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潘庆惠

关键词:绷带镜, 眼表疾病, 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应用时机与方法,总结绷带镜在治疗眼表疾病中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1年期间来我院眼科就诊的眼表疾病患者共98例120只眼为研究对象,应用绷带镜进行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的眼角膜情况,根据裂隙灯、荧光素钠染色、病人自觉症状、验光、眼部综合情况等方面评估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中的疗效。结果:98例120只眼中,缓解疼痛和异物感刺激的治疗有效率为81.66%(98眼),促进角膜上皮和伤口愈合治疗有效率为80.83%(97眼),引起并发症和佩戴不良所占比例为0.058%(7眼),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引起并发症和佩戴不良所占比例((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针对非感染性眼表疾病,能够缓解眼部疾病造成的疼痛和异物刺激感,促进眼角膜上皮和伤口的愈合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9月本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冠心病患者28例,心肌梗死患者32例,供60例患者进行病历回顾,通过调查总结分析,总结并归纳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内容和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方法。结果:总结出来的改进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额不安全因素有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结论:安全护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保证患者的安全,也渐渐成为衡量护理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所以,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自身安全知识的学习,还应对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进行正确的评估和分析,从而保障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康荣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0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治疗。方法:对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结论:急性发作期积极控制感染为主,合理选用抗生素,解痉平喘、祛痰、止咳。平缓后应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急性发作,防止病情发展。

    作者:门新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强化重心转移训练对脑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重心转移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患者,忽略程度,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住院康复患者68例,均为脑卒中伴偏侧空间忽略( 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 USN)患者,随机分成强化组和对照组2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强化组在常规康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重心转移训练内容。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估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应用线段等分试验( line-bisection test ),线段删除试验( line cross-out test ),画钟试验( clock drawing test )评估4周后2组USN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BBS,MBI以及线段等分试验,线段删除试验,画钟试验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强化重心转移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侧忽略患者的忽略程度,平衡功能以及ADL。

    作者:郭天龙;刘景隆;郭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在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的情况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在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的状况以及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从2012年1月至今在我院进行抗精神病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60例。实验组在正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并对患者实施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对照组只进行正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9个月之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心理调节技能训练之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PAN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以及9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x2=6.86,P<0.05;x2=6.76,P<0.05),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P<0.05),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8,P<0.05)。结论:心理调节技能训练联合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时,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疗效,还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了显著提高。

    作者:张德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患者,观察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患者5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结肠造瘘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26例):针对结肠造瘘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A1组(观察组26例):针对结肠造瘘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结肠造瘘患者完成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2组结肠造瘘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在A1组结肠造瘘患者中,表现为造瘘口坏死的患者1例,针对患者实施肠断切除术以及实施造瘘口重建手术,全部有效痊愈。于造瘘口周围表现出皮炎的患者1例,对患者实施局部皮肤护理以及换药后有效痊愈。在A2组患者中,表现为造瘘口坏死的患者6例,于造瘘口周围出现皮炎的患者5例,同A1组患者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A1组结肠造瘘患者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完成手术后针对结肠造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成功凸显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作者:臧晓凤;李彩燕;曹馨媛;张晓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术后实施的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所有行微创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本医院的细心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率为14%,死亡率为0,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结论:微创清除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方法,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非常关键,不仅降低了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对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内固定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疗程资料。结果:在选取的88例患者中,无效患者5例,显效患者13例,有效患者22例,痊愈患者有4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1%。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未发现存在骨折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情况。结论:内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固定手术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加上手术后的康复指导,使治疗效果更加的明显。正确选择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时间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踝关节骨折的远期效果。

    作者:杨灵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肠道息肉患者在内窥镜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观察在内窥镜下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探讨临床护理在内窥镜下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内窥镜治疗的78名胃肠道息肉的患者,将这78名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加强护理干预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并发症,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内窥镜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的并发症,而且患者对加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高,充分的认可了加强护理干预在内窥镜治疗胃肠息肉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润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外孕甲氨喋呤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目的:对宫外孕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体会进行阐述,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对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显效患者为45例(75.0%),有效患者为13例(21.7%),无效患者仅有2例(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例(1.7%);对照组显效患者为30例(50.0%),有效患者为10例(16.7%),无效患者为20例(3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5例(8.3%)。结论:宫外孕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采取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病痛,并且促进患者顺利生产。但是,护理方面应尽量选择综合护理,对患者给予更多的保护和疏导,为孕妇的孕期治疗以及生产、后续恢复提供帮助。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开胸术后并留置引流管的98例患者分成2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结果:干预组的留置时间为74.5±8.9小时,对照组的留置时间为95.7±10.8小时,干预组的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血气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晶;张统水;于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探究

    目的:分析在老年性高血压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进行临床研究。将其按就诊先后顺序均分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对照观察2组病患的健康知识掌握率、血压下降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其血压,提高其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宋劭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左主干急性闭塞15例分析

    目的:探讨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3年大庆油田总医院15例由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结果:入选的15例患者术中均植入IABP辅助治疗,3例在IABP的支持下急诊行PCI术,1例存活,2例死亡,1例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脉搭桥术术后24小时内死亡。11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在IABP支持下准备择期行PCI术,等待过程中2例死亡,1例未行PCI术存活出院,8例择期行PCI术,其中3例死亡,5例存活出院。结论:左主干急性闭塞的死亡率极高。对于无保护的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治疗上建议首先植入IABP辅助治疗,待病情相对稳定后行PCI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而对于有保护的左主干急性闭塞的患者,建议在IABP辅助治疗下行急诊PCI术,急诊冠脉搭桥术是一种选择,但手术要求高,死亡率高。

    作者:刘胜全;李琪;伊洪艳;李彦红;刁秀娟;黎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0例电击伤抢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电击伤患者的观察与抢救。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电击伤患者10例抢救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抢救30分钟内恢复自主呼吸8例,80分钟恢复自主呼吸1例,死亡1例。结论:对电击伤患者的抢救必须分秒必争,诊断与抢救应同时进行。治疗原则为脱离电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等紧急抢救,以及创面处理。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无创通气病人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呼吸道疾病需要进行无创通气患者,共60例,同时排除不能耐受麻醉或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无创通气,观察组患者在无创通气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初次下床活动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和2组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初次排气时间、胸部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无创通气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郭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对痔的几点认识

    痔:是痔病的总称,是一类常见的、多发的肛门疾病,是人类所特有的疾病,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1关于痔的概念1.1传统的概念:痔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1.2现代的概念: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液淤滞形成的团块。1.3对上述2种概念的认识:就其定义的正确与否暂且不论,单从对某一疾病的定义上讲,显然存在着不合理性和片面性。不合理性:他们是把痔做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来加以定义,把发生在不同的解剖部位,不同的病理改变总结在一起,来定义某一疾病,显然是不合理。片面性:按既往痔的发生位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2种概念只能定义内痔和静脉曲张性外痔,不能解释其它性质的痔,显然两种痔的概念存在着片面性和不全面性。

    作者:吕宝东;侯绪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9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4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52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96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2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痹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沟通技巧,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传输型便秘中医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并总结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分型证治、中药敷脐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行为疗法、饮食疗法、外科治疗等。结果:根据临床观察表明,运用中医综合疗法辩证分析对症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具有独特的疗效,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B超及腹部B超的诊断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并比较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B超及腹部B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患者予以腹部B超诊断,研究组38例予以阴道B超诊断,分析2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及诊断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阴道B超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结果符合率为94.74%(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29/38);研究组患者采用阴道B超检查其包块及孕囊时间平均时间39.24±5.67天,明显少于对照组50.31±6.35天。2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B超诊断有效率较高,且操作较为简便。

    作者:黄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喉癌根治术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总结喉癌根治术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43例喉癌根治术患者提供良好的病室环境、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给予正确的卧位,有效的吸痰、合理的湿化、正确的内套管消毒、预防误吸等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后,43例喉癌根治术患者无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落实,对控制喉癌根治术呼吸道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