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营;秦长江;郭国校;孙嵩洛;杜冰豫
目的:对胸外伤的急救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改善急救护理措施,减少胸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临床治愈率有所提高。方法:以2012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为例,通过对这80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并在急救后对患者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结果:患者全部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对80例胸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治愈患者68例,好转1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护理中,程序化急救护理的技术成熟,采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伤者病情进行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维持呼吸功能、有效组织抢救,使胸部外伤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使临床治愈率有所提高,完善急救措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银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HAP感染源来自医疗设备、环境,通常在患者-患者和患者-医务人员中传播。吸入口咽分泌物或经气管插管套囊周围渗漏的细菌是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主要途径。50%~70%健康人睡眠时可有口咽部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带菌气溶胶吸入是NP的另一发病机制。预防:对呼吸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灭菌,尽量使用无创通气预防VAP,手部清洁和洗手时预防NP简便而有效的措施等。
作者:孙仲萍;马卓;张秋菊;贺亮;高笑梅;李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的外科处理方法的选择。方法:2010年1月~2014年6月对10例妇产科手术导致输尿管阴道瘘施行即时经输尿管镜检配合钬激光置入斑马导丝然后再留置双 J管(5例);失败者采用经腹膜外途径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5例)。结果:10例随访3~28个月,平均16.2个月,10例均治愈,术后未出现明显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阴道瘘是妇产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一经确诊应积极处理,治疗措施以恢复正常排尿通路及保护患侧肾脏功能为原则。随着输尿管镜技术的发展,早期通过输尿管镜配合钬激光置管可作为首选治疗。
作者:赵捷;任新;江典存;张依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自体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经6~24个月随访,按Macnab[1]标准进行评价:本组优21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0.3%,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现象。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分型证治、中药敷脐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行为疗法、饮食疗法、外科治疗等。结果:根据临床观察表明,运用中医综合疗法辩证分析对症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具有独特的疗效,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6例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满意10例(27.8%),明显改善16例(44.4%),良好5例(13.9%),改善2例(5.5%),无改善3例,手术总有效率91.6%,无效率为8.4%。结论: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效果良好,一般不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对因长期癫痫发作造成的脑功能障碍,术后也可得到显著的改善,因此,颞叶癫痫预后良好。
作者:赵秀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X线平片检查(包括CR、DR)未见显示骨折的病例,应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在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做薄层多平面重建( MPR)、曲面重建( CPR)、大密度投影( MIP)及容积再现( VR)等方法成像。结果:25例病例中发现骨折有31处,5例骨折位于前后肋交界处,9例骨折位于肋骨头近胸肋关节处,5例骨折位于前肋与肋软骨交界,6例骨折位于与横膈重叠处,其中13处为完全性骨折,18处为不完全性骨,经二、三维重建后MPR显示效果佳、清晰。结论:对于位置较隐蔽、重叠结构较多的肋骨骨折及不完全性肋骨骨折 X线平片检查诊断困难,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的、直观的、准确的、多方位的观察骨折的部位、骨折数目及其周围损伤情况,是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检查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农秋益;甘柱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输液流程管理及静脉留置针在儿童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3年12月儿科门诊行静脉输液的患儿35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输液管理;于2014年1月~2014年6月随机选择医院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患儿350例,作为研究组,推行门诊输液流程管理及静脉留置针应用;重点对2组门诊输液管理的效果及静脉留置针在儿童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流程等待耗时、输液等待耗时、输液的满意度以及静脉输液脱管、堵管、脱管出血、静脉炎等不安全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门诊输液治疗中推广儿科门诊输液流程管理及静脉留置针应用,可缩短患儿的输液等待时间、提高输液满意度、减少静脉输注缺陷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景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疗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产后出血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实施介入疗法即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结果:18例产后出血患者中成功止血15例,失败3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介入疗法治疗产后出血具有止血快、创伤小、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等特点,可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780例体检者情况,总结其中出现的不安全现象以及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关预防措施。结果:体检过程中,780例体检者不安全现象发生率为32.7%(255/780),其中晕针、晕血发生几率高,占12.1%(94/780),其次为低血糖发生率8.3%(65/780),还包括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针刺、伤跌倒,分别4.7%、2.1%、4.1%、1.4%。结论:体检过程中可因个体差异出现晕针、低血糖等不安全现象,需得到体检人员的重视,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并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体检者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安全现象的发生。
作者:杨喜春;潘承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 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9例Lisfranc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4例,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一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二组(关节融合术)进行研究,手术后对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调研。结果:49例Lisfranc损伤患者中,其中一组出现1例骨性关节炎,经再次手术后解决、2例皮肤边缘坏死,经用药后好转;二组出现3例不愈合、4例延迟愈合及1例足部疼痛,后经处理好转。一组的优良率高达80.77%,比率明显高于二组的52.17%,结果表明2组间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陈旧性Lisfranc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比利用关节融合术法更具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战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推拿术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52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推拿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3.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纳差、厌食等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纳差等症状,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抢救和全方位精心的护理,43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0例,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马咏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麻醉实施效果。方法:84例择期接受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比较不同麻醉实施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见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阻滞平面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效果、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见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用药治疗后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赵王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的外科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的外科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外科感染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临床外科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的外科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内科治疗63例患者中58例成功止血,5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科保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怀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梧州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以辖区内3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的117人,占39.3%。对各调查因素进行x2检验,显示经济收入、服药种类等8个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血压监测、社会支持等10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生建议患者长期用药(P=0.001),患者的高血压知识高知晓率(P=0.000),对社会支持利用度高(P=0.000)是保护因素,服药需要帮助( P=0.022)危险因素。结论:医生诊病时建议患者长期用药,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患者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而服药需要帮助则会降低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华;李雅华;叶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按患者有无感染获得性肺炎将其分为VAP组(97例)和非VAP组(83例),对比2组患者相关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对策。结果:VAP组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无气管切开、有无胃管留置、制酸剂的使用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均与非VAP组呈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的患者易发生 VAP,而有气管切开、胃管留置者也易发生VAP,机械通气时使用制酸剂、糖皮质激素会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袁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慢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慢性腹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有:非特异性炎症、功能性腹泻、胃肠手术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肠结核、肿瘤、寄生虫病等。临床特点各异。结论:慢性腹泻发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治疗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人CT下经皮肺部穿刺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进行CT下肺部穿刺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特殊的心理干预及知识宣教,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比较两者之间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心理护理后焦虑情绪缓解,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降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老年人CT下肺部穿刺的焦虑情绪,能主动的配合穿刺,使穿刺并发症,气胸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刘雪艳;卢雨零;袁晓茜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