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全;李琪;伊洪艳;李彦红;刁秀娟;黎辉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45)以及观察组( n=45);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中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低血压、高血压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2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均较为显著,但腰硬联合麻醉比之全麻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其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可避免全身麻醉对患者心血管系统造成的损伤,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莉;赵波;刘丽君;马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X线平片检查(包括CR、DR)未见显示骨折的病例,应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在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做薄层多平面重建( MPR)、曲面重建( CPR)、大密度投影( MIP)及容积再现( VR)等方法成像。结果:25例病例中发现骨折有31处,5例骨折位于前后肋交界处,9例骨折位于肋骨头近胸肋关节处,5例骨折位于前肋与肋软骨交界,6例骨折位于与横膈重叠处,其中13处为完全性骨折,18处为不完全性骨,经二、三维重建后MPR显示效果佳、清晰。结论:对于位置较隐蔽、重叠结构较多的肋骨骨折及不完全性肋骨骨折 X线平片检查诊断困难,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的、直观的、准确的、多方位的观察骨折的部位、骨折数目及其周围损伤情况,是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检查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农秋益;甘柱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2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通过为期2个月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56%,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4.44%,由此可以看出,2组患者之间的总满意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干预组患者中治疗依从40例(88.89%),不依从5例(11.11%);而对照组患者中治疗依从26例(57.78%),不依从19例(42.22%),因此,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P<0.05,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干预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干预组患者的临床人性化护理模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提升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故人性化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病情。
作者:李忠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控制。方法:根据2009年~2012年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总结导致血液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结果:因乳糜血报废的占所有报废血的55.53%,因ALT高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14.44%,因不足量报废的血液占3.70%,因破损原因报废的血液占3.77%,因过期而报废的血液所占的比例为3.56%,因其他原因而报废的血液比例为18.28%。结论:血液非正常报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是乳糜血、不足量、破损、过期等其他原因。净化流动采血车的环境、严格消毒各种原辅材料、加强采血员的职业技能、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筛查等方法可以加强流动采血车的血液质量控制及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陈小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并总结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治疗的7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高危因素,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2组患者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疾病的了解情况及钙的补充情况等,并评价2组患者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健康宣教后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疾病的了解情况及钙补充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宣教在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时补充钙可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时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辅助步行机器人对偏瘫患者步态恢复的影响。方法:42例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徒手辅助步行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辅助步行机器人的步行训练。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步态中的步长、步频和步速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步长、步频和步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步长、步频和步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步行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长、步频和步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利芳;徐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髌骨延迟愈合疗效。方法:对1例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髌骨延迟愈合疗效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髌骨延迟愈合疗效显著。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方法与采用单一方法治疗相比,可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范永春;谢瑞红;李雪红;李伟;闫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硫辛酸,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给药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观察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未见显著性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社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住院天数及再出血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医治卵巢囊肿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剖析47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结果:47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医治卵巢囊肿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杨明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22例的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2例切口均Ⅰ期愈合,全部患者术后均骨折复位,随访时间0.6~2年,骨折全部愈合,1例患儿肘关节伸屈不尽满意,较正常屈早少10~15°。结论:对于手法整复后不稳者,或难以复位者,或因骨折后时间太久,无法手法复位者应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开放性损伤,在清创的同时可以直视下复位内固定。
作者:王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90例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将其分成以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和以中医情志护理的为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与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组则需多加入中医情志护理,以1个月为1个疗程,再分别采用遵医行为表、护理满意度表、HAMA、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89.43±8.65分,护理满意度93.45±7.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6±5.34分、81.34±4.65分,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14.32±2.35分,SDS15.23±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5±3.67分,26.63±4,86分,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显著减轻对胸痹患者的负面影响,遵医行为表现的更好,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对疾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学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麻醉实施效果。方法:84例择期接受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比较不同麻醉实施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见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阻滞平面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效果、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见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用药治疗后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赵王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观察在内窥镜下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探讨临床护理在内窥镜下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内窥镜治疗的78名胃肠道息肉的患者,将这78名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加强护理干预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并发症,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内窥镜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的并发症,而且患者对加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高,充分的认可了加强护理干预在内窥镜治疗胃肠息肉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润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围期不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情况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36例患者在手术围期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36例患者在手术围期未使用抗生素,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手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围期不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细菌耐药性,降低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可行性。
作者:王忠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梧州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以辖区内3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的117人,占39.3%。对各调查因素进行x2检验,显示经济收入、服药种类等8个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血压监测、社会支持等10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生建议患者长期用药(P=0.001),患者的高血压知识高知晓率(P=0.000),对社会支持利用度高(P=0.000)是保护因素,服药需要帮助( P=0.022)危险因素。结论:医生诊病时建议患者长期用药,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患者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而服药需要帮助则会降低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华;李雅华;叶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循证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护理后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腓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比动力髋螺钉( 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中,45例患者应用DHS内固定,41例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DHS组2例螺钉穿出股骨头,3例钢板螺钉松动致髋内翻;PFNA组1例延期愈合。2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优于DHS组。结论:DHS及PFNA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A较DHS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微创,术后恢复快,PFNA优于DHS。
作者:王斌;余进伟;陈旭;郭甲瑞;李德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硫酸镁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吸氧、祛痰、抗感染,氨茶碱静滴解痉平喘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9例(63.33%)显效,10例(33.33%)有效,1例(3.33%)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有12例(40.0%)显效,11例(36.67%)有效,7例(23.33%)无效,总有效率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5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2例恶心呕吐,1例面部发热、输液部位疼痛,1例上腹部不适,1例胸闷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有4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1例恶心呕吐,1例面部发热、输液部位疼痛,1例上腹部不适,1例胸闷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奚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尿蛋白对肾小管损伤的途径与加重肾脏病变的机制。方法:以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中总蛋白成分进行提取,进行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HK-2细胞。对细胞内增殖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细胞合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1)水平、α-平滑肌肌动蛋白水平(α-SMA)、TGF-β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纤连蛋白水平( FN)进行检测。结果:尿蛋白成分主要为84.6%白蛋白、1.1%IgG和8.1%转铁蛋白;尿蛋白浓度为0.2~10mg/ml时,可刺激HK-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尿蛋白浓度为0.0mg/ml)相较为其3.32~8.56倍(P<0.05);尿蛋白浓度为0.5~5mg/ml时,与对照组相较其HK-2细胞分泌FN显著增高(P<0.05);尿蛋白浓度为5mg/ml时,其HK-2细胞分泌FN为对照组2.910±0.541倍,与对照组相较HK-2细胞分泌FN明显较高( P<0.05)。结论:尿蛋白可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合成炎症趋化因子与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进而诱导肾小管细胞出现表型转化,其均可导致蛋白尿诱导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发生,且可诱导肾脏病变加重。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