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奖;张力成;杨国敬;林利兴;王伟良;林瑞新
目的 研制一种自动加压式外固定装置,用于治疗跟骨的粉碎性骨折,为临床处理这类骨折,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此装置用医用不锈钢材料,配合克氏针(斯氏针),通过稳定前足和胫骨使复位的跟骨得以固定牢固.结果 5例跟骨粉碎性骨折用此架治疗,术后依据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优4例,良1例,无针道感染、踝关节功能障碍、跟骨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复合自动加压式外固定架治疗跟骨骨折,方法操作简单,跟骨塑性好,关节面复位满意,成本低.其器械原理、结构设计和治疗方法可行,值得普及和推广.
作者:李振清;张咏梅;邢国宽;陈文学;刘新阁;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不佳的原因.方法 分析1997年6月~2005年7月29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效果不佳原因.结果 有4种复位不佳的原因,①移位的骨折块被压缩,复位时撬起不足;②植骨不实,术后再次移位;③固定螺钉拧得过紧造成关节面再次移位;④内固定钢板位置放置不当或预弯不够.结论 术前膝关节CT和对侧膝关节X线片的详细检查,术中针对外伤的机制以及移位的情况,撬起复位,并植骨填实,达到较满意的复位程度,可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
作者:汤发强;胡世平;陈祖星;吴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寰椎位置高而深在,损伤后易致枕颈部不稳,并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甚至是生命.笔者于2005年3月~2007年3月共手术治疗12例寰椎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军;郭林新;丁真奇;蔡弢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呈高发生率(美国为3.0~3.5/10万),高致残率(全身瘫痪占67%),高耗费,低病死率(5%)的新特点,加强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近年来,在动物实验中通过周围神经移植已取得的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为SCI的修复带来了希望.现就周围神经移植修复SCI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于占革;杨洪波;赵承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 采用功能强大的有限元构建分析软件Solid Works 2006,通过对髋关节假体结构进行拆分,分别将4个部分构建后生成体积进而建立全髋关节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COSMOS Works 2006软件进行计算,采用完全程序自动划分方法,共划分17 195个结点、11 062个单元,分析模拟坐立位腿交叉动作载荷,髋关节假体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所构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逼真反映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真实几何形态及其生物力学.结论 人工髋关节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可以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生物力学行为以及进行假体优化设计相关力学基础研究提供精确模型.
作者:李永奖;张力成;杨国敬;林利兴;王伟良;林瑞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小蝶形钛钢板经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简单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探讨其固定效果和疗效.方法 对23例2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13足,Ⅲ型14足,采用小蝶形钢板经外侧有限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跟骨解剖参数和足功能的恢复.结果 19例23足获得随访,所有足的外形恢复良好,主要的X线片观察指标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后关节面平整.按Maryland足评分方法评价术后功能,Ⅱ型骨折11足,优8足,良3足;Ⅲ型12足,优6足,良5足,可1足.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对SandersⅡ和部分Ⅲ型骨折,切开复位小蝶形钛钢板内固定能够取得可靠的固定效果,减小软组织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燕晓宇;俞光荣;朱辉;张凯;周家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复位器械的设计原理、手术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42个椎体骨折椎管前方占位采用半椎板减压,GSS系统撑开伤椎相邻上下椎体,用自制复位器将占位骨块复位并作后路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1~3年,平均1.5年,用ASIA分级由术前平均50分,升至手术1年后的80分.结论 使用自制复位器械及相应的手术方法,能使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融合简单、伤椎愈后稳定性好,适用于胸腰段及腰椎Gertzbein分类的A型骨折的治疗.
作者:李般若;旦明清;陈建华;张志忠;林磊;王盛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足截肢平面局部术前注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截肢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48例糖尿病足分两组治疗,A组28例作常规膝下截肢, B组20例在截肢前5 d,截肢平面注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00 U/d,再常规膝下截肢.观察截肢后残端伤口愈合情况和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B组伤口愈合、疼痛缓解均优于A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截肢前在常规局部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有效预防截肢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梅;卢耀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病因和发病机制及透明质酸钠(HA)在关节内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方法 对1276例膝骨性关节炎经3种不同的HA进行治疗.结果 3种透明质酸钠制剂的总体疗效分别为HA1(328例)92%;HA2(384例)71%;HA3(564例)54%.结论 HA治疗骨性关节炎是病因治疗,能有效的治愈和遏制骨性关节炎的进展.HA的分子量、浓度、纯度,合成来源直接影响早期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进口类产品优于国产类产品.
作者:陈汝岭;李谦;侯仲军;徐富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通过椎弓根的投影法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椎弓根的解剖及椎弓根投影的影像解剖研究,探讨通过椎弓根投影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临床上前瞻性地利用该法植入胸椎椎弓根螺钉50枚,腰椎椎弓根86枚,术后CT复查.胸椎植入的成功率与经典Margel法对比,腰椎植入的成功率与经典的AO法对比,利用SPSS 13.0的Pearson Chi-Square test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该法与AO及Margel法的成功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椎弓根的投影就是椎弓根行径在X线片及CT片上的投影,临床利用椎弓根的投影法植入胸椎螺钉16例50枚,Margel法31例 74枚,投影法植入腰椎螺钉23例86枚,AO法32例142枚,投影法胸椎的成功率明显高于Margel法,腰椎的成功率与AO法没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结论 椎弓根投影法植入螺钉的方法是可靠、可行的.
作者:方国芳;靳安民;张辉;闵少雄;朱立新;赵勇;阮雄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外力所致,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1].螺孔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根据局部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设计的一种特殊钢板,自2005年11月~2007年1月,笔者采用该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疗效满意.
作者:谭家昌;徐鸿育;杨有猛;黄成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儿男,8岁,右足外伤术后,皮瓣坏死1周.1周前因外伤至右足第一、二跖骨及其覆盖软组织缺损就诊.急诊行足背随意皮瓣转移及克氏针固定.术后1周,转移皮瓣覆盖跖骨缺损处坏死.专科查体:第一、二跖骨基底部至第一、二趾骨间皮瓣坏死,大小约5 cm×6 cm(图1).
作者:蔡弢艺;丁真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于2007年2月23日,利用第二足趾整形后再造拇指毁损1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1岁,因电烧伤致左手拇指毁损.X线示左手拇指自掌骨远1/3处缺失(图1),残断愈合良好.
作者:劳克诚;张成进;李忠;王蕾;范启申;王成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腓肠肌推进皮瓣一期修复跟腱伴腱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8例跟腱伴腱周皮肤缺损,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V-Y推进下移修复.结果 随访4个月~6年.8例缺损均一期愈合.患肢均恢复行走能力.膝踝功能满意.结论 双蒂腓肠肌皮瓣V-Y推进下移可一期修复跟腱伴腱周皮肤缺损.
作者:朱跃良;徐永清;兰秀夫;杨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61例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56例.选择Schatzker分型标准判断损伤程度;临床疗效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6.6个月.根据Rasmussen评分:优32例,良18例,可6例,差5例.7例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5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关节强直.结论 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有骨折类型、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质量及各种并发症等因素.通过提高关节面复位质量、术中正确处理合并伤以及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贾其余;郑曙翘;董力军;阎红旗;熊进;田小华;方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自2000年3月~2005年6月,应用双切口复位内外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C3型双髁胫骨平台骨折2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薛文;郭仕方;刘林;刘杰;王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7例(54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术前确诊31膝,术中确诊23膝,行关节镜下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结果 本组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术后疗效评价,优41例,良6例.本组无一例症状复发.治愈率100%.结论 关节镜下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是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较好的方法.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等优点.
作者:彭庆州;刘志先;李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镁钙合金对体外细胞生长的影响,对镁钙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ISO 10993-5:1999及GB/T 16886.5-2003标准,将不同浓度镁钙合金浸提液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进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评价镁钙合金的细胞毒性.结果 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阳性对照组细胞脱落、死亡,其余各组细胞贴壁生长,形态正常.MTT显示镁钙合金浸提液对细胞的毒性0级,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 镁钙合金的细胞毒性为0级,符合临床应用的要求.
作者:李子剑;张克;娄思权;郑玉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杂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复杂型Pilon骨折,按AO分型,C1型10例,C2型5例,C3型2例,采用急诊ORIF或者延期ORIF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9~28个月(平均16.4个月),按Mazur评分法:优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2.3%(14/17例),切口表浅感染和坏死各1例,1例踝内翻.结论 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采用急诊或延期ORIF,能有效地减少局部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
作者:蒋建农;郝思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进一步认识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采用永磁型MRI机,场强0.2T.结果 50例半月板撕裂中,按照部位分类,半月板撕裂位于内侧半月板前角2例,内侧后角37例,外侧半月板前角5例,外侧后角3例,同时累及半月板前角、体部和后角者内侧2例,外侧1例.按照半月板撕裂的形式分为:水平撕裂8例;垂直撕裂4例;斜形撕裂26例;纵形撕裂3例;放射状撕裂4例;桶柄状撕裂2例;复杂撕裂3例.结论 MRI能够清楚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部位和形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赵文;高克勇;王飞;宋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