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扬;夏和桃;朱冬承;王培刚;陈啸
目的 评估分别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及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各9例.将两种方法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相应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钛捆绑带方法优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P<0.05);术后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尽管钛捆绑带在某些方面优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两种固定方法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均有效可行,可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要求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云;姜世平;何健飞;蒋兴粒;李俊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三踝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如不能达到一期解剖复位,极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笔者自2001年7月~2005年1月,收治此类骨折38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雪涛;李忠;劳克诚;曲联军;张成进;范启申;王成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56例,应用DHS治疗116例,PFN治疗40例.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按黄公怡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良率80.8%.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DHS及PFN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方法.
作者:徐九峰;李东亮;杨凤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并评价HawkinsⅢ型、Ⅳ型距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别行踝关节内侧或/和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Ⅲ型距骨骨折9足、Ⅳ型4足.踝关节内侧或/和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外侧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距骨骨折6足、Ⅳ型3足.内踝截骨或/和腓骨下端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外侧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骨折12足、Ⅳ型骨折6足.内踝截骨或/和腓骨下端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内侧或内踝前动脉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距骨骨折11足、Ⅳ型5足.结果 56足获2~11年随访,骨愈合54足,骨不连2足;骨缺血性坏死14足;创伤性关节炎21足.按AOFAS标准评价:优18足,良25足,可11足,差2足,优良率76.8%.结论 注意保护骨折部残存血运,重建骨折端血供,是提高复杂距骨骨折脱位术后疗效的关键.以截骨入路,带血管蒂骨膜移植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佳手术方案,不需一期行关节融合术.
作者:吴富章;卜海富;蔡靖宇;郭涛;郑华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1岁,因肾病综合征3年,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致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年,伴双髋臼发育不良.肾病恢复期行患肢骨牵引10 d,左侧非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治疗7 d,床上髋、膝关节功能锻炼.2周顺利拆线出院,即拄双拐下地锻炼,术后3周时突发胸闷憋气摔倒而死亡,患者既往无心肺疾病史,诊断为肺栓塞.
作者:袁瑞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应用Orthofix肢体重建延长系统(LRS)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与短缩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 10例长骨大段缺损,平均6.6 cm,其中胫骨8例、股骨1例及桡骨1例(伴短缩畸形),均为陈旧性损伤.选择患肢合适的部位进行截骨,用Orthofix LRS固定,于术后第6天开始每天延长1 mm,直至延长到所需长度,继续固定患肢直到骨愈合.结果 本组均获2年以上随访,骨延长长为15 cm,短3 cm; 9例未经植骨达到骨性愈合,1例在延长中因两端不能完全对合,采用有限切开及植骨,术后也得到骨性愈合.结论 应用Orthofix LRS系统,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肢体骨缺损和/或短缩畸形.
作者:姜佩珠;赵金忠;安智全;蔡培华;孙鲁源;曾炳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应用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2例.结果 50例经6~18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伴股骨颈螺钉退1例,出现股骨颈螺钉退出,同时髋螺钉向内侧切割1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0.21%.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有效、微创的特点,骨折的固定更稳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作者:李晓辉;赵士芳;伍骥;刘传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的意义.方法 对84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内科疾病、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68例,其中2例股骨颈骨折和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不愈合,2例出现髋内翻,其余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多合并有内科系统疾病,正确的术前评估是处理的关键,也是降低老年人手术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手术方法的选择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艾克拜尔·尤努斯;阿斯卡尔·买买提明;曹力;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伤口不愈合,椎管内感染,甚至颅内感染,后果严重.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处理脊柱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涛;宋跃明;杨天府;刘浩;刘立岷;李涛;龚全;曾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64例移位髋臼骨折选择佳的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钉固定治疗.结果 56例获得随访,按Matta的疗效标准评定:优28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结论 尽量早期手术,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佳的手术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作者:高延军;梁庆威;杨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胫骨内外侧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胫骨内外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58例(62膝).分别对两种术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内侧组平均2.1年,外侧组3.6年.采用HSS标准,内侧组优良率为97%,外侧组83.2%,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但手术时间、膝关节术后活动改善度和术后并发症分别经x2检验和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胫骨高位内侧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有手术难度小、便于膝部其他术式的联合、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马克;胡思海;马国强;王伟;王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特殊的暴露器械,在熟练常规手术的基础上,使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缩小到10cm以内,软组织也做到尽可能小的损伤.笔者从2002年8月~2005年8月,对21例髋部疾患行后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世坤;狄东华;赵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2002年~2005年对收治的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了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感染后的呼吸衰竭,本组94例获随访,66例恢复接近伤前状况,28例生活能部分自理.无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情况发生.结论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可取的.
作者:商振德;徐炜;李继刚;赵延勋;秦敬亿;冯凤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严重骨盆骨折脱位,或骨盆骨折合并DenisⅡ型、Ⅲ型骶骨骨折时,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5年1月~2006年10月,应用腰-骶-髂(LSI)固定术治疗严重骨盆骨折5例,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王亮;甄相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硬膜外血肿(TSEH)的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2例TSEH常规行T1WI矢状位,T2WI矢状位及横轴位MRI扫描.结果 12例TSEH中,9例位于椎管腹侧,3例位于椎管背侧,呈新月状或长条带状,分别累及2~6个脊髓节段,平均3.5个脊髓节段.血肿位于颈段4例,颈胸段3例,胸段3例,胸腰段2例.7例血肿T1WI上为等信号,T2WI低信号;2例血肿T1WI为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质性高信号,3例于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血肿于T1WI及T2WI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带相隔,尤以T2WI显示佳.结论 MRI是诊断TSEH的佳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而且可以清楚地显示血肿新旧程度及脊髓受损的情况.
作者:陈大朝;许乙凯;林焕斌;许孟君;陈华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utoe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APLD)和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机理,以便选择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61例,其中APLD组183例,PLDD组78例,两治疗组采用统一的病例选择标准,疗效判别标准和随访3个月以上.治疗过程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结果 PLDD组有效率96.1%,无效率3.9%;APLD组有效率95.1%,无效率4.9%.两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PLDD组术后即时疼痛减轻率高及总体恢复时间短.结论 APLD和PLDD同为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禁忌证、适应证以及规范的操作;PLDD具有手术更简便迅速、即时疼痛减轻率高,创伤小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李展振;戈才华;刘志安;谢荣;邱优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对84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别选择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 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92%,股骨头坏死率10.9%,功能优良率78.0%;人工关节置换组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8%,功能优良率76.5%,晚期并发症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应积极选择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作者:张志忠;旦明清;陈建华;李般若;林磊;王盛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2002~2005年笔者对15例股骨髁间C3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股骨髁动力支持钢板内固定结合CPM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平;严照明;张碧煌;张环照;陈永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后路C2、3固定融合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笔者共收治Hangman骨折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然后行后路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C级2例,其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其中11例恢复至E级、1例神经症状无变化;10例E级无变化.3~6个月时复查X线片骨折均愈合,无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后路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可以大程度上保留上颈椎的生理功能.
作者:康辉;贾连顺;谭军;周许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