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灵平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2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通过为期2个月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56%,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4.44%,由此可以看出,2组患者之间的总满意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干预组患者中治疗依从40例(88.89%),不依从5例(11.11%);而对照组患者中治疗依从26例(57.78%),不依从19例(42.22%),因此,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P<0.05,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干预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干预组患者的临床人性化护理模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提升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故人性化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病情。
作者:李忠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的发病原因、早期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抢救措施。结果:64例患者抢救成功63例,死亡1例。结论:过敏性休克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正确诊断、快速施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硫酸镁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吸氧、祛痰、抗感染,氨茶碱静滴解痉平喘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9例(63.33%)显效,10例(33.33%)有效,1例(3.33%)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有12例(40.0%)显效,11例(36.67%)有效,7例(23.33%)无效,总有效率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5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2例恶心呕吐,1例面部发热、输液部位疼痛,1例上腹部不适,1例胸闷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有4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1例恶心呕吐,1例面部发热、输液部位疼痛,1例上腹部不适,1例胸闷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奚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性高血压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进行临床研究。将其按就诊先后顺序均分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对照观察2组病患的健康知识掌握率、血压下降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其血压,提高其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宋劭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击伤患者的观察与抢救。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电击伤患者10例抢救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抢救30分钟内恢复自主呼吸8例,80分钟恢复自主呼吸1例,死亡1例。结论:对电击伤患者的抢救必须分秒必争,诊断与抢救应同时进行。治疗原则为脱离电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等紧急抢救,以及创面处理。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喉癌根治术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43例喉癌根治术患者提供良好的病室环境、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给予正确的卧位,有效的吸痰、合理的湿化、正确的内套管消毒、预防误吸等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后,43例喉癌根治术患者无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落实,对控制喉癌根治术呼吸道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措施。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结果62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治愈43例,好转16例,无效6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桂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童咳嗽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2组就治疗效果及疗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25例试验组儿童咳嗽,有24例治愈,1例无效,有效率为96%;平均疗程为7~8天。25例对照组中,22例治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平均疗程为10~11天。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疗效显著,并且能缩短疗程,此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殿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入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螺旋CT检查,观察组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常见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急性盆腔炎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诊断总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和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雷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麻醉实施效果。方法:84例择期接受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比较不同麻醉实施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见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阻滞平面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效果、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见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用药治疗后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赵王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为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鼻炎,胃窦炎的关系,对我室2010年1月~2013年4月临床送检的60例鼻炎鼻窦炎粘膜活检进行回顾性观察。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 HP-IgG及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同期选取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对HP阳性的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 A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处方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仙1.0g+克拉霉素0.5g,2次/d,服7天;B组用维生素B610mg,3次/d,服7天,停药4周后观察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疗效。结果: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83%,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结论:幽门螺杆菌与CRS的有必然联系,为确定Hp是否为CRS致病菌,及指导临床CRS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性鼻炎鼻窦炎,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亮;黄春平;刘静虹;叶仁群;李赛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住院天数及再出血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躯体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时间为2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收缩压平均值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益于患者预后。
作者:谢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HAP感染源来自医疗设备、环境,通常在患者-患者和患者-医务人员中传播。吸入口咽分泌物或经气管插管套囊周围渗漏的细菌是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主要途径。50%~70%健康人睡眠时可有口咽部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带菌气溶胶吸入是NP的另一发病机制。预防:对呼吸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灭菌,尽量使用无创通气预防VAP,手部清洁和洗手时预防NP简便而有效的措施等。
作者:孙仲萍;马卓;张秋菊;贺亮;高笑梅;李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产妇150例,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3组,即甲组、乙组以及丙组,分别对其予以产后45天、产后60天以及产后90天的康复护理,然后对3组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情况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甲组盆底压力情况明显优于乙组、丙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妇女的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肌纤维肌电压以及盆底肌纤维疲劳指数等均明显优于乙组、丙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妇女而言,在产后45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盆底功能,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楚玉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术后实施的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所有行微创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本医院的细心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率为14%,死亡率为0,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结论:微创清除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方法,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非常关键,不仅降低了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认识并了解孕前保健在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亲安全发挥的确切作用。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检查检验相结合方式。调查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仅女方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和未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的妇女及其新生儿。结果: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并进行系统孕产期保健服务后其感染性疾病、合并内外科疾病、胎婴儿发育缺陷与异常及新生儿病理性疾病发生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孕前保健对孕产期母亲和胎婴儿发育可产生有利影响,应采取有力措施推广夫妇双方共同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维护母儿安康。
作者:闻汇;王丽芬;赵静;宋玉华;韩淑杰;刘杰;蒋艳红;类成荣;郑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医饮食的调护对糖尿病的作用,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饮食调护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取辩证施食及饮食护理的方法。结果: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糖尿病的中医饮食调护通过辩证施食、辨体质施食,遵循糖尿病患者营养摄入原则,选用适宜的食材进行调护,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饮食习惯。对中医饮食护理效果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患者的依从性;文化程度;认识程度;医护人员的知识状况。结论:中医的饮食调护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和饮食治疗护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应该增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辨证施膳宣传指导和教育,此外,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以便能够提高糖尿病在中医饮食护理上的质量。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疗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产后出血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实施介入疗法即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结果:18例产后出血患者中成功止血15例,失败3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介入疗法治疗产后出血具有止血快、创伤小、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等特点,可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中国虽然不是全球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中国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相较于高发国家高于1%-2%左右。所以中国应该加大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乳腺癌有已经严重危害了女性的健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早期乳腺癌是指肿瘤直径<3cm,同侧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或仅有微小转移。彩超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超技术可以直观、清晰的观察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斑等,结合血流与各项参数,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研究中,2年的时间内大约有10000人的女性,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89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2%和84.10%,准确性为80.10%。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