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武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比较、分析2组病患的便秘及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以及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减少心脏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意义.方法:通过对2014年5月~ 2015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习惯、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提高,生活习惯显著改善,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急性脑血管患者62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分析2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而ADL评分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研究组下降、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4.1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冀景芳;张德河;路法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分2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FMA评分、B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FMA评分、BI评分均比护理前评分高,且观察组FMA评分、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2.6%,比对照组77.3%高,2组相比较x2=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上、下肢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且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综合急诊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59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的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选择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27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身体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1.4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综合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身体不适,改善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可广泛推荐.
作者:蔡丹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对于医疗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一种及时有效的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进行好资料的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常规的治疗方法,既开放性手术的方法一方面治疗效果并不佳,另一方面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较大.因此微创手术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而言极为重要.文章探讨了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施万义;侯凤娟;王玉林;李宝成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掌指骨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微型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每组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手指总关节活动度等差异.结果:微型钢板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克氏针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克氏针组患者(P<0.05);微型钢板组患者的手指总关节活动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组患者(P<0.05).结论:微型钢板用于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可以优化手术过程、促进骨折痊愈,在提升术后手指总关节活动度方面也有较大优势.
作者:方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颈椎不稳导致的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颈椎不稳导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片做相应的探讨,从而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结果:12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稳,并且伴有1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42例,2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57例,3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21例,并且其颈椎不稳主要集中于C3~C5有105例,而在C5~C7较为少见,仅有15例,其中75例患者进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治疗,68例患者治疗有效,同时在不稳定节段进行颈前路的间盘切除以及植骨融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术后准确随访,随访显示其治疗有效率为85.8%(103/120).结论:在颈椎不稳导致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的临床诊断效果良好,同时对患者进行颈前路的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欧庆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处理四肢骨折复位后采用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断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60例接受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的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四肢骨折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术后均随访8个月~1年后,四肢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无效率11.67%;四肢骨折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69.01±6.99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肢体功能39.87±8.78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的患者在复位后经骨外固定支架的固定方式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且促进肢体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方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200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中医正骨门诊就诊的30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敷黄水及小夹板外固定,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定期复查患肢X线观察骨折端愈合情况.结果:30例患者随访至少4个月,功能满意20例,可7例,不满意3例.结论: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
作者:吴泽荣;谭官峰;庞瑞明;王明潮;叶贵聪;刘红财;曾伟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整体性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更愿意配合治疗,同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金一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滋阴活血法治疗早期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中药滋阴活血方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对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患者眼底黄斑区病变情况的变化.结果:视力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好转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其视力恶化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阿姆斯勒方格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阿姆斯勒方格检查好转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其阿姆斯勒方格检查恶化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另外,观察组黄斑区病变的恶化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使用滋阴活血法治疗早期老年黄斑变性,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避免视力下降,改善黄斑区病变,延缓疾病的进程,可被广泛应用于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曹金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行中医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闭合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9%和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和82.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随访期内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4%与31.1%,观察组显著更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均令人满意,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袁智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门诊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90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而给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术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以及焦虑情况等资料.结果:根据VRS分级标准所评估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护理满意度的评估数据,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1.1%,而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只达到71.1%,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AS评估数据,观察组的患者焦虑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提升患者的疼痛耐受性,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86例)的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加强支持及对症治疗,早期留置胃管、早期鼻饲,常规监测胃液PH值和胃液潜血试验,预防性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一旦发现应激性溃疡出血,暂停鼻饲,给予凝血酶、云南白药、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管注入;加大质子泵抑制剂剂量;静脉应用止血药物;贫血严重或休克者输血治疗等.结果:86例患者中57例临床治愈,29例死亡,死亡率达33.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机率高,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后死亡率高,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李少锋;彭宇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随即分为A组(常规康复治疗组)23例及B组(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组)2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袁(FAC)译定、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B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改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恢复.
作者:刘树利;崔国梁;刘艳;孙颜斌;王晓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本次对研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痛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p<0.05.结论:对于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低患者出现骨折的情况发生,因此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温力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钛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通过锁骨钩钛板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临床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锁骨钩钛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俊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就诊的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法治疗,实验组采取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法治疗.术后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程,胰腺炎复发率和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 AST)及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胰腺炎复发率率也小于对照组,且差值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 AST)及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差别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廖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肱骨外科胫骨折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推动骨科临床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患者同意条件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治疗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取不同的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来说,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优势明显.
作者:阮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