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影响

裴育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门诊手术, 影响
摘要:目的:对门诊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90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而给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术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以及焦虑情况等资料.结果:根据VRS分级标准所评估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护理满意度的评估数据,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1.1%,而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只达到71.1%,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AS评估数据,观察组的患者焦虑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提升患者的疼痛耐受性,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各项发育指数、治疗前后智力和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行为和社交能力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智力和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各项指标发育,改善智力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翟巧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 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帕金森痴呆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 =140例)和观察组(n=1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采取盐酸美金刚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0周、16周的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统计记录2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10周、16周的MMSE评分、MoC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略低于对照组的6.43%,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帕金森痴呆采取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贞君;邱星颖;方嘉阳;李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舒肝解郁胶囊与帕罗西汀片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发的抑郁焦虑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发的抑郁焦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焦虑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另一组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组(研究组).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均采用SDS、SAS量表评分,采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在治疗6周末采用PANNS减分率进行临床总体疗效评估.结果:2组SDS、SA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2周末、4周末、6周末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周末PANNS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83.9%,2组临床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x2 =1.42,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治疗1~2周,患者基本能够耐受,继续治疗逐渐减轻或消失.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对老年冠心病伴发的抑郁焦虑有显著疗效,副作用轻微,可以作为临床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吴凡;刘金光;于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浅析损伤控制骨科在临床骨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骨科损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骨科的治疗措施,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中心接诊的98例骨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49例患者行1次性手术常规治疗措施,设为对照组;对另49例患者进行损伤控制骨科的治疗措施,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时的I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3例(6.0%)明显优于对照组11例(22.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333,P<0.05).结论:对骨科损伤患者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措施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宋少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试论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 2014年11月诊治的90例急性湿疹患者,患者均经过医院确诊为进行湿疹,所有患者平分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7.8%,对比组的满意度为77.8%,研究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以人为出发点,满足患者的各项综合要求,增加心理、生活上的满意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爱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对门诊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90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而给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术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以及焦虑情况等资料.结果:根据VRS分级标准所评估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护理满意度的评估数据,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1.1%,而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只达到71.1%,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AS评估数据,观察组的患者焦虑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提升患者的疼痛耐受性,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就诊的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法治疗,实验组采取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法治疗.术后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程,胰腺炎复发率和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 AST)及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胰腺炎复发率率也小于对照组,且差值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 AST)及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差别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廖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高压氧治疗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

    目的:探究HI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高压氧治疗护理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110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类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护理,观察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比对照组63.64%高,观察组后遗症与脑损伤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且MDI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HIE行高压氧治疗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症与脑损伤发生率,并促进智能发育.

    作者:马瑞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骨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合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AO锁骨钩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骼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ES评分,治疗组患者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21.42%),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急诊中实施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情况,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润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用于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84例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4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用于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进行治疗.2组患者用药2周后对比患者阴道出血以及腹痛等指标的变化,进而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优,采用采用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用于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 (40/42),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 (34/4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联合滋肾育胎丸安胎进行治疗,患者的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临床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应用于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86例脑炎患者,按43例/组分别设置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选择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2.8%,实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80.33±7.45分和64.25±7.2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36±10.26分和30.41±11.58分(P<0.05).结论:针对脑炎患者,其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内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该治疗模式不但能够提高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等,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房圣旭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多排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成像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可疑骨折患者,DR检查均未见明确骨折线,经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确诊的隐匿性骨折的影像学资料,总结X线漏诊原因及平面重建的诊断优势.结果:所选患者中,DR检查均未发现明确骨折线,经64排螺旋CT扫描,发现颈椎骨折2例,骨盆骨折3例,跟骨骨折5例,骶尾部骨折5例,踝关节骨折6例,腕骨骨折7例,胸骨骨折2例,颅骨骨折2例.结论:多排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优于DR检查,对DR不能确诊的骨折线能做出准确判断,其3D重建技术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作者:高巍;金鑫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浅谈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在有关肠内营养方面上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到本院进行神级内科进行就诊的重症患者约为200例,对于所有的患者都给予肠内的营养支持,同时也需要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以及相关的肠内营养护理.结果:在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在清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上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效果,其中包括出现死亡的患者2例、患者发生代谢性的并发症的1例、患者的胃肠道出现并发症的3例、患者出现感染性的并发症的18例.结论:在对于患有神经内科的危重症患者中,对其进行肠内营养,并且对于患者进行施肠内营养的护理,可以得到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神经内科病症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提高患者自身的蛋白含量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在临床医学中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曹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究颈椎不稳导致的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颈椎不稳导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X线片做相应的探讨,从而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结果:12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稳,并且伴有1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42例,2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57例,3个不稳定节段的患者21例,并且其颈椎不稳主要集中于C3~C5有105例,而在C5~C7较为少见,仅有15例,其中75例患者进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治疗,68例患者治疗有效,同时在不稳定节段进行颈前路的间盘切除以及植骨融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术后准确随访,随访显示其治疗有效率为85.8%(103/120).结论:在颈椎不稳导致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的临床诊断效果良好,同时对患者进行颈前路的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欧庆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

    目的:研究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40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随访患者1年,发现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分别为80%、90%,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Cooney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治疗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短、疼痛较轻且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就推广.

    作者:姚建兴;秦兴亚;江志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86例)的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加强支持及对症治疗,早期留置胃管、早期鼻饲,常规监测胃液PH值和胃液潜血试验,预防性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一旦发现应激性溃疡出血,暂停鼻饲,给予凝血酶、云南白药、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管注入;加大质子泵抑制剂剂量;静脉应用止血药物;贫血严重或休克者输血治疗等.结果:86例患者中57例临床治愈,29例死亡,死亡率达33.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机率高,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后死亡率高,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李少锋;彭宇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66例患者,之中有34例患者应用手法复位结合甩肩法功能锻炼加中药外敷、微波辅助治疗,该组为观察组;32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该组为对照组.术后随访均在12个月以上,并且对其疗效进行评判.结果:应用Constant评分对66例为患者进行随访,评定其肩关节功能.2组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结合甩肩法功能锻炼加中药外敷、微波辅助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效果要优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文利;李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研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效果

    目的:本次对研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痛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p<0.05.结论:对于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低患者出现骨折的情况发生,因此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温力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笔者选择自己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462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234例,女性患者228例,运用随机性的数字法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31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手术护理管理,包括在手术中安排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讲解有关手术注意事项等.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实施对照组的内容基础上,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观察,还有在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不规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运用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可以减少医院的感染发生,同时也会减少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出现.

    作者:窦德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化疗对肠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定肠癌患者的失眠状况,研究对肠癌患者失眠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住院肿瘤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评估患者失眠质量.对失眠患者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肿瘤患者失眠发生率为56.67%;女性患者失眠数多于男性(P<0.05),失眠指数与患者对失眠的不良认知、心理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组的失眠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癌患者失眠发生率高,好发于女性.肠癌患者的失眠质量与其对失眠的认知态度显著相关,护理干预可让失眠患者减少负性情绪,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王丽;肖志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