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东;宋建榕;莫家栋;陈奋勇;林佳俊;柳健
目的 评价两孔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股骨颈骨折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采用微创手术入路经皮两孔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 切口长度平均为3.0 cm,出血量平均为41.5 ml,手术时间平均为25 min.46例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95.8%.3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骨折不愈合2例,骨折愈合后发生1例).结论 应用经皮微创两孔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少,固定牢固,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理想的微创治疗技术.
作者:王天旭;李兴华;李东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1岁,因肾病综合征3年,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致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年,伴双髋臼发育不良.肾病恢复期行患肢骨牵引10 d,左侧非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治疗7 d,床上髋、膝关节功能锻炼.2周顺利拆线出院,即拄双拐下地锻炼,术后3周时突发胸闷憋气摔倒而死亡,患者既往无心肺疾病史,诊断为肺栓塞.
作者:袁瑞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足第1趾趾端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往往伴有骨外露,植皮难以成活,为闭合创面而选择趾骨缩短对患者足部外形及生物力学稳定性有较大影响[1].自2003年2月~2006年8月,笔者使用逆行第1趾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6例第1趾远端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力;陈雪松;黄敢;张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笔者自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63例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安全接受了大中型骨科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辉;陆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应用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2例.结果 50例经6~18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伴股骨颈螺钉退1例,出现股骨颈螺钉退出,同时髋螺钉向内侧切割1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0.21%.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有效、微创的特点,骨折的固定更稳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作者:李晓辉;赵士芳;伍骥;刘传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2000年3月~2004年10月,笔者运用张开植骨术治疗6例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短缩及髋内翻畸形,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孝军;白笋蓬;刘建华;尹青山;文汉林;曾广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腰椎间隙感染系指腰椎间盘及相邻软骨的感染性病变,临床上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之分.多数因椎间盘手术或椎管内的医疗操作之后继而发生椎间隙组织感染,称继发性椎间隙感染.少数无明确的原因出现椎体间隙的感染,称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笔者自1996年8月~2005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腰椎椎间隙感染13例.
作者:叶欣;赵慧毅;陈国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Pilon Ⅲ型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骨折呈粉碎状且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重,复位固定困难,是难治骨折之一[1],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5年7月~2005年1月手术治疗21例此类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震龙;马梦昆;解京明;李伟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胫骨内外侧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胫骨内外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58例(62膝).分别对两种术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内侧组平均2.1年,外侧组3.6年.采用HSS标准,内侧组优良率为97%,外侧组83.2%,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但手术时间、膝关节术后活动改善度和术后并发症分别经x2检验和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胫骨高位内侧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有手术难度小、便于膝部其他术式的联合、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马克;胡思海;马国强;王伟;王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7例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中4例通过摄踝关节正侧位X片确诊,3例在行踝关节外翻应力位X线片检查并与对侧比较后确诊.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结果 6例得到随访,根据Meyer和Kumler的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5例,良1例.结论 对于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外科治疗是恢复正常下胫腓联合的关键.
作者:李高舜;叶招明;杨迪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特殊的暴露器械,在熟练常规手术的基础上,使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缩小到10cm以内,软组织也做到尽可能小的损伤.笔者从2002年8月~2005年8月,对21例髋部疾患行后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世坤;狄东华;赵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并评价HawkinsⅢ型、Ⅳ型距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别行踝关节内侧或/和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Ⅲ型距骨骨折9足、Ⅳ型4足.踝关节内侧或/和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外侧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距骨骨折6足、Ⅳ型3足.内踝截骨或/和腓骨下端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外侧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骨折12足、Ⅳ型骨折6足.内踝截骨或/和腓骨下端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内侧或内踝前动脉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距骨骨折11足、Ⅳ型5足.结果 56足获2~11年随访,骨愈合54足,骨不连2足;骨缺血性坏死14足;创伤性关节炎21足.按AOFAS标准评价:优18足,良25足,可11足,差2足,优良率76.8%.结论 注意保护骨折部残存血运,重建骨折端血供,是提高复杂距骨骨折脱位术后疗效的关键.以截骨入路,带血管蒂骨膜移植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佳手术方案,不需一期行关节融合术.
作者:吴富章;卜海富;蔡靖宇;郭涛;郑华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骨折技术对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在其右股骨内髁先建立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进行微骨折处理,对照组则不予特殊处理.分别在4周和8周各处死10只实验兔,作大体观察、病理学检查和修复组织厚度测量.临床上对68例全层关节软骨缺损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关节清理后应用微骨折技术进行处理;对照组33例,仅作关节清理术.结果 对照组只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生长,仅边缘有少量软骨组织生长,实验组在4周时大部分为软骨组织生长,8周已全部被软骨组织修复.术后平均随访8.6个月,Lysholm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骨折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作者:周赤兵;段军;张远金;柯雯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56例,应用DHS治疗116例,PFN治疗40例.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按黄公怡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良率80.8%.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DHS及PFN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方法.
作者:徐九峰;李东亮;杨凤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三踝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如不能达到一期解剖复位,极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笔者自2001年7月~2005年1月,收治此类骨折38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雪涛;李忠;劳克诚;曲联军;张成进;范启申;王成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组和椎体后凸成形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微创优点,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复位作用.
作者:明江华;周建林;方海滨;贾芝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髓芯减压配合中药(A组)与单纯中药(B组)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股骨头塌陷率.方法 随机抽取两组治疗各20例(26髋),随访1~5年,对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有无股骨头塌陷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治疗优良率A组80%,B组45%;X线片股骨头塌陷率A组11.5%,B组34.6%.结论 A组治疗方法较B组疗效优良率高、股骨头发生塌陷率低,是一种微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大伟;苏波;陈跃平;符毅;韩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以下简称旋入钉)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锁钉瞄准器械和X线透视,而且变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降低了骨不连、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自2003年5月~2006年1月,共应用旋入钉治疗75例胫腓骨骨折.
作者:王铭;李洪帅;王春;陈铎;狄永;陈士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应用Orthofix肢体重建延长系统(LRS)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与短缩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 10例长骨大段缺损,平均6.6 cm,其中胫骨8例、股骨1例及桡骨1例(伴短缩畸形),均为陈旧性损伤.选择患肢合适的部位进行截骨,用Orthofix LRS固定,于术后第6天开始每天延长1 mm,直至延长到所需长度,继续固定患肢直到骨愈合.结果 本组均获2年以上随访,骨延长长为15 cm,短3 cm; 9例未经植骨达到骨性愈合,1例在延长中因两端不能完全对合,采用有限切开及植骨,术后也得到骨性愈合.结论 应用Orthofix LRS系统,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肢体骨缺损和/或短缩畸形.
作者:姜佩珠;赵金忠;安智全;蔡培华;孙鲁源;曾炳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手外伤术后疼痛非常常见,但术后疼痛出现抽搐罕见,笔者收治1例并成功救治.1 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右手被刀砍伤20 min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 mmHg.右手背侧中指掌指关节处伤口长3 cm,边缘规则,达关节面.伸指肌腱断裂.无癫痫、癔病病史.
作者:李效全;李自会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