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陈慧娟;谭秦东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起搏器
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心脏再同化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记录其术前术后6分钟室内平面步行距离试验结果及心脏超声动图检测结果。结果:(1)治疗后,心功能Ⅱ级人数由治疗前的0例增长至16例(P<0.05),Ⅲ级例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Ⅳ级例数由治疗前的17例降低为0例(P<0.05),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2)治疗后,6MHWT结果及各心脏超声动图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6MHWT结果由治疗前的29.34±10.27m增加到治疗后的298.74±52.43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也由(0.27±0.03)提升到(0.49±0.06),左室舒张末内径则明显缩小至65.35±13.75mm(P<0.05),仅二尖瓣反流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3)所有受试患者均成功置入起搏器及导线,无心律失常、冠状静脉窦夹层或穿孔情况发生,治疗后无1例出现造影剂肾病、导线脱位、囊袋感染或慢性阈值升高等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安全性突出。结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乳腺癌应用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应用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60例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都采用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的方法,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临床受益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 CR)13例,部分缓解(PR)28例,稳定(SD)11例,进展(PD)8例,有效率为86.67%;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脱发,但均可耐受;治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减轻,止痛药物应用减少,KS评分上升等改善情况。结论:晚期乳腺癌应用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关欣;孙红梅;王桂英;韩宇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人CT下经皮肺部穿刺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人CT下经皮肺部穿刺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进行CT下肺部穿刺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特殊的心理干预及知识宣教,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比较两者之间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心理护理后焦虑情绪缓解,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降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老年人CT下肺部穿刺的焦虑情绪,能主动的配合穿刺,使穿刺并发症,气胸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刘雪艳;卢雨零;袁晓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50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童咳嗽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2组就治疗效果及疗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25例试验组儿童咳嗽,有24例治愈,1例无效,有效率为96%;平均疗程为7~8天。25例对照组中,22例治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平均疗程为10~11天。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疗效显著,并且能缩短疗程,此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殿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未应用抗生素86例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围期不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情况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36例患者在手术围期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36例患者在手术围期未使用抗生素,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手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围期不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细菌耐药性,降低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可行性。

    作者:王忠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产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巨大儿概率、剖宫产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产结局影响显著,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质量以及保障孕妇和新生儿安全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郝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种TLIF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两种TLIF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90例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A组(45例)患者的治疗用Wiltse入路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进行治疗,并合用椎管潜行减压术,B组(45例)用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并合用椎管潜行减压术。记录并分析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及JOA评分、影像学评价。结果:A组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都比 B组少(P<0.05),AB 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各阶段,VAS及JOA评分都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2组间腰痛VAS评分及 JOA评分差异明显(P<0.05)。影像学评价2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Wiltse组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少,术后的腰腿疼痛恢复快,远期随访评分2组无显著差异。改良TLIF相较于常规TLIF更利于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的恢复。

    作者:王金辉;吕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危机护理干预对放射科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危机护理干预在放射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放射科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危机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25%、0.0%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为98.75%,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92.62±4.26分,较对照组评分78.03±5.28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危机护理干预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还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张荣恒;朱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G试验对霉菌性鼻窦炎患者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探讨血浆G试验检测对诊断霉菌性鼻窦炎( Fs)的价值。方法:Fs确诊患者35例和健康对照组10例,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浆,用G试验方法检测各组血浆(1,3)-β-D葡聚糖( BG)浓度。结果:32例真菌球型真菌性鼻窦炎中,28例BG平均浓度37.6±12.9pg/ml,阳性率为87.5%,4例检测值<5 pg/ml;1例急性暴发型检测值为835.2pg/ml,2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检测值分别为335.2 pg/ml、695.2 pg/ml。对照组及FS术后检测均<5 pg/ml。结论:FS患者血浆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G试验可作为FS的诊断指标。

    作者:唐婷婷;吉飞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疗法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134例患者中痊愈78例,好转5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左主干急性闭塞15例分析

    目的:探讨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3年大庆油田总医院15例由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结果:入选的15例患者术中均植入IABP辅助治疗,3例在IABP的支持下急诊行PCI术,1例存活,2例死亡,1例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脉搭桥术术后24小时内死亡。11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在IABP支持下准备择期行PCI术,等待过程中2例死亡,1例未行PCI术存活出院,8例择期行PCI术,其中3例死亡,5例存活出院。结论:左主干急性闭塞的死亡率极高。对于无保护的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治疗上建议首先植入IABP辅助治疗,待病情相对稳定后行PCI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而对于有保护的左主干急性闭塞的患者,建议在IABP辅助治疗下行急诊PCI术,急诊冠脉搭桥术是一种选择,但手术要求高,死亡率高。

    作者:刘胜全;李琪;伊洪艳;李彦红;刁秀娟;黎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黛力新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均47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谷维素片治疗;治疗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黛力新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HAMD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HAMD、HbA1C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HAMD、HbA1C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晓红;王学军;吕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患者,观察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患者5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结肠造瘘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26例):针对结肠造瘘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A1组(观察组26例):针对结肠造瘘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结肠造瘘患者完成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2组结肠造瘘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在A1组结肠造瘘患者中,表现为造瘘口坏死的患者1例,针对患者实施肠断切除术以及实施造瘘口重建手术,全部有效痊愈。于造瘘口周围表现出皮炎的患者1例,对患者实施局部皮肤护理以及换药后有效痊愈。在A2组患者中,表现为造瘘口坏死的患者6例,于造瘘口周围出现皮炎的患者5例,同A1组患者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A1组结肠造瘘患者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完成手术后针对结肠造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成功凸显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作者:臧晓凤;李彩燕;曹馨媛;张晓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肿瘤根治原则看消化道肿瘤微创治疗

    目的:从肿瘤根治原则探讨微创治疗消化道肿瘤类型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根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用时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良恶性消化道肿瘤有确切的效果,安全性好,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李全营;秦长江;郭国校;孙嵩洛;杜冰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饮食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应用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饮食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平均蛋白质为以及平均热能为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平均蛋白质为以及平均热能摄入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予以饮食干预和营养指导是有必要的。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躯体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时间为2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收缩压平均值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益于患者预后。

    作者:谢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颈癌根治术2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我们医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2例尿潴留。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云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沙星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进行化疗,比较2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2组相比较x2=10.1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沙星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毒副作用能够耐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义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孕前保健对孕产期母亲和胎婴儿影响及干预研究

    目的:认识并了解孕前保健在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亲安全发挥的确切作用。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检查检验相结合方式。调查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仅女方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和未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妇女及其新生儿。结果: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并进行系统孕产期保健服务后其感染性疾病、合并内外科疾病、胎婴儿发育缺陷与异常及新生儿病理性疾病发生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孕前保健对孕产期母亲和胎婴儿发育可产生有利影响,应采取有力措施推广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维护母儿安康。

    作者:闻汇;王丽芬;赵静;宋玉华;韩淑杰;刘杰;蒋艳红;类成荣;郑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住院天数及再出血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43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抢救和全方位精心的护理,43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0例,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马咏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