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效坤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90例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将其分成以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和以中医情志护理的为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与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组则需多加入中医情志护理,以1个月为1个疗程,再分别采用遵医行为表、护理满意度表、HAMA、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89.43±8.65分,护理满意度93.45±7.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6±5.34分、81.34±4.65分,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14.32±2.35分,SDS15.23±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5±3.67分,26.63±4,86分,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显著减轻对胸痹患者的负面影响,遵医行为表现的更好,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对疾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学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分型证治、中药敷脐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行为疗法、饮食疗法、外科治疗等。结果:根据临床观察表明,运用中医综合疗法辩证分析对症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具有独特的疗效,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产生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腔隙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心肌出现暂时性缺血、缺氧,继而心前区出现疼痛感的一系列综合征。心绞痛具有前胸压榨性阵痛并伴有其他症状的特点,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胸骨后部,辐射区可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病在患者情绪激动或劳动时,持续时间大约几分钟,可通过休息或者服用硝酸酯制剂缓解或消失。常见诱因有劳累、饱食、受寒、情绪激动、机体循环衰竭等,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现今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钙通道拮抗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等,但这些药物会对患者的已经衰弱的心脏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有效又无副作用的药物来缓解心肌缺血。
作者:郑效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推拿术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52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推拿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3.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纳差、厌食等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纳差等症状,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临床水痘治疗护理方式。方法:我们将接收的水痘患儿进行隔离,使用炉甘石洗剂和阿昔洛韦软膏来对患儿的外部症状进行改善,若是存在瘙痒感,可以配合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并且对患儿提供全面的临床护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结果:42例患儿治疗7天后痊愈23例,痊愈率为54.76%,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78.75%,治疗14天后痊愈37例,痊愈率为88.1%,总有效率42例,总有效率为100.00%。皮疹面愈合良好,无瘢痕形成。结论:为水痘患儿提供精心的护理,配合临床的外用药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副作用少,也是目前治疗小儿水痘的优秀方法之一。
作者:潘文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沟通技巧,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入院期间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SCL-90评分上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上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并且在忧郁、焦虑、强迫症状、敌对情绪等的SCL-90评分上,干预后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适当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症状,控制不良情绪,对患者的透析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郭亚萍;马媛;石小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危机护理干预在放射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放射科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危机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25%、0.0%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为98.75%,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92.62±4.26分,较对照组评分78.03±5.28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危机护理干预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还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张荣恒;朱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及特点。方法:对5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进行心理、药物、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等护理。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使5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结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经过科学的合理化疗,精心的临床护理,使患者化疗成功率与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周贺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宫外孕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体会进行阐述,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对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显效患者为45例(75.0%),有效患者为13例(21.7%),无效患者仅有2例(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例(1.7%);对照组显效患者为30例(50.0%),有效患者为10例(16.7%),无效患者为20例(3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5例(8.3%)。结论:宫外孕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采取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病痛,并且促进患者顺利生产。但是,护理方面应尽量选择综合护理,对患者给予更多的保护和疏导,为孕妇的孕期治疗以及生产、后续恢复提供帮助。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开胸术后并留置引流管的98例患者分成2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结果:干预组的留置时间为74.5±8.9小时,对照组的留置时间为95.7±10.8小时,干预组的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血气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晶;张统水;于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躯体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时间为2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收缩压平均值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益于患者预后。
作者:谢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用2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采用的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6.03%,2组差距较明显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焦虑状况,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这一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童咳嗽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2组就治疗效果及疗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25例试验组儿童咳嗽,有24例治愈,1例无效,有效率为96%;平均疗程为7~8天。25例对照组中,22例治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平均疗程为10~11天。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疗效显著,并且能缩短疗程,此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殿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病使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对并发症需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前HSS评分为44.8±6.2分,术后随访评分为90.5±6.7分,总优良率为93.3%;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均针对性处理后痊愈。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尿蛋白对肾小管损伤的途径与加重肾脏病变的机制。方法:以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中总蛋白成分进行提取,进行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HK-2细胞。对细胞内增殖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细胞合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1)水平、α-平滑肌肌动蛋白水平(α-SMA)、TGF-β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纤连蛋白水平( FN)进行检测。结果:尿蛋白成分主要为84.6%白蛋白、1.1%IgG和8.1%转铁蛋白;尿蛋白浓度为0.2~10mg/ml时,可刺激HK-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尿蛋白浓度为0.0mg/ml)相较为其3.32~8.56倍(P<0.05);尿蛋白浓度为0.5~5mg/ml时,与对照组相较其HK-2细胞分泌FN显著增高(P<0.05);尿蛋白浓度为5mg/ml时,其HK-2细胞分泌FN为对照组2.910±0.541倍,与对照组相较HK-2细胞分泌FN明显较高( P<0.05)。结论:尿蛋白可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合成炎症趋化因子与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进而诱导肾小管细胞出现表型转化,其均可导致蛋白尿诱导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发生,且可诱导肾脏病变加重。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6例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满意10例(27.8%),明显改善16例(44.4%),良好5例(13.9%),改善2例(5.5%),无改善3例,手术总有效率91.6%,无效率为8.4%。结论: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效果良好,一般不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对因长期癫痫发作造成的脑功能障碍,术后也可得到显著的改善,因此,颞叶癫痫预后良好。
作者:赵秀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 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9例Lisfranc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4例,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一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二组(关节融合术)进行研究,手术后对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调研。结果:49例Lisfranc损伤患者中,其中一组出现1例骨性关节炎,经再次手术后解决、2例皮肤边缘坏死,经用药后好转;二组出现3例不愈合、4例延迟愈合及1例足部疼痛,后经处理好转。一组的优良率高达80.77%,比率明显高于二组的52.17%,结果表明2组间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陈旧性Lisfranc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比利用关节融合术法更具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战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保守方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崔金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中国虽然不是全球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中国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相较于高发国家高于1%-2%左右。所以中国应该加大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乳腺癌有已经严重危害了女性的健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早期乳腺癌是指肿瘤直径<3cm,同侧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或仅有微小转移。彩超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超技术可以直观、清晰的观察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斑等,结合血流与各项参数,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研究中,2年的时间内大约有10000人的女性,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89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2%和84.10%,准确性为80.10%。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