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张灵;沈春涛

关键词:小儿, 肺炎, 针对性护理, 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80例小儿肺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观察记录2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体温恢复时间及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高,同时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儿更快恢复,值得借鉴.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对其血栓前状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疾病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B1组(急性发作期60例);B2组(临床缓解期6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B3组.选择凝固法以及liatas法对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进行检测,与此同时选择血气分析仪对患者实施血气分析,总结患有血栓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针对B1组慢阻肺患者,在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含量方面,明显高于B2组患者(P<0.05);B1组以及B2组患者在上述指标含量方面,明显高于B3组体检人员(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患者,对其血栓前状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终显著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晓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及诊治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诊断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3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37例颅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仅6例为炎症病因,占整体的16.22%,提示非炎症病因是引起颅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急性或亚急性局灶神经功能缺失、颅高压征患者,病史检查其存在感染、纤溶活性下降、血管内膜损伤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应及时采用CT、MRI联合MRV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及早明确诊断.

    作者:杜旭辉;张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副银屑病24例

    目的:对副银屑病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白芍总苷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4例副银屑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所有患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另取同期治疗的24例副银屑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进一步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副银屑病患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黄杨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苏叶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苏叶地黄汤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及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苏叶地黄汤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对2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接受1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2组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苏叶地黄汤可在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Ⅱ型糖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实验1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0~10.0%,实验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0.0%,选取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4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实验1组、实验2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实验组、实验1组2组之间的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4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不可比性(P>0.05).结论:严格控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延缓糖尿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出现及其发展.

    作者:翟东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26例患者则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一段时间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吴鸿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并分析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宫外孕中的临床疗效,并探究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与市中心医院接受宫外孕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实验组,将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宫外孕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急性的心肌梗死伴存高危快速型的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临床的研究,根据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的药物治疗,研究2组冠心病急性的心肌梗死伴存高危快速型的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比对照组患者(82.0%)更高,组间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方式的治疗,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的心肌梗死伴存高危快速型的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柏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11例.骨折按Neer分型:3部分骨折6例,4部分骨折10例.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根据Neer康复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手术时间58~96分钟,术中出血量约180~360 ml.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以及脱位等并发症.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7.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成日;张鹏;李成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所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杂合型血液透析方法.利用健康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分析以及统计,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杂合型血液透析后,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间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状况,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来提升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2月~2014年2月早期肾肿瘤患者68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保留肾单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术中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肾脏热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复发率相比较: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方法应用于早期肾肿瘤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对机体创伤程度轻、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泽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77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32)和心理组(n=45),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心理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结果:常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评分均高于心理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瑛玉;王桂芹;陈广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持续高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型H1 N1流感持续高热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甲型HIN1流感持续高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维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80例小儿肺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观察记录2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体温恢复时间及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高,同时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儿更快恢复,值得借鉴.

    作者:张灵;沈春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评价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经胸冠脉超声方法对冠状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检测,并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TTE方法对冠状动脉的3支血管进行检测,统计病变血管数、检出人数、硬化斑块的形态、血管狭窄程度,并与冠脉CT检查或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同时统计212例健康体检者冠状动脉各支血管的检出率.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硬化的检出例数、多支病变的检出例数均比非糖尿病病人多,单发、多发梗阻性狭窄节段也均比非糖尿病病人高,非糖尿病病人单支病变的例数高于糖尿病病人,检测结果与CT、冠脉造影符合率较高.健康体检者中右冠脉的检出率为87.3%、左回旋支的检出率为68.9%、左前降支的检出率为97.7%.结论:经胸冠脉超声方法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检出效果良好,2型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复杂病变、多支病变、硬化斑块等.

    作者:孙华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成药所致马兜铃酸肾病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成药所致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辽宁省宽甸县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肾脏内科的8例中药所致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分析临床特征.结果:8例临床均有肾脏间质小管功能异常:肾小管酸中毒、肾性糖尿、低渗尿(禁水12小时尿渗透压800mosm/Kg·H2O).均为阴匿性慢性发病,5(62.5%)例发现时达氮质血症期,3(37.5%)例达尿毒症期.以夜尿增多首发症状4(50.0%)例,恶心、呕吐伴乏力非特异性症状为首发病者4(50.0%)例.双肾B超除1(12.5%)例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结论:在应用中成药时,需加强宣教,临床上辨证施药或应用替代性药物治疗,以减少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生.

    作者:罗小东;宋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坐位并发症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坐位并发症中应用循证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神经外科手术坐位护理的患者90例,并把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坐位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中,观察护理的效果情况并对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在所有的90例患者中,都接受了顺利的手术治疗,并且没有出现由于手术体位的摆放而产生其他的并发症状.结论: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坐位并发症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小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对不同的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体检的健康人群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迈瑞BC5380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分析,比对2组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等结果.结果:静脉采血45例血常规结果为白细胞(WBC):(10.31±2.98)×109/L;红细胞(RBC):(3.29±1.03)×1012/L;血红蛋白(HGB):(116.12±15.69)g/L;红细胞比容(HCT):(41.85±19.9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02±19.01)g/L;血小板(PLT):(229.03±81.32)×109/L.末梢采血45例血常规结果为白细胞(WBC):(8.91±3.21)×109/L;红细胞(RBC):(3.79±0.83)×1012/L;血红蛋白(HGB):(122.38±29.02)g/L;红细胞比容(HCT):(31.51±21.5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5.02±18.01)g/L;血小板(PLT):(213.53±81.39)×109/L.2组血常规检测结果中MCHC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等项目检测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不同采血方式得到的血常规结果差异很大,同时采用静脉采血具有更高的检验准确性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明;林发波;金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咳嗽(肺脾两虚型)

    培土生金法亦称健脾益肺法,从生理、病理角度阐述了肺与脾的关系,并分别论述了肺脾两虚型慢性咳嗽的辨证特点及培土生金的定义,认为该法适用于虚证的间接治肺法,即通过五脏生克关系,对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作者:卢尚卓;于庆;卢英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癌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

    目的:研究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1年6月~2013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在手术前后进行整体护理,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显著,对于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