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军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石玲;于玮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髋部手术后循环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7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9例患者,给予A组患者以0.2μg·h-1·kg-1右美托咪定泵注量,给予B组患者以0.4μg·h-1·kg-1右美托咪定泵注量,给予C组患者以0.6μg·h-1·kg-1右美托咪定泵注量,观察对比3组患者不同时段循环指标、SPO2情况以及POCD发生率以及MMSE评分情况.结果:3组患者在入室时,HR、MAP以及SPO2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用药10分钟和20分钟该时间段,C组的HR和MAP水平明显低于A、B2组;3组患者在术前24分钟,MMSE评分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12小时和24小时时间段,B组的POCD发生率和MMSE评分情况明显好于A、C2组患者.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实施治疗时,取0.4μg·h-1·kg-1右美托咪定泵注量,可以降低对患者术后循环干扰程度,有效避免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
作者:黄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均82例患者分为2组,采用传统切开内固定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8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强度评分、术中出血量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有效帮助患者踝关节恢复,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立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CS评分良好率为5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后脑积水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泽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全面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股骨颈骨折术患者满意水平;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要点的认知程度、股骨颈骨折术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水平;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积分;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股骨颈骨折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要点的认知程度、股骨颈骨折术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各项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股骨颈骨折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康复知识的认知,并提高了康复护理的行为,有效改善了生活质量,较好缓解了疼痛和焦虑抑郁的心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有较高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立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对ICU(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51例,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发生率、恐惧发生率、孤独无助发生率、抑郁和自卑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恐惧发生率、孤独无助发生率、抑郁和自卑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恐惧发生率、孤独无助发生率、抑郁和自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ICU(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翟智翘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重症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预防感染的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行PICC骨科重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防感染护理干预,每组各45例,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局部感染、导管感染、血液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预防感染的护理中,提高专业技术熟练程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密切观察置管运行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PICC置管使用效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由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将纳入对象分为2组,对对照组(n=59)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n=67)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患者为83.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 5715,P=0.0183).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患者为65例,不满意患者为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患者为49例,不满意患者为10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7%,对照组为18.64%,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381,P=0.0245).其中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4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1例.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护理满意度获得提高,并可有效抑制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洋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对骨保护素(OPG)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仅给予阿仑膦酸钠,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OPG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OPG水平与骨代谢指标(BAP、CTX-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疗效确切,能够增加骨密度,改善OPG和骨代谢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爽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后路融合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后路非融合手术治疗方式,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改善指标及JOA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各临床指标,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临时辅助应用在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骨科(以下均简称我科)2015年8月-2017年12月的21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临时辅助应用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结果:该组21例患者术中均采用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临时应用辅助复位,术中均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复查X线均提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结论:单边跨腕关节外固定架在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临时应用辅助复位的方法在临床中被证实是一种有效、便捷、经济适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王洪平;王川;兰玉平;钟凤林;赵晨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和骨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口服钙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法骨化醇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生化指标和骨折率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患者腰椎L2、L3、L4、股骨颈等部位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BALP、VD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RACP-5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骨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患者骨密度、改善生化指标和降低骨折率.
作者:李月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56例2009年8月-2010年8月医院接收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对照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康复治疗方法为观察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2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显效率为65%,有效率为27%,无效率为8%,观察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显效率为42%,有效率为26%,无效率为32%,对照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68%.2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敏;刘宏丽;李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患者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3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申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采用头皮针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头皮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将2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指标数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的生活能力、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3.33%,高于对照组72.41%,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尚延萍;许蕾;韩月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使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时,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的作用,保证手术效果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所以可以将人性化护理手段进行推广.
作者:聂颖;代梅皎;方英娜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在对脊柱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到本院来治疗脊柱创伤的48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人;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二者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用时比对照组少;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也要少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也要少于对照组;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面,2组患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对脊柱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奎元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凌海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分别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与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将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优良率:观察组为88.24%,对照组为72.55%,P<0.05;治疗前2组的G角与B角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G角、B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便于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倩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1月搜集的83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的主要压疮部位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3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中有32例胸腰背部压疮(占38.55%)、27例臀部压疮(占32.53%)、15例上肢压疮(占18.07%)、9例面部压疮(占10.84%),各组数据所占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再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能够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石旭满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克氏针内固定组和钛钢板内固定组,各40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足部评分(术后12个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高于钛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钛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钛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与钛钢板内固定相比疗效相当,但其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及并发症少的优势.
作者:陈福全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