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战锋
目的:对应用依达拉奉对患有脑栓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脑栓塞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栓塞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脑栓塞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依达拉奉对患有脑栓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潘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2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通过为期2个月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56%,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4.44%,由此可以看出,2组患者之间的总满意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干预组患者中治疗依从40例(88.89%),不依从5例(11.11%);而对照组患者中治疗依从26例(57.78%),不依从19例(42.22%),因此,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P<0.05,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干预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干预组患者的临床人性化护理模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提升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故人性化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病情。
作者:李忠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核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腹腔镜证实的输卵管结核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共分为4种类型,I型:病灶局部的周边环状增强,病灶内部无增强,整体显示呈腊肠样,共14例患者为I型,占35%。Ⅱ型:病灶的周边呈环状增强,内部呈分隔样增强信号,共12例,占30%。Ⅲ型:病灶局部呈不均匀增强,内部不规则无增强,共12例,占30%。Ⅳ型:病灶局部不均匀增强,内部呈现结节样增强,共2例,占5%。结论:超声造影能客观地反映输卵管结核病灶的增强情况,为输卵管结核的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郑章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患者的治疗。方法:选取30例妊娠剧吐患者进行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及酸中毒,给与胃肠外营养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26例情况好转继续妊娠,4例终止妊娠。结论:妊娠剧吐病人应住院治疗,治疗初禁食2~3天,使胃肠得以休息,给予静脉输液或全胃肠外营养。纠正失水、代谢性酸中毒,维持每天尿量≥1000 ml。
作者:赵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分别为113±7mmHg、75±5mmHg,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为37.5%,低于对照组60%( 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硫酸镁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中国虽然不是全球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中国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相较于高发国家高于1%-2%左右。所以中国应该加大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乳腺癌有已经严重危害了女性的健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早期乳腺癌是指肿瘤直径<3cm,同侧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或仅有微小转移。彩超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超技术可以直观、清晰的观察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斑等,结合血流与各项参数,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研究中,2年的时间内大约有10000人的女性,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89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2%和84.10%,准确性为80.10%。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抗菌素耐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228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经过及疗效,探讨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更好的治疗肺炎链球菌提供依据。结果:近年来世界各国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亚洲地区为严重。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以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显著。结论:肺炎链球菌耐药现象需引起临床重视,增强耐药性监测,深入研究、临床合理用药,可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崔建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用2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采用的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6.03%,2组差距较明显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焦虑状况,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这一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结合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综合效益。方法:将选择卡托普利治疗患者89例纳入对照组,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患者80例联合组,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30.34%、71.91%,无效率2.50%,低于对照28.09%,治疗后4周、8周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8.75%,高于对照组16.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降压速度快,但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不排除部分患者不耐受而退出治疗的可能,医师与患者应综合考虑风险、获益。
作者:李虎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全胃切除术对胃癌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56例胃癌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1例患者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8例,接受相应治疗后均得以痊愈。患者术后第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00%、48.21%、32.14%。结论:应用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成功高,治疗效果明显,患者预后良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作者:何翔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沟通技巧,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巨大儿概率、剖宫产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产结局影响显著,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质量以及保障孕妇和新生儿安全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郝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及特点。方法:对5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进行心理、药物、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等护理。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使5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结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经过科学的合理化疗,精心的临床护理,使患者化疗成功率与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周贺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开胸术后并留置引流管的98例患者分成2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结果:干预组的留置时间为74.5±8.9小时,对照组的留置时间为95.7±10.8小时,干预组的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血气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晶;张统水;于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麻醉实施效果。方法:84例择期接受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比较不同麻醉实施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见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阻滞平面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效果、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见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用药治疗后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赵王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的外科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的外科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外科感染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临床外科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的外科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通过运用 VSD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平均分给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如清洁创口、消毒、换药处理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VSD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愈合12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而对照组愈合3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8.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VSD的方法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常规的方法,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陈友慈;黄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疼痛情况、阴道出血情况和流产成功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220例,分为人工流产组和药物流产组,术后对孕妇的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疼痛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2种流产方式的利弊。结果:人工流产组在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2个方面情况明显优于药物流产组,药物流产组的疼痛程度较人工流产组轻,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两种终止妊娠手术的方法各有利弊,在临床中应根据孕妇实际情况慎重选择。
作者:樊爱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童咳嗽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2组就治疗效果及疗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25例试验组儿童咳嗽,有24例治愈,1例无效,有效率为96%;平均疗程为7~8天。25例对照组中,22例治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平均疗程为10~11天。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疗效显著,并且能缩短疗程,此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殿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痔:是痔病的总称,是一类常见的、多发的肛门疾病,是人类所特有的疾病,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1关于痔的概念1.1传统的概念:痔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1.2现代的概念: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液淤滞形成的团块。1.3对上述2种概念的认识:就其定义的正确与否暂且不论,单从对某一疾病的定义上讲,显然存在着不合理性和片面性。不合理性:他们是把痔做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来加以定义,把发生在不同的解剖部位,不同的病理改变总结在一起,来定义某一疾病,显然是不合理。片面性:按既往痔的发生位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2种概念只能定义内痔和静脉曲张性外痔,不能解释其它性质的痔,显然两种痔的概念存在着片面性和不全面性。
作者:吕宝东;侯绪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