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
目的:探讨对比动力髋螺钉( 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中,45例患者应用DHS内固定,41例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DHS组2例螺钉穿出股骨头,3例钢板螺钉松动致髋内翻;PFNA组1例延期愈合。2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优于DHS组。结论:DHS及PFNA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A较DHS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微创,术后恢复快,PFNA优于DHS。
作者:王斌;余进伟;陈旭;郭甲瑞;李德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 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9例Lisfranc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4例,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一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二组(关节融合术)进行研究,手术后对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调研。结果:49例Lisfranc损伤患者中,其中一组出现1例骨性关节炎,经再次手术后解决、2例皮肤边缘坏死,经用药后好转;二组出现3例不愈合、4例延迟愈合及1例足部疼痛,后经处理好转。一组的优良率高达80.77%,比率明显高于二组的52.17%,结果表明2组间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陈旧性Lisfranc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比利用关节融合术法更具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战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脑内科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给予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临床上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功能锻炼干预,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临床护理,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较好的改善,其中对照组患者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6.00%(38/50);观察组患者痊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0.00%(45/50)。2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为68.7±3.8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为79.7±3.5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脑内科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给予功能锻炼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患者的肢体肌力恢复显著较对照组好,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了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治疗。方法:对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结论:急性发作期积极控制感染为主,合理选用抗生素,解痉平喘、祛痰、止咳。平缓后应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急性发作,防止病情发展。
作者:门新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科2010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拟行胃转流术的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2例患者另采取围手术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焦虑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合格率、空腹及餐后血糖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5.31mmol/L ±0.74mmol/L),较对照组(6.54mmol/L ±0.49mmol/L)明显较低(P<0.05),餐后2小时血糖值(9.14mmol/L±2.97mmol/L)vs(11.10mmol/L±0.84mmol/L),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焦虑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自我管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提高自我管理合格率,并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齐书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应用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60例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都采用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的方法,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临床受益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 CR)13例,部分缓解(PR)28例,稳定(SD)11例,进展(PD)8例,有效率为86.67%;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脱发,但均可耐受;治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减轻,止痛药物应用减少,KS评分上升等改善情况。结论:晚期乳腺癌应用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关欣;孙红梅;王桂英;韩宇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应用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饮食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平均蛋白质为以及平均热能为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天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平均蛋白质为以及平均热能摄入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予以饮食干预和营养指导是有必要的。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应用时机与方法,总结绷带镜在治疗眼表疾病中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1年期间来我院眼科就诊的眼表疾病患者共98例120只眼为研究对象,应用绷带镜进行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的眼角膜情况,根据裂隙灯、荧光素钠染色、病人自觉症状、验光、眼部综合情况等方面评估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中的疗效。结果:98例120只眼中,缓解疼痛和异物感刺激的治疗有效率为81.66%(98眼),促进角膜上皮和伤口愈合治疗有效率为80.83%(97眼),引起并发症和佩戴不良所占比例为0.058%(7眼),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引起并发症和佩戴不良所占比例((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针对非感染性眼表疾病,能够缓解眼部疾病造成的疼痛和异物刺激感,促进眼角膜上皮和伤口的愈合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庆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4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52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96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2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术后实施的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所有行微创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本医院的细心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率为14%,死亡率为0,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结论:微创清除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方法,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非常关键,不仅降低了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两种TLIF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90例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A组(45例)患者的治疗用Wiltse入路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进行治疗,并合用椎管潜行减压术,B组(45例)用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并合用椎管潜行减压术。记录并分析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及JOA评分、影像学评价。结果:A组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都比 B组少(P<0.05),AB 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各阶段,VAS及JOA评分都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2组间腰痛VAS评分及 JOA评分差异明显(P<0.05)。影像学评价2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Wiltse组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少,术后的腰腿疼痛恢复快,远期随访评分2组无显著差异。改良TLIF相较于常规TLIF更利于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的恢复。
作者:王金辉;吕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呼吸道疾病需要进行无创通气患者,共60例,同时排除不能耐受麻醉或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无创通气,观察组患者在无创通气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初次下床活动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和2组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初次排气时间、胸部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无创通气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郭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及特点。方法:对5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进行心理、药物、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等护理。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使5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结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经过科学的合理化疗,精心的临床护理,使患者化疗成功率与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周贺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胸外伤的急救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改善急救护理措施,减少胸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临床治愈率有所提高。方法:以2012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为例,通过对这80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并在急救后对患者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结果:患者全部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对80例胸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治愈患者68例,好转1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护理中,程序化急救护理的技术成熟,采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伤者病情进行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维持呼吸功能、有效组织抢救,使胸部外伤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使临床治愈率有所提高,完善急救措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银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个体化护理在血液透析诱导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2014年1月30日期间我院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并统计患者的的临床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70.0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高于对照组(33.33%),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个体化护理在血液透析诱导中的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透析护理中可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杨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干化学法检测抗凝血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探讨急诊生化检验应用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自动干化学生化分析仪分别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急诊科进行治疗的98例患者的肝素抗凝血浆及常规血清标本的23项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2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8例标本都顺利完成检验,23项生化指标中有DBIL ,ALT ,TP ,ALB ,CHOL,TG,ALP LDH等13项指标的结果存在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余AST, TBIL,GLU,CREA,CK,CHE,LDLC,BUN,NA,CL等10项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13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临床可接受判断,其中DBIL,ALT,K等3项的检测结果临床一致性较差,其余项目为临床可接受。结论: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测时,分离血浆较快,检测结果与常规检查存在差异,但大部分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更适合急诊患者需求,但对于ADBIL,ALT,K等3项干化学检测时可重新建立血浆参考范围。
作者:马冬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沙星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进行化疗,比较2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2组相比较x2=10.1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沙星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毒副作用能够耐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义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结果:1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盆腔痛96例,占57.1%,痛经56例,占33.3%,盆腔包块43例,占25.6%;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94例,占56.0%,保留卵巢功能手术者53例,占31.5%,根治性手术者21例,占12.5%,术后药物治疗者96例,占57.1%,术后复发的患者20例,复发率11.9%。结论: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较大、较深的病灶,适当扩大切除范围,达到边缘干净,能够减少复发。
作者:王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3年大庆油田总医院15例由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结果:入选的15例患者术中均植入IABP辅助治疗,3例在IABP的支持下急诊行PCI术,1例存活,2例死亡,1例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脉搭桥术术后24小时内死亡。11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在IABP支持下准备择期行PCI术,等待过程中2例死亡,1例未行PCI术存活出院,8例择期行PCI术,其中3例死亡,5例存活出院。结论:左主干急性闭塞的死亡率极高。对于无保护的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治疗上建议首先植入IABP辅助治疗,待病情相对稳定后行PCI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而对于有保护的左主干急性闭塞的患者,建议在IABP辅助治疗下行急诊PCI术,急诊冠脉搭桥术是一种选择,但手术要求高,死亡率高。
作者:刘胜全;李琪;伊洪艳;李彦红;刁秀娟;黎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6例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满意10例(27.8%),明显改善16例(44.4%),良好5例(13.9%),改善2例(5.5%),无改善3例,手术总有效率91.6%,无效率为8.4%。结论: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效果良好,一般不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对因长期癫痫发作造成的脑功能障碍,术后也可得到显著的改善,因此,颞叶癫痫预后良好。
作者:赵秀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