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高位内外侧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马克;胡思海;马国强;王伟;王振华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截骨术
摘要:目的 比较胫骨内外侧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胫骨内外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58例(62膝).分别对两种术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内侧组平均2.1年,外侧组3.6年.采用HSS标准,内侧组优良率为97%,外侧组83.2%,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但手术时间、膝关节术后活动改善度和术后并发症分别经x2检验和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胫骨高位内侧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有手术难度小、便于膝部其他术式的联合、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致足拇长伸肌功能障碍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致足拇长伸肌功能障碍原因及特点,探讨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 023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术后发现拇长伸肌功能障碍17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足拇长伸肌功能障碍概率为1.66%,足拇长伸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拇长伸肌背伸肌力下降.非手术治疗75%的患者肌力恢复至5级,少数经手术治疗后肌力恢复至5级.结论 足拇长伸肌本身损伤和腓深神经肌支损伤是胫腓骨骨折手术后足拇背伸障碍的原因,熟悉足拇长伸肌及腓深神经解剖是预防损伤的关键,术后早期制动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杨成刚;裴宪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硬化性骨髓炎误诊疲劳骨折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0岁,战士.以长途拉练后右小腿酸胀疼痛,活动受限3 d入院.症状休息时减轻,活动后加重.查体:体温36.8 ℃,脉搏85次/分,血压100/70 mm Hg,右小腿中段可触及一硬性隆起,肿胀压痛.X线片示胫骨中上段骨质增生,骨皮质增厚.诊断:胫骨疲劳骨折.给予患肢制动休息,石膏托外固定.3周后右小腿疼痛症状加重,伴周身不适及乏力,压痛明显,右小腿中段出现窦道,有炎性液及坏死骨片流出,复查X线片发现骨质增生硬化,骨髓腔狭窄(图1).考虑为骨髓炎,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胫骨皮质开窗,凿除骨壁硬化,清除肉芽组织,彻底冲洗引流,术后3周痊愈出院.

    作者:韩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utoe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APLD)和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机理,以便选择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61例,其中APLD组183例,PLDD组78例,两治疗组采用统一的病例选择标准,疗效判别标准和随访3个月以上.治疗过程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结果 PLDD组有效率96.1%,无效率3.9%;APLD组有效率95.1%,无效率4.9%.两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PLDD组术后即时疼痛减轻率高及总体恢复时间短.结论 APLD和PLDD同为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禁忌证、适应证以及规范的操作;PLDD具有手术更简便迅速、即时疼痛减轻率高,创伤小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李展振;戈才华;刘志安;谢荣;邱优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后路C2、3融合固定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

    目的 探讨经后路C2、3固定融合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笔者共收治Hangman骨折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然后行后路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C级2例,其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其中11例恢复至E级、1例神经症状无变化;10例E级无变化.3~6个月时复查X线片骨折均愈合,无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后路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可以大程度上保留上颈椎的生理功能.

    作者:康辉;贾连顺;谭军;周许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切断脊神经后外侧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症

    目的 探讨切断脊神经后外侧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对32例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症采用后正中切口行脊神经后外侧支切断术.结果 本组随访6~36个月.根据VAS评定系统评定有效率9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切断脊神经后外侧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症方法简单、实用、有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肖正龙;曾贤梁;姜荣涛;郑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

    腰椎间隙感染系指腰椎间盘及相邻软骨的感染性病变,临床上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之分.多数因椎间盘手术或椎管内的医疗操作之后继而发生椎间隙组织感染,称继发性椎间隙感染.少数无明确的原因出现椎体间隙的感染,称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笔者自1996年8月~2005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腰椎椎间隙感染13例.

    作者:叶欣;赵慧毅;陈国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张开植骨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短缩及髋内翻畸形

    自2000年3月~2004年10月,笔者运用张开植骨术治疗6例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短缩及髋内翻畸形,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孝军;白笋蓬;刘建华;尹青山;文汉林;曾广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颈椎椎间融合器2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颈椎椎间融合器(CFC)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27例植入CFC的脊髓型颈椎病随访3个月~3年,平均1.8年,观察CFC临床应用疗效.结果 本组术后均无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影像学资料证实脊髓和神经根减压明显,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良好.术后JOA评分均恢复至15分以上,无症状恶化或复发者.结论 Cage融合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有手术创伤小、无供区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及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陈扬;李锋;李振宇;闫洪印;颜滨;高明勇;周文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腰-骶-髂固定术治疗严重骨盆骨折

    严重骨盆骨折脱位,或骨盆骨折合并DenisⅡ型、Ⅲ型骶骨骨折时,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5年1月~2006年10月,应用腰-骶-髂(LSI)固定术治疗严重骨盆骨折5例,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王亮;甄相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伤口不愈合,椎管内感染,甚至颅内感染,后果严重.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处理脊柱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涛;宋跃明;杨天府;刘浩;刘立岷;李涛;龚全;曾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对84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别选择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 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92%,股骨头坏死率10.9%,功能优良率78.0%;人工关节置换组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8%,功能优良率76.5%,晚期并发症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应积极选择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作者:张志忠;旦明清;陈建华;李般若;林磊;王盛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2002年~2005年对收治的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了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感染后的呼吸衰竭,本组94例获随访,66例恢复接近伤前状况,28例生活能部分自理.无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情况发生.结论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可取的.

    作者:商振德;徐炜;李继刚;赵延勋;秦敬亿;冯凤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特点及意义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改变特点及其在脊髓损伤程度、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绝大多数表现为脊髓水肿,急性期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慢性期部分T1加权像局限性低信号,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MRI T2加权像单节段脊髓水肿预后较双节段以上者好.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信号改变及其范围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提示预后,指导治疗.

    作者:宋红星;沈惠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加压延长骨迁移技术治疗长骨缺损或短缩畸形

    目的 总结应用Orthofix肢体重建延长系统(LRS)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与短缩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 10例长骨大段缺损,平均6.6 cm,其中胫骨8例、股骨1例及桡骨1例(伴短缩畸形),均为陈旧性损伤.选择患肢合适的部位进行截骨,用Orthofix LRS固定,于术后第6天开始每天延长1 mm,直至延长到所需长度,继续固定患肢直到骨愈合.结果 本组均获2年以上随访,骨延长长为15 cm,短3 cm; 9例未经植骨达到骨性愈合,1例在延长中因两端不能完全对合,采用有限切开及植骨,术后也得到骨性愈合.结论 应用Orthofix LRS系统,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肢体骨缺损和/或短缩畸形.

    作者:姜佩珠;赵金忠;安智全;蔡培华;孙鲁源;曾炳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7例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中4例通过摄踝关节正侧位X片确诊,3例在行踝关节外翻应力位X线片检查并与对侧比较后确诊.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结果 6例得到随访,根据Meyer和Kumler的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5例,良1例.结论 对于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外科治疗是恢复正常下胫腓联合的关键.

    作者:李高舜;叶招明;杨迪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磁共振二维扰相梯度回波小角度激励序列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二维扰相梯度回波小角度激励序列(FLASH-2D)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与关节镜资料.磁共振均行SE序列T1WI、PD+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及FLASH-2D序列矢状位扫描.以关节镜为标准,对比半月板损伤在磁共振各种成像序列中的显示情况.结果 本组关节镜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51例,SE序列T1WI、PD+T2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诊断半月板损伤45例,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0%;FLASH-2D序列矢状位诊断半月板损伤49例,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7%.结论 FLASH-2D序列矢状位与SE序列T1WI、PD+T2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半月板损伤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郏潜新;许孟君;徐玉琴;欧阳林;杨赞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

    笔者自1999年9月~2003年12月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福扬;夏和桃;朱冬承;王培刚;陈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胫骨高位内外侧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胫骨内外侧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胫骨内外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58例(62膝).分别对两种术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内侧组平均2.1年,外侧组3.6年.采用HSS标准,内侧组优良率为97%,外侧组83.2%,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但手术时间、膝关节术后活动改善度和术后并发症分别经x2检验和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胫骨高位内侧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有手术难度小、便于膝部其他术式的联合、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马克;胡思海;马国强;王伟;王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的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的意义.方法 对84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内科疾病、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68例,其中2例股骨颈骨折和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不愈合,2例出现髋内翻,其余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多合并有内科系统疾病,正确的术前评估是处理的关键,也是降低老年人手术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手术方法的选择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艾克拜尔·尤努斯;阿斯卡尔·买买提明;曹力;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以下简称旋入钉)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锁钉瞄准器械和X线透视,而且变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降低了骨不连、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自2003年5月~2006年1月,共应用旋入钉治疗75例胫腓骨骨折.

    作者:王铭;李洪帅;王春;陈铎;狄永;陈士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