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正中切口行胸腰椎AF椎弓根螺钉系统取出术的应用体会

曾本强;李红;罗凌云

关键词:微创, 胸腰椎AF, 取出术
摘要:A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疗效可靠的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1-3].对于骨折愈合后内固定的取出,多经原切口进入,因其损伤较大,患者恢复时间较长,对行椎板减压的患者仍有损伤脊髓可能.笔者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对31例胸腰椎AF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后患者采用微创下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两点消融法在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 回顾分析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两点消融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两点消融法对87例192个颈椎间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获平均6个月的随访,术后1周及6个月的平均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6.9%和73.1%.主观满意度分别为92.0%和89.7%.结论 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两点消融法能有效地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少等优点,对轻中度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较好的治疗选择.

    作者:袁元杏;李青;张爱明;梁道臣;梅治;范志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骨科引流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骨科手术治疗后均需引流,传统的引流方法 除采用橡皮片外,还有吸痰管、输血带、输液带及负压引流管等.笔者自2006年1月以来对传统引流方法 的优点进行综合,设计了一种简便实用的骨科术后引流管,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6201035023.4),广泛应用于脊柱、四肢关节术后引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跃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远端蒂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拇指功能在全部手功能中占36%.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已有多种方法 ,如第1掌背动脉皮瓣等.笔者从2006年2月~2009年2月采用远端蒂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单建民;左金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并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经过13~30个月,平均17.6个月随访,术前伤椎椎体压缩率(57.1±11.2)%,C0bb角(17.2±7.8)°;术后12周伤椎椎体压缩率(16.5±5.7)%,C0bb角(5.5+7.2)°;术后1年伤椎椎体压缩率(19.5±8.7)%,Cobb角(7.5±5.9)°.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可有效的使胸腰椎爆裂骨折良好复位,可靠固定,防止术后后凸的形成.

    作者:敖新华;吴争鸣;范卫星;魏玉荣;施翔;李文伟;康一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球囊扩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目前常用的术式,在C型臂X线机应用广泛的情况下,脊柱外科医生多能熟练掌握该项技术.笔者自2008年5月~2010年2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球囊扩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毅;贺仕雄;姚国荣;蔡力;吴大鹏;田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大多角骨骨折

    大多角骨骨折是十分罕见的骨折,仅占所有腕骨骨折的3%~5%[1],然而,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多角骨骨折对掌腕关节活动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自2003年1月-2009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大多角骨骨折,以及合并第1掌腕关节脱位的患者共5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强;薄连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

    锁骨骨折很少发生骨不连.其发生率为0.1%~0.8%,一般将锁骨骨折16周仍未愈合定义为骨不连[1].笔者自2007年7月~2009年12月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锁骨骨不连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可新;刘兴才;赵丽艳;南运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枕颈后路棒与钢板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寰椎暴裂骨折(附七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枕颈后路棒与钢板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寰椎暴裂骨折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7例寰椎暴裂骨折行枕颈后路棒与钢板系统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C2置入椎弓根螺钉,C3置入侧块螺钉后套入上述系统,将枕颈部置于中立位后再将钢板固定于枕骨上.结果 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除头颈旋转功能受限外无其他不适.复查X片示内固定物位置佳.结论 枕颈后路棒与钢板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寰椎暴裂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及疗效好的优点.

    作者:王学文;蔡程;孙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对单侧和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对48例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应用单双侧椎体成形术治疗各24例,对术后短期及长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 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椎体成形术,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术后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增加了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两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能取得和双侧椎体成形术相近似的效果.

    作者:赵俊强;陈琼;黄志坚;黄子毅;吕杰;付俊伟;陈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分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

    目的 探讨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 对31例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作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脱位.17例在伤后6 h内,14例在伤后6~24 h内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首次手术后7~23 d,行二期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27例获6~26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到92%,复查椎管内无骨块和椎间盘组织残留,神经功能不全损伤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对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经术前评估后采用急诊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二期前路减压支撑植骨内固定,手术安全,有利于多发伤的救治,降低并发症.

    作者:徐国健;金柏军;钱宇;翁东;谢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闭合复位改良穿针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改良穿针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新鲜掌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本组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性愈合,45例获得随访6~28个月,平均19.5个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 评定:优3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对掌指关节干扰小,有利于手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作者:张文龙;高顺红;陈超;费小轩;焦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272例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手术治疗,椎板问开窗减压55例(A组),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69例(B组),全椎板切除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横突间自体植骨148例(C组).结果 244例获得随访似6~45个月,平均25.8个月,A、B、C组优良率分别为78.8%、75.9%、81.3%.结论 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特殊的临床特点,手术风险高,应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柳根哲;徐林;李春根;俞兴;毕连涌;孙旗;李鹏洋;权学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后路病灶清除短节段融合治疗上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

    目的 探讨后路病灶清除、短节段植骨融合治疗上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上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56例,其中适合进行短节段融合的15例,行后路手术进行病灶清除、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后,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疼痛的VAS评分、神经功能的JOA评分、植骨后骨质融合率等.以统计学方法 分析和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5例获得6个月~3年的随访,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6个月内植骨区骨性融合.术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上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行后路病灶清除、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方法 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宏其;郭虎兵;唐明星;郭超峰;吴建煌;刘金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闭合截骨手法整复经皮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1],儿童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经常发生畸形愈合,影响腕关节及前臂功能和外观.笔者自2004年1月~2009年12月对92例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采用闭合截骨手法整复经皮髓内针固定的方法 治疗,经术后长期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杜传宝;马长生;王明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诊闭合复位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肱骨干骨折均急诊行闭合复位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31例切口一期愈合,合并软组织碾挫伤1例,局部创面经二期植皮愈合.3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属髓内固定,手术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干简单骨折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王琪;刘宪民;刘松波;韩文锋;曹艳;项良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采用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6例,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对手术前后疼痛进行评分.采用WHO标准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显示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疼痛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38例,轻微有效6例.结论 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高万旭;宓士军;高景春;周广军;田小芳;孙敬宁;隆全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寰枢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目的 探讨寰枢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6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除3例配合经口咽松解,其余均只行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 23例得到随访,时间1~3年,平均14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钢板断裂.结论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造成寰枢关节脱位或不稳,行后路经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效果良好.

    作者:劳克诚;卢廷胜;吕则文;徐青镭;杨超;宫岩虎;万年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后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造影后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效果.方法 对57例经椎间盘造影确诊的DLBP患者,向责任椎间盘内注射亚甲蓝,观察下腰痛VAS评分变化.结果 57例责任椎间盘CT显示:椎间盘内破裂35例,椎间盘结构紊乱22例.亚甲蓝注射1周后,VAS由术前平均8.2分降至2.4分(P<0.05).疗效评定按改良Macanab评定标准:优33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89.5%.结论 椎间盘造影是诊断DLBP的可靠方法,亚甲兰注射治疗DLBP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刘永征;李成权;徐强;王卫忠;倪德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

    目的 研究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 和疗效.方法 对18例桡骨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按Metaizeau肘关节治疗评定方法: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 用微型钢板螺钉对桡骨头骨折作内固定,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方法 简单,减少了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顾龙殿;顾利华;许大峰;刘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及脱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胸锁关节脱位及2例锁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5例术后均得到随访,术后X线片示无再脱位、固定失效、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根据Rockwood评分法对术后患者进行评定,优13例,良1例.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风险小、可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并能大程度恢复肩关节功能的优点.

    作者:郝廷;王兴国;刘广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