行,短期疗效优于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具有三维视野、操作灵活、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邓勇;夏安宁;张守响;冯玉杰;张炳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IH)修补术是当今世界上极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全球每年约有超过2万例的腹股沟疝修补术[1-2].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恢复期短,远期并发症少[3].然而,由于患者群体大,即使偶发的一些严重的远期并发症,也将对众多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吴巨钢;姜波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在血管外科疾病中.静脉疾病的发生远远大于动脉疾病,然而长久以来,国内外的血管外科专家们更多地致力于动脉疾病的诊疗创新,而忽视了静脉疾病诊治的重要性.在静脉疾病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美国,VTE发病率高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死率高于乳腺癌和艾滋病,并被认为是继上呼吸道感染后丢失工作日多的疾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力与精力损失[1].
作者:赵辉;张福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真空辅助活检的应用和患者的认知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2012年9月-2014年9月活检乳房肿块1691例的病例资料,其中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1004例,1325个肿块,开放手术687例,712个肿块,全部经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真空辅助活检1325个肿块,发现乳腺癌7例,占0.7%;术后皮下瘀斑21例,占2.1%;血肿10例,占1%.手术耗时2 ~ 26 min.单侧病灶平均住院费用为6490元.开放手术712个肿块中,发现乳腺癌9例,占3.8%,术后皮下淤血8例,占1.2%,无血肿发生,手术耗时35 ~74 min,单侧平均住院费用为3805元.随访3~27个月,真空辅助活检术后原位乳腺纤维瘤复发5例,占0.5%,开放手术复发3例,占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发现,真空辅助活检术伤口美观占97.4%(P<0.05).两组病例术后疼痛均轻微(P>0.05).真空辅助活检术费用高于开放手术2485元.两组病例中993例4a级发现乳腺癌2例(0.2%),132例4b级发现乳腺癌10例(7.6%)和2例5级中发现乳腺癌2例(100%),2~3级中未发现乳腺癌.结论 真空辅助活检术在基层医院中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早期乳腺癌,也可以对良性肿块进行活检手术,技术容易掌握,操作安全快速,伤口美观,患者满意度高.严格选择病例可以减少血肿并发症.超声BIRADS分级对于乳房肿块诊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减少乳腺癌漏诊,配合微创活检技术是适宜基层推广的乳腺疾病诊治技术.
作者:张珊珊;潘虹;方顺兰;陈燕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