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

孙仲萍;马卓;张秋菊;贺亮;高笑梅;李玉霞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 下呼吸道, 预防, 吸入口, 患者, 分泌物, 治疗器械, 医务人员, 医疗设备, 细菌, 无创通气, 发病机制, 气溶胶, 口咽部, 经气管, 健康人, 感染源, 消毒, 洗手, 睡眠
摘要:HAP感染源来自医疗设备、环境,通常在患者-患者和患者-医务人员中传播。吸入口咽分泌物或经气管插管套囊周围渗漏的细菌是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主要途径。50%~70%健康人睡眠时可有口咽部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带菌气溶胶吸入是NP的另一发病机制。预防:对呼吸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灭菌,尽量使用无创通气预防VAP,手部清洁和洗手时预防NP简便而有效的措施等。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腹泻70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慢性腹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有:非特异性炎症、功能性腹泻、胃肠手术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肠结核、肿瘤、寄生虫病等。临床特点各异。结论:慢性腹泻发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治疗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45)以及观察组( n=45);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中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低血压、高血压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2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均较为显著,但腰硬联合麻醉比之全麻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其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可避免全身麻醉对患者心血管系统造成的损伤,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莉;赵波;刘丽君;马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应用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应用时机与方法,总结绷带镜在治疗眼表疾病中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1年期间来我院眼科就诊的眼表疾病患者共98例120只眼为研究对象,应用绷带镜进行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的眼角膜情况,根据裂隙灯、荧光素钠染色、病人自觉症状、验光、眼部综合情况等方面评估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中的疗效。结果:98例120只眼中,缓解疼痛和异物感刺激的治疗有效率为81.66%(98眼),促进角膜上皮和伤口愈合治疗有效率为80.83%(97眼),引起并发症和佩戴不良所占比例为0.058%(7眼),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引起并发症和佩戴不良所占比例((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绷带镜治疗眼表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针对非感染性眼表疾病,能够缓解眼部疾病造成的疼痛和异物刺激感,促进眼角膜上皮和伤口的愈合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庆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术后实施的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所有行微创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本医院的细心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率为14%,死亡率为0,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结论:微创清除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方法,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非常关键,不仅降低了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中的舒适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全切患者术后舒适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下胆囊全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其中按照患者护理要求,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50例,采用术中舒服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对2组患者的心理、生理因素进行评分。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p值均>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理、生理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2%,实验组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全切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极大地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22例的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2例切口均Ⅰ期愈合,全部患者术后均骨折复位,随访时间0.6~2年,骨折全部愈合,1例患儿肘关节伸屈不尽满意,较正常屈早少10~15°。结论:对于手法整复后不稳者,或难以复位者,或因骨折后时间太久,无法手法复位者应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开放性损伤,在清创的同时可以直视下复位内固定。

    作者:王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

    目的:探讨对比动力髋螺钉( 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中,45例患者应用DHS内固定,41例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DHS组2例螺钉穿出股骨头,3例钢板螺钉松动致髋内翻;PFNA组1例延期愈合。2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优于DHS组。结论:DHS及PFNA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A较DHS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微创,术后恢复快,PFNA优于DHS。

    作者:王斌;余进伟;陈旭;郭甲瑞;李德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51例小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响对小乳腺癌患者的像素平均密度和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进行分析;另选51例小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对比2组像素平均密度和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指标对高频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小乳腺癌患者的血流显示率显著高于良性肿块组患者;小乳腺癌组患者的彩色像素平均密度也显著高于小良性肿块患者(P<0.05);小乳腺癌组峰值血流速度较良性肿块组高(P<0.05)。结论:采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其价值显著,能显著提高小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邓懋恩;杨银广;陈丽珍;黄祯;郭天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老年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躯体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时间为2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收缩压平均值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益于患者预后。

    作者:谢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结合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结合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综合效益。方法:将选择卡托普利治疗患者89例纳入对照组,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患者80例联合组,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30.34%、71.91%,无效率2.50%,低于对照28.09%,治疗后4周、8周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8.75%,高于对照组16.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降压速度快,但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不排除部分患者不耐受而退出治疗的可能,医师与患者应综合考虑风险、获益。

    作者:李虎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尿病的中医饮食调护

    目的:探究中医饮食的调护对糖尿病的作用,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饮食调护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取辩证施食及饮食护理的方法。结果: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糖尿病的中医饮食调护通过辩证施食、辨体质施食,遵循糖尿病患者营养摄入原则,选用适宜的食材进行调护,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饮食习惯。对中医饮食护理效果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患者的依从性;文化程度;认识程度;医护人员的知识状况。结论:中医的饮食调护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和饮食治疗护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应该增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辨证施膳宣传指导和教育,此外,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以便能够提高糖尿病在中医饮食护理上的质量。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髌骨延迟愈合1例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髌骨延迟愈合疗效。方法:对1例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髌骨延迟愈合疗效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髌骨延迟愈合疗效显著。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方法与采用单一方法治疗相比,可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范永春;谢瑞红;李雪红;李伟;闫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晚期直肠癌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晚期直肠癌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提高近期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口服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疼痛缓解率和毒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80%、疾病控制率为80.49%、疼痛缓解率为70.7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效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疼痛和毒副反应,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冯俊岭;闫杏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康复的影响与分析

    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剖宫产产妇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对剖宫产患者护理干预,有效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结论: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产妇和胎儿的安全,缩短产妇术后恢复时间,促进了产后康复。

    作者:郭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关节外固定架在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9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术前给予2组患者X线片检查,常规CT检查,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对照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关节外固定支架。术后给予功能锻炼。结果: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有限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利阁;尹万乐;崔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产妇150例,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3组,即甲组、乙组以及丙组,分别对其予以产后45天、产后60天以及产后90天的康复护理,然后对3组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情况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甲组盆底压力情况明显优于乙组、丙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妇女的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肌纤维肌电压以及盆底肌纤维疲劳指数等均明显优于乙组、丙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妇女而言,在产后45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盆底功能,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楚玉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心脏再同化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记录其术前术后6分钟室内平面步行距离试验结果及心脏超声动图检测结果。结果:(1)治疗后,心功能Ⅱ级人数由治疗前的0例增长至16例(P<0.05),Ⅲ级例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Ⅳ级例数由治疗前的17例降低为0例(P<0.05),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2)治疗后,6MHWT结果及各心脏超声动图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6MHWT结果由治疗前的29.34±10.27m增加到治疗后的298.74±52.43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也由(0.27±0.03)提升到(0.49±0.06),左室舒张末内径则明显缩小至65.35±13.75mm(P<0.05),仅二尖瓣反流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3)所有受试患者均成功置入起搏器及导线,无心律失常、冠状静脉窦夹层或穿孔情况发生,治疗后无1例出现造影剂肾病、导线脱位、囊袋感染或慢性阈值升高等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安全性突出。结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娟;谭秦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疗法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134例患者中痊愈78例,好转5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0例妊娠剧吐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患者的治疗。方法:选取30例妊娠剧吐患者进行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及酸中毒,给与胃肠外营养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26例情况好转继续妊娠,4例终止妊娠。结论:妊娠剧吐病人应住院治疗,治疗初禁食2~3天,使胃肠得以休息,给予静脉输液或全胃肠外营养。纠正失水、代谢性酸中毒,维持每天尿量≥1000 ml。

    作者:赵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40例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7±11.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40.3±10ml,住院时间为4.5±2.0天;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2.1±14.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72.3±11.5ml,住院时间为7.1±3.2天。2组结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临床效果较好,方法简便,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凤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