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彩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意义

王冬梅

关键词:彩超诊断, 早期乳腺癌, 临床诊断, 敏感性和特异性, 准确性, 中国,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患者, 微小转移, 肿瘤直径, 增长速度, 严重危害, 乳腺肿块, 女性, 内部回声, 临床价值, 健康, 国家, 彩超技术, 纵横比
摘要:近几十年来,全球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中国虽然不是全球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中国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相较于高发国家高于1%-2%左右。所以中国应该加大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乳腺癌有已经严重危害了女性的健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早期乳腺癌是指肿瘤直径<3cm,同侧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或仅有微小转移。彩超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超技术可以直观、清晰的观察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斑等,结合血流与各项参数,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研究中,2年的时间内大约有10000人的女性,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89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2%和84.10%,准确性为80.10%。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疗程资料。结果:在选取的88例患者中,无效患者5例,显效患者13例,有效患者22例,痊愈患者有4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1%。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未发现存在骨折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情况。结论:内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固定手术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加上手术后的康复指导,使治疗效果更加的明显。正确选择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时间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踝关节骨折的远期效果。

    作者:杨灵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保守方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崔金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无环鸟苷双途径给药联合IL-2治疗HSK

    目的:研究无环鸟苷( ACV )双途径给药联合白细胞介素Ⅱ( IL-2)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 )的疗效及降低复发的作用。方法:将确诊的 HSK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5例在无环鸟苷双途径给药的同时联合 IL-2全身应用。对照组30例用无环鸟苷滴眼剂点眼治疗,治愈后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病程较对照组缩短( P<0.01),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临床应用ACV双途径给药联合IL~2治疗HSK疗效明显,可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苏剑;冯战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40例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7±11.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40.3±10ml,住院时间为4.5±2.0天;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2.1±14.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72.3±11.5ml,住院时间为7.1±3.2天。2组结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临床效果较好,方法简便,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凤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自体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经6~24个月随访,按Macnab[1]标准进行评价:本组优21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0.3%,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现象。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危机护理干预对放射科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危机护理干预在放射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放射科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危机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25%、0.0%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为98.75%,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92.62±4.26分,较对照组评分78.03±5.28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危机护理干预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还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张荣恒;朱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彩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意义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中国虽然不是全球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中国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相较于高发国家高于1%-2%左右。所以中国应该加大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乳腺癌有已经严重危害了女性的健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早期乳腺癌是指肿瘤直径<3cm,同侧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或仅有微小转移。彩超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超技术可以直观、清晰的观察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斑等,结合血流与各项参数,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研究中,2年的时间内大约有10000人的女性,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89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2%和84.10%,准确性为80.10%。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麻醉病人术中、术后HR、BP、EKG、SPO2和EtCO2平稳,术毕清醒快。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差,麻醉前仅应用阿托品即可满足要求,极小剂量的镇静药物即可引起严重副作用。

    作者:高连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儿推拿术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推拿术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52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推拿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3.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纳差、厌食等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纳差等症状,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心脏再同化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记录其术前术后6分钟室内平面步行距离试验结果及心脏超声动图检测结果。结果:(1)治疗后,心功能Ⅱ级人数由治疗前的0例增长至16例(P<0.05),Ⅲ级例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Ⅳ级例数由治疗前的17例降低为0例(P<0.05),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2)治疗后,6MHWT结果及各心脏超声动图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6MHWT结果由治疗前的29.34±10.27m增加到治疗后的298.74±52.43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也由(0.27±0.03)提升到(0.49±0.06),左室舒张末内径则明显缩小至65.35±13.75mm(P<0.05),仅二尖瓣反流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3)所有受试患者均成功置入起搏器及导线,无心律失常、冠状静脉窦夹层或穿孔情况发生,治疗后无1例出现造影剂肾病、导线脱位、囊袋感染或慢性阈值升高等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安全性突出。结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娟;谭秦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依达拉奉治疗脑栓塞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依达拉奉对患有脑栓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脑栓塞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栓塞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脑栓塞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依达拉奉对患有脑栓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潘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9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4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52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96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2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0例妊娠剧吐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患者的治疗。方法:选取30例妊娠剧吐患者进行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及酸中毒,给与胃肠外营养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26例情况好转继续妊娠,4例终止妊娠。结论:妊娠剧吐病人应住院治疗,治疗初禁食2~3天,使胃肠得以休息,给予静脉输液或全胃肠外营养。纠正失水、代谢性酸中毒,维持每天尿量≥1000 ml。

    作者:赵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ICU胸外伤患者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胸外伤的急救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改善急救护理措施,减少胸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临床治愈率有所提高。方法:以2012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为例,通过对这80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并在急救后对患者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结果:患者全部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对80例胸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治愈患者68例,好转1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护理中,程序化急救护理的技术成熟,采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伤者病情进行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维持呼吸功能、有效组织抢救,使胸部外伤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使临床治愈率有所提高,完善急救措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银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人CT下经皮肺部穿刺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人CT下经皮肺部穿刺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进行CT下肺部穿刺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特殊的心理干预及知识宣教,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比较两者之间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心理护理后焦虑情绪缓解,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降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老年人CT下肺部穿刺的焦虑情绪,能主动的配合穿刺,使穿刺并发症,气胸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刘雪艳;卢雨零;袁晓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浅谈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对93例骨盆骨折患者的系统治疗后93例患者全部满意出院,且预后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康复几率和生活质量,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联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养生理论与健康保险实务相融合初探

    将中医养生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融入健康保险,从动形、静神、调气、固精等不同方面进行顺时调养、未病先防。通过对被保险人进行科学的养生指导、健康体检,以防止或减少亚健康状态、慢性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被保险人的健康维护和保险机构的稳健经营无疑都是利好,也是现代健康保险价值之所在。

    作者:江乐盛;金志英;王素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50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童咳嗽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2组就治疗效果及疗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25例试验组儿童咳嗽,有24例治愈,1例无效,有效率为96%;平均疗程为7~8天。25例对照组中,22例治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平均疗程为10~11天。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疗效显著,并且能缩短疗程,此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殿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沟通技巧,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干化学法检测抗凝血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探讨急诊生化检验应用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自动干化学生化分析仪分别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急诊科进行治疗的98例患者的肝素抗凝血浆及常规血清标本的23项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2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8例标本都顺利完成检验,23项生化指标中有DBIL ,ALT ,TP ,ALB ,CHOL,TG,ALP LDH等13项指标的结果存在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余AST, TBIL,GLU,CREA,CK,CHE,LDLC,BUN,NA,CL等10项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13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临床可接受判断,其中DBIL,ALT,K等3项的检测结果临床一致性较差,其余项目为临床可接受。结论: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测时,分离血浆较快,检测结果与常规检查存在差异,但大部分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更适合急诊患者需求,但对于ADBIL,ALT,K等3项干化学检测时可重新建立血浆参考范围。

    作者:马冬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