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层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农秋益;甘柱辉

关键词:16层螺旋CT, 隐匿性, 肋骨骨折,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X线平片检查(包括CR、DR)未见显示骨折的病例,应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在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做薄层多平面重建( MPR)、曲面重建( CPR)、大密度投影( MIP)及容积再现( VR)等方法成像。结果:25例病例中发现骨折有31处,5例骨折位于前后肋交界处,9例骨折位于肋骨头近胸肋关节处,5例骨折位于前肋与肋软骨交界,6例骨折位于与横膈重叠处,其中13处为完全性骨折,18处为不完全性骨,经二、三维重建后MPR显示效果佳、清晰。结论:对于位置较隐蔽、重叠结构较多的肋骨骨折及不完全性肋骨骨折 X线平片检查诊断困难,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的、直观的、准确的、多方位的观察骨折的部位、骨折数目及其周围损伤情况,是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检查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应用时机与方法,总结绷带镜在治疗眼表疾病中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1年期间来我院眼科就诊的眼表疾病患者共98例120只眼为研究对象,应用绷带镜进行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的眼角膜情况,根据裂隙灯、荧光素钠染色、病人自觉症状、验光、眼部综合情况等方面评估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中的疗效。结果:98例120只眼中,缓解疼痛和异物感刺激的治疗有效率为81.66%(98眼),促进角膜上皮和伤口愈合治疗有效率为80.83%(97眼),引起并发症和佩戴不良所占比例为0.058%(7眼),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引起并发症和佩戴不良所占比例((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针对非感染性眼表疾病,能够缓解眼部疾病造成的疼痛和异物刺激感,促进眼角膜上皮和伤口的愈合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庆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未应用抗生素86例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围期不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情况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36例患者在手术围期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36例患者在手术围期未使用抗生素,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手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围期不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细菌耐药性,降低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可行性。

    作者:王忠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躯体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时间为2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收缩压平均值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益于患者预后。

    作者:谢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型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的研究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产生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腔隙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心肌出现暂时性缺血、缺氧,继而心前区出现疼痛感的一系列综合征。心绞痛具有前胸压榨性阵痛并伴有其他症状的特点,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胸骨后部,辐射区可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病在患者情绪激动或劳动时,持续时间大约几分钟,可通过休息或者服用硝酸酯制剂缓解或消失。常见诱因有劳累、饱食、受寒、情绪激动、机体循环衰竭等,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现今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钙通道拮抗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等,但这些药物会对患者的已经衰弱的心脏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有效又无副作用的药物来缓解心肌缺血。

    作者:郑效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40例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7±11.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40.3±10ml,住院时间为4.5±2.0天;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2.1±14.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72.3±11.5ml,住院时间为7.1±3.2天。2组结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临床效果较好,方法简便,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凤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炎链球菌抗菌素耐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抗菌素耐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228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经过及疗效,探讨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更好的治疗肺炎链球菌提供依据。结果:近年来世界各国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亚洲地区为严重。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以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显著。结论:肺炎链球菌耐药现象需引起临床重视,增强耐药性监测,深入研究、临床合理用药,可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崔建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50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童咳嗽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2组就治疗效果及疗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25例试验组儿童咳嗽,有24例治愈,1例无效,有效率为96%;平均疗程为7~8天。25例对照组中,22例治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平均疗程为10~11天。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疗效显著,并且能缩短疗程,此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殿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硫酸镁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分别为113±7mmHg、75±5mmHg,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为37.5%,低于对照组60%( 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硫酸镁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术后运用孕三烯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保守型治疗的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治疗组(术后服用孕三烯酮)和对照组(术后不用药)每组各38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复发率分别为10.5%、18.4%。结论:使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好,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辛永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外孕甲氨喋呤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目的:对宫外孕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体会进行阐述,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对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显效患者为45例(75.0%),有效患者为13例(21.7%),无效患者仅有2例(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例(1.7%);对照组显效患者为30例(50.0%),有效患者为10例(16.7%),无效患者为20例(3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5例(8.3%)。结论:宫外孕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采取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病痛,并且促进患者顺利生产。但是,护理方面应尽量选择综合护理,对患者给予更多的保护和疏导,为孕妇的孕期治疗以及生产、后续恢复提供帮助。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析CT与MRI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与MRI应用于诊断脊柱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6月接受检查的脊柱外伤患者90例,对其行CT与MRI 2种检查方式,对比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2种检查方式均能检查出损伤脊柱的脊髓、韧带、神经根、椎间盘和软组织受损情况、椎弓和椎体骨折情况、脊柱曲度与容积改变情况以及碎骨片位移情况等,但是在特殊部位CT效果更优,而在常规诊断上MRI效果更好,对损伤的诊断范围更宽广。 CT检查方式对脊髓损伤的检出率为25.56%,韧带损伤的检出率为10.0%;MRI对脊髓损伤检出率为57.78%,韧带损伤患者检出率为94.4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T与MRI检查方式各有其优劣,可将二者结合使用,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郭奎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对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疗程资料。结果:在选取的88例患者中,无效患者5例,显效患者13例,有效患者22例,痊愈患者有4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1%。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未发现存在骨折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情况。结论:内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固定手术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加上手术后的康复指导,使治疗效果更加的明显。正确选择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时间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踝关节骨折的远期效果。

    作者:杨灵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麻醉病人术中、术后HR、BP、EKG、SPO2和EtCO2平稳,术毕清醒快。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差,麻醉前仅应用阿托品即可满足要求,极小剂量的镇静药物即可引起严重副作用。

    作者:高连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健康宣教在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并总结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治疗的7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高危因素,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2组患者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疾病的了解情况及钙的补充情况等,并评价2组患者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健康宣教后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疾病的了解情况及钙补充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宣教在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时补充钙可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时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90例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将其分成以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和以中医情志护理的为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与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组则需多加入中医情志护理,以1个月为1个疗程,再分别采用遵医行为表、护理满意度表、HAMA、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89.43±8.65分,护理满意度93.45±7.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6±5.34分、81.34±4.65分,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14.32±2.35分,SDS15.23±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5±3.67分,26.63±4,86分,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显著减轻对胸痹患者的负面影响,遵医行为表现的更好,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对疾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学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儿推拿术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推拿术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52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推拿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3.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纳差、厌食等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纳差等症状,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内科保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内科治疗63例患者中58例成功止血,5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科保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怀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传输型便秘中医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并总结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分型证治、中药敷脐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行为疗法、饮食疗法、外科治疗等。结果:根据临床观察表明,运用中医综合疗法辩证分析对症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具有独特的疗效,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饮食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应用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饮食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平均蛋白质为以及平均热能为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平均蛋白质为以及平均热能摄入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予以饮食干预和营养指导是有必要的。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干化学法检测抗凝血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探讨急诊生化检验应用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自动干化学生化分析仪分别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急诊科进行治疗的98例患者的肝素抗凝血浆及常规血清标本的23项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2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8例标本都顺利完成检验,23项生化指标中有DBIL ,ALT ,TP ,ALB ,CHOL,TG,ALP LDH等13项指标的结果存在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余AST, TBIL,GLU,CREA,CK,CHE,LDLC,BUN,NA,CL等10项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13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临床可接受判断,其中DBIL,ALT,K等3项的检测结果临床一致性较差,其余项目为临床可接受。结论: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测时,分离血浆较快,检测结果与常规检查存在差异,但大部分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更适合急诊患者需求,但对于ADBIL,ALT,K等3项干化学检测时可重新建立血浆参考范围。

    作者:马冬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