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岳;谢利明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造影后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效果.方法 对57例经椎间盘造影确诊的DLBP患者,向责任椎间盘内注射亚甲蓝,观察下腰痛VAS评分变化.结果 57例责任椎间盘CT显示:椎间盘内破裂35例,椎间盘结构紊乱22例.亚甲蓝注射1周后,VAS由术前平均8.2分降至2.4分(P<0.05).疗效评定按改良Macanab评定标准:优33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89.5%.结论 椎间盘造影是诊断DLBP的可靠方法,亚甲兰注射治疗DLBP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刘永征;李成权;徐强;王卫忠;倪德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并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经过13~30个月,平均17.6个月随访,术前伤椎椎体压缩率(57.1±11.2)%,C0bb角(17.2±7.8)°;术后12周伤椎椎体压缩率(16.5±5.7)%,C0bb角(5.5+7.2)°;术后1年伤椎椎体压缩率(19.5±8.7)%,Cobb角(7.5±5.9)°.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可有效的使胸腰椎爆裂骨折良好复位,可靠固定,防止术后后凸的形成.
作者:敖新华;吴争鸣;范卫星;魏玉荣;施翔;李文伟;康一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断腕再植术后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内在肌恢复不良的原因.方法 分析48例腕部完全离断再植术后的手内在肌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本组术后手内在肌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3例,良8例,一般28例,差9例,优良率22.9%.结论 尽快恢复离断手的血液循环,尽可能多的吻合深浅静脉,常规主动开放腕尺侧管和术后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可使断腕再植术后手内在肌功能更好的恢复.
作者:赵占国;王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伤,受伤人员致残率高.自2010年4月17日~2010年4月24日,笔者医院共收治玉树地震伤员36例.现将收治的地震伤员的病情特点和救治报告如下.
作者:孟永智;杜东鹏;姜文雄;戚玉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目前常用的术式,在C型臂X线机应用广泛的情况下,脊柱外科医生多能熟练掌握该项技术.笔者自2008年5月~2010年2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球囊扩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毅;贺仕雄;姚国荣;蔡力;吴大鹏;田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笔者于2008年2月收治1例陈旧性同侧股骨颈伴股干骨折,术中伤及股深动脉.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车祸伤致胸腹部及左大腿外伤,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左第4~9肋骨折伴胸腔积液、脾破裂、左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型)、左股骨干中上段骨折.
作者:王文岳;谢利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肱骨干骨折均急诊行闭合复位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31例切口一期愈合,合并软组织碾挫伤1例,局部创面经二期植皮愈合.3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属髓内固定,手术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干简单骨折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王琪;刘宪民;刘松波;韩文锋;曹艳;项良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MD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儿童及青少年前臂隐匿性青枝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前臂急性外伤的青少年患者同时行普通X线片与MDCT扫描并三维重建检查.结果 经普通X线片发现19例23处骨折,同期行前臂MDCT检查,明确25例35处骨折.与普通X线片相比,MDCT扫描并三维重建检查对隐匿性青枝骨折阳性确诊率高,而普通X线片假阴性率高达34.3%.结论 MDCT扫描能提高儿童及青少年前臂外伤中的隐匿性青枝骨折的确诊率.
作者:徐云钦;苏佩华;李强;申屠刚;李骥;王刚;姚有榕;邓盼;罗正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多发生于老年人群,是导致下腰痛及下肢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于2002年9月~2008年10月,行后路开窗取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57例,获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大勇;史峰军;宋银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拇指功能在全部手功能中占36%.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已有多种方法 ,如第1掌背动脉皮瓣等.笔者从2006年2月~2009年2月采用远端蒂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单建民;左金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 对31例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作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脱位.17例在伤后6 h内,14例在伤后6~24 h内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首次手术后7~23 d,行二期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27例获6~26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到92%,复查椎管内无骨块和椎间盘组织残留,神经功能不全损伤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对合并多发伤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经术前评估后采用急诊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二期前路减压支撑植骨内固定,手术安全,有利于多发伤的救治,降低并发症.
作者:徐国健;金柏军;钱宇;翁东;谢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分析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两点消融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两点消融法对87例192个颈椎间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获平均6个月的随访,术后1周及6个月的平均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6.9%和73.1%.主观满意度分别为92.0%和89.7%.结论 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两点消融法能有效地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少等优点,对轻中度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较好的治疗选择.
作者:袁元杏;李青;张爱明;梁道臣;梅治;范志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技术矫正治疗腰椎滑脱畸形已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所接受,但由于椎体自身结构的变异、患者术中体位、术者的姿态等原因,椎弓根钉的置入往往很难达到要求,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笔者自2007年7月~2009年8月,采用套环式导针定位技术在C型臂X线机配合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皓;丁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颅骨牵引复位的方法.方法 对48例急性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双侧37例、单侧11例)行颅骨牵引、颈椎屈曲位渐进性增加重量持续牵引,在C型臂X线机下适时辅以手法复位.结果 复位成功43例,5例未成功复位.复位后脊髓损伤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无加重表现.结论 急性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采取屈曲位渐进性增加屈曲角度及牵引重量并适时辅以手法复位,疗效满意.
作者:胡家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大多角骨骨折是十分罕见的骨折,仅占所有腕骨骨折的3%~5%[1],然而,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多角骨骨折对掌腕关节活动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自2003年1月-2009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大多角骨骨折,以及合并第1掌腕关节脱位的患者共5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强;薄连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 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成人前臂双骨折因内固定方式不同而分为两组,其中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锯齿环抱器内固定31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30例.结果 61例获得8~21个月的随访,平均(16±4.1)个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功能恢复优良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之一.
作者:陈书文;尹朝信;颜爱民;刘文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颈椎由于创伤、感染、肿瘤、退行性变及畸形矫正等原因造成颈椎不稳定,需要重建颈椎的稳定性.1994年Abumi等分别报道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颈椎损伤,由于其符合三柱固定原理,即刻稳定性提高,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利于颈椎术后骨性融合,减少颈椎不稳所致的各种并发症.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但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复杂,潜在血管、神经根和颈髓损伤的风险,以及由于解剖变易、爆裂骨折移位等原因,置钉危险性及难度大,开展此项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颈椎椎弓根钉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稳定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1,2].本文就颈椎疾患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及置钉安全性、生物力学、临床操作技能、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作者:杨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椎间植骨加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79例采取椎间植骨椎弓根固定加压融合术治疗,根据融合术式分为两组,即单纯植骨融合组(A组)和cage融合组(B组).结果 79例得到1年以上随访,术前两组JOA评分和VA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植骨加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cage应用与否与手术疗效关系不大.
作者:王开友;郎继孝;陈德喜;邢志军;于沛林;赵景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改良穿针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新鲜掌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本组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性愈合,45例获得随访6~28个月,平均19.5个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 评定:优3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对掌指关节干扰小,有利于手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作者:张文龙;高顺红;陈超;费小轩;焦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采用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6例,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对手术前后疼痛进行评分.采用WHO标准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显示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疼痛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38例,轻微有效6例.结论 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高万旭;宓士军;高景春;周广军;田小芳;孙敬宁;隆全利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